李叔同音乐创作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7-21 11:40:1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李叔同音乐创作(一)
李叔同创作歌曲研究[1][2]doc

李叔同创作歌曲研究

潘家声

〔摘要〕李叔同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音乐家,他所创作歌曲的歌词往往意义深邃,耐人深思,所以他的歌曲相较同时期其它相对通俗的歌曲,则具有着更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李叔同 艺术歌曲 词、曲的分析

引言

清光绪二十四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派倡言“废科举办新学”;同时他们也极力主张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程。于是,便有了一批音乐家投入到“学堂乐歌”的创作中来。而李叔同则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李叔同简介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出生于天津一户富有的盐商之家。音乐、美术家,早期话剧活动家。

李叔同在少年时已擅长吟诗作画,书法、篆刻。他于1901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1905年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学校主修美术,兼习音乐。1906年2月8日,他独立创办了我国地一份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年底,李叔同与曾孝谷等人创立了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他本人也参与了《茶花女》、《黑奴吁天怒》的演出,并扮演主要角色。同年,他还出版了《国学唱歌集》。

1910年,李叔同归国。归国后的一段时间,他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和天津,也曾担任《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1913年,他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和南京高等师范,教音乐和美术。

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李叔同的乐歌创作主要集中在,赴日本留学到出家为僧这段时间。现在,能找到的属于李叔同创作的,(指由李叔同作曲或填词的)且经过考证属实的有四十余首。(见附录一)其中,由他人作曲,或由李叔同选曲填词的有三十三首,由李叔同作曲的有八首。而这八首由李叔同作曲的乐歌里,有《春游》、《早秋》、《直隶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校歌》的歌词也是他所创作的。

李叔同创作歌词的内容分析

李叔同所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根据歌词意思,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参照钱仁康著《李叔同——弘一法师的乐歌创作》)

1.爱国歌曲:如《祖国歌》和《我的国》等早期歌曲。还有出家后创作的《厦门第一届运动会会歌》。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国将不国,李叔同对此感到万分的悲痛与愤慨。在此情形下,他创作了《祖国歌》和《我的国》等早期作品。在歌词中他抒发了对祖国悠久历史和大好河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要发愤图强的

雄心壮志,字里行间充满着民族自豪感。1937 年,李叔同应邀为厦门第一届运动会创作会歌。此时,李叔同尽管已皈依佛门,但仍不忘不忘救国。他在歌词中呼吁广大青年奋起救国。 “禾山苍苍,鹭水荡荡……健儿身手,各显所长,大家图自强。你看那外来敌,多么 猖。请大家想想,切莫再彷徨,把国事担当。到那时痛饮黄龙,为民族争光。”

2.抒情歌曲:李叔同创作的抒情歌曲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表现淡泊宁静的高尚情操的,如《幽居》、《幽人》等;二是寓情于景,抒写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如《春游》、《早秋》、《西湖》等;三是描写游子思乡,怀念往昔的,如脍炙人口的《送别》以及《忆儿时》和《梦》。这些抒情歌曲不仅意境幽远,往往还蕴含着更为深邃的寓意。

《送别》是李叔同乐歌当中流传最广泛的一首。歌词如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从词义上理解,这首歌描叙了与好友依依惜别的情景。但细细品味,却发现意味深长。首先,作者描述了在驿站旁,碧绿的草地一望无垠。一丝微风吹来,拂动了路边的柳絮。西边一轮夕阳正徐徐坠入群山之中。而如此凄美的场景与别过好友的孤寂心情相互映衬,忧伤之情便油然而生。除此之外还让人想到一种美——缺陷美。在这缺陷的背后又隐藏着期待下次重逢的欣喜。

而“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这一句里的“知交”在查阅李叔同传记之后也发现却有所指。1900年李叔同与许幻园、蔡小香、袁希濂和张小楼五人,结成“天涯五友”。他们以文会友,是当时上海文坛的一段佳话。1910年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归来后,却发现“天涯五友”已经各奔天涯。

3.哲理歌曲:如《落花》、《悲秋》等以及出家后写的《清凉歌集》内有《清凉》、《山色》、《花香》、《世梦》、《观心》五首,这些歌词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

如《清凉歌集》第一首《清凉》:

清凉月,月到天心,月光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清涼》一曲用“清涼月”、“清涼风”、“清涼水”,表现我们身心与自然界亡人亡我、无物无心、万有一体的谐和,似可看成是佛意天机的流露。而至于怎样达到亡人亡我、无物无心的境界。李叔同则在《山色》和《花香》中谈到,人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会对山色和花香产生不同感觉。以此来说明宇宙万物本身是不存在的,说他有,说他存在,是指的各种关系的产物,是人的杂染之心,也就是主观认识的产物。

李叔同创作歌曲的形态学分析

在李叔同乐歌中,是他本人作曲的只有八首。所幸的是,除了《直隶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校歌》和《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校歌》以外,其余六首都能找到乐谱。接下来我将对《出军歌》、《春游》、《留别》、《早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和《三宝歌》进行详细的形态学分析。

【李叔同音乐创作】

《出军歌》是李叔同最早创作的乐歌,歌词是清末诗人黄遵宪所写。共有二十四章,其中包含《出军歌》、《军中歌》、《旋军歌》各八章。把每章的最后一字连缀起来,便成为四言六句的豪言壮语:“鼓勇同行,敢战必胜,死战向前,纵横莫抗,旋师定约,张我国权。”1905年李叔同在编《国学唱歌集》的时候,选取了其中的

一、二、三、四、六章,为其创作了一个曲调。而后,也有人取其他章节也创作了两个曲调。

这是一首单乐段歌曲,一共12小节,分为三句,每句四小节。a句先从主音c1开始,配以两拍前附点节奏在c1和d1之间徘徊了三次在此便蓄积了一股动力。在e1停留四拍之后级进到d1,紧接着便以一个四度的大跳停在了属音g1上。b句从属音开始,先向下,然后往上,一直到c2,而后又回落到属音g1。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小高潮。而这个高潮正好在第七小节,也就是黄金分割点附近。c句从d1开始,慢慢地向上爬,两小节之后到达c2,然后转向导音,最后稳稳地结束在主音c2。

这首乐曲虽然短小,但他五脏俱全。第一句从主音开始,落在属音,这样便明确了调式调性。第二句的起伏制造了一个小高潮。结束的时候在高音区的徘徊有造成一次高潮。而最后由导音到主音的进行构成了一个完全终止。此曲的节奏一直采用连续的两拍前附点加二分音符或三分音符。这样一来就使乐曲能保持很好的统一性,而且这种坚定有动力的节奏和豪迈大气的歌词结合在一起,使得乐曲更为雄浑有力。

《春游》是李叔同1913年在浙江第一任教时创作的一首三声部合唱歌曲。这也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首合唱歌曲。【李叔同音乐创作】

这首乐曲一共四句,每句四小节,两句一段。是一个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这首合唱歌曲使用和声织体写成。而且整首乐曲只使用了主和弦和属和弦。值得注意的是,在第12小节处,出现了一个D34到DD再到D7的进行。尤此可以看出,李叔同在

此时已经掌握了,一级关系调往属方向离调的作曲技巧。

通过对乐谱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乐歌相较前一首在乐思的发展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四句里面第一、二、四句基本一样,只是第二、四句最后一小节有终止式。这样一来便构成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李叔同在创作此曲的时候,对乐思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把握。

乐曲的高声部相比其他两声部起伏比较大。中声部大部分时间是在高声部的下放做三读进行,也有六度和五度进行。低声部的进行很平稳,大部分时间停留在主音上。

【李叔同音乐创作】

此曲的节奏以两小节为单位,由始至终都采用同一节奏型。各声部之间的节奏也完全统一。

《留别》是一首二声部合唱,和《春游》同一时期的作品。在句法构成上,两者如出一辙。同样是四句,每句四小节,两句一段。是一个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同样采用了起、承、转、合的手法。四句里面第一、二、四句基本一样,只是第二、四句的高声部在最后一小节形成了终止式。而声部之间的进行也极为相似。低声部依附于高声部做三度进行,只是在第九和第十小节换成六度进行。

《早秋》虽然与《春游》、《留别》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但是在风格上却截然不同。估计《早秋》创作时间与《送别》的创作时间非常接近。如若不是,至少也是受了《送别》非常大的影响。从以下五个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1. 《早秋》的旋律起伏较大且比较自由。

2. 节奏上尽管保持了一定的统一性,但是却不像《春游》、《留别》那样始终

遵循一定的节奏律动。

3. 《早秋》第一小节的发展动机与《送别》第一小节的动机同样由分解的主

和弦构成,并且两者的节奏颇为相似。【李叔同音乐创作】

4. 《早秋》的前两句的发展手法采用了和《送别》一样的,同头换尾的手法。 5. 在前几首乐歌当中歌词与旋律的结合都是一字对一音,而在《早秋》当中

却出现了两音对一字。这一点应当也是受了《送别》的启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七小节中出现了一个F。这个F可理解成是一个辅助音。

但不知作者在写作时,是否考虑在伴奏的时候将它配成一个重属和声呢?

【李叔同音乐创作】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创作于1915年。李书同作曲,江谦作词。

李叔同音乐创作(二)
从李叔同的歌曲创作看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的影

从李叔同的歌曲创作看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的影„【李叔同音乐创作】

日本的音乐文化自产生以来就受中国音乐文化的广泛影响——日本的传统音乐被视为是唐朝音乐的流传,日本的传统乐器也是在中国民族乐器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产生的。但自1867年明治维新之后,由于广泛深入地吸收西洋音乐的曲调和技法而产生的代表日本近代音乐创作新时期的学校歌曲,却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音乐中的重要代表——学堂乐歌的产生。

李叔同(1880—1942)是中国近代的一位艺术全才,1905—1911年间留学于日本,在研习油画的同时跟从音乐家村上音二郎攻习音乐,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洋音乐者之一。他有许多艺术水平较高的歌曲在当时的中国有着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是学堂乐歌代表性的创作者和引导者。基于学堂乐歌的产生是以中国留日学生作为创作和传播的主体,本文通过对李叔同及其创作歌曲的分析来讨论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内容和创作两方面的影响。

1

自明治五年(1872)日本政府发布近代教育制度的法令,规定在小学设置唱歌,在中学设置奏乐,把音乐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之后,许多音乐家开始致力于学校歌曲的创作,这使学校歌曲在日本日益发展和普及。在随后的二三十年里,学校歌曲作为日本政府培养“德性涵养”的手段和对“忠君爱国精神”的养成,对于改良当时的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与扩张产生了相当的作用。而中国自鸦片战争失败开始到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一直不断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辱瓜分,面对国家的日益衰败,大批爱国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学习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崭新的政治、文化、思想,接受西式的教育,以图对国家的振兴起到有意义的作用,学校歌曲的创作正在他们的视野之内。

李叔同在赴日留学之前,就创作了为数众多的歌曲,并收编成一本《国学唱歌集》,于1905年由上海中新书局国学会发行,其间包含弘扬国学的前15首,引导人们奋发及宣扬新思想的《杂歌十章》等。到了日本不久,为了国家的音乐普及教育,他编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这本杂志收录他本人创作的三首乐歌——《我的国》、《春郊赛跑》、《隋堤柳》。这三首乐歌对于考察学堂乐歌的思想内容极具典型意义。

《我的国》的歌词十分豪迈壮观,充满了爱国的激情,通过对祖国的讴歌,表达了作者向往祖国强大的愿望。类似这种题材的歌曲李叔同作了许多,包括以黄公度的爱国长诗《军歌》编写的《出军歌》,他自己作词的《哀祖国》、《满江红》、《大中华》以及他在1905年“沪学会”教课时手书的《祖国歌》等,这些歌曲流露出他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存亡的忧虑,这也是当时学堂乐歌最主要的内容。

如前面提到的,日本的学校歌曲作为日本政府培养“德性涵养”的手段和对“忠君爱国精神”的养成,对日本改良当时的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起了极大的作用。由于当时赴日的留学生主要以学习新式的教育为中心,他们十分强烈地意识到学校歌曲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而这种精神是中国当时社会最迫切需要的,所以通过艺术手段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从而激发人民的爱国热忱,理所当然成为学堂乐歌要表达的最主要的内容。

《春郊赛跑》是一首十分明朗而生动的教育歌曲,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体会作者振奋少年儿童精神风气的用意,这也是学堂乐歌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作为艺术作品,这一类歌曲显然不像其他作品那样包含深刻的思想寓义,但作为以鼓励青少年奋发图强为创作思想的启蒙歌曲,它们的意义无疑是十分深刻而深远的。

《隋堤柳》是一首苍凉哀艳的作品,撇开它的艺术内涵不谈,作者在歌题后注明“仿宋体”,这是他创作歌词常用的一种手法,目的是为了发扬民族文化。在学习西学的知识分子中,一部分年青学生往往受日本明治改革的成就影响产生一种“唯西学方能救国”的过激思想,过甚者甚至产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抱以一种戒备并排斥的态度。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一些学堂乐歌的创作者往往放弃中国传统的诗词语言进行创作,而如李叔同这种了解传统文化精华的有识之士,便采取使用传统语言创作的方法,对前面这种不良作风加以否定,这致使学堂乐歌又产生了新的一种表现内容,即以传统的语言进行歌词创作来弘扬民族文

化。

2

明治时代的日本音乐家一般把学校歌曲归为洋乐,以与传统的日本音乐相区别。但是从学校歌曲的旋律来源看,它并不是单纯的洋乐。它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西洋进入的旋律;日本雅乐及传统的筝曲、民歌等旋律;日本音乐家创作的学校歌曲(包括以传统手法创作的和以西洋技法创作的)。日本音乐家创作学校歌曲的方法主要依赖这三种旋律而成:

第一,采用西洋的旋律填词而成,包括西洋各国的民歌、歌曲和古典音乐的旋律。例如《蝴蝶》(德国民歌,野村秋足、稻恒千秋作词)、《霞耶云耶》(德国民歌,加部严夫作词)等;

第二,采用日本雅乐、筝曲、俗曲、儿歌的旋律,配以《古今集》中的古歌词或新作歌词。例如《君之代》(原词《古今集》,林守广撰曲)、《樱花》(原近世筝曲,作词者不详)等;

第三,日本音乐家新创作的学校歌曲。例如《花》(泷濂太郎曲,竹鸟羽衣词)、《荒城之恋》(泷濂太郎曲,土井晚翠词)等。

日本的这些学校歌曲的创作方法对中国学堂乐歌的作者们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下面我们通过对李叔同创作的歌曲作一番创作方法的分类来详细讨论这种影响。

一、采用西洋的民歌、合唱曲、古典歌剧选曲等填词,如《送别》(美国作曲家奥德威曲)、《化身》(美国作曲家洛厄而·梅森曲)、《春郊赛跑》(德国作曲家赫林曲)等;

二、采用中国民间乐曲填词,如《祖国歌》(根据江南丝竹曲牌《老六板》填词)、《夕歌》(根据《老六板》填词)等;

三、以西洋的作曲技法创作的歌曲,如《早秋》、《春游》、《留别》等;

四、以欧美的曲调配上中国的古诗词,如《阮郎归》(曲作者不详,欧阳修词)、《清平调》(美国歌曲《罗萨·李》,李白词)等。

在第一种创作方法上,我们无疑得把它视为受日本学堂乐歌作者们直接影响的结果,虽然李叔同个人并没有选用日本歌曲填过词,但是许多经由他填词的学堂乐歌在曲调上与日本的一些填词歌曲所采用的曲调是一致的。许多资料表明,一些曲调在他填词之前已经有日本词作家填词的歌曲存在。如《送别》的原曲子,《梦中的家和母亲》,日本歌词作者犬童球溪(1884—1905)在李叔同之前便采用它的旋律填写了一首《旅愁》(刊于1907年)。从歌词的意境上来看,《送别》与《旅愁》十分相像,而其时李叔同在日本留学并学习音乐,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许多欧美曲调是经过日本作家的填词在日本广为传唱而被中国的学堂乐歌作者们所熟悉并采用而成为中国的学堂乐歌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事实上,除了李叔同,许多学堂乐歌的作者们都是直接采取日本的歌曲曲调填词的,甚至有些曲调还被不同的作者反复填上不同的歌词。虽然在中国,自古就有填词选曲的创作形式,但所选曲子的曲作者几乎都是中国本土的。采用西洋的曲调填词,无疑是留学日本的这些先行者们对日本学习的结果。

在第二种创作方法上,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李叔同创作这种歌曲的数量是极少的,这也是当时所有学堂乐歌作者们最少采用的一种方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学堂乐歌作者们受维新思想的影响,认为新音乐必须是像日本和西洋那样的新式唱歌,认为只有欧美日本近现代音乐的曲调才能对青少年学生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乐歌》一曲的篇末有这样的词句:“讵料郑卫淫声杂,古乐失传到今荒;幸有欧西新歌来,学界改良增荣光。”这种思想在当时学堂乐歌作者中占统治地位,以至像李叔同这样深谙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努力弘扬国学的艺术家都极少采用民间曲调进行创作。

在第三种创作方法上,我们有理由不把它视为日本学校歌曲的直接影响,因为它采取的作曲技法是西洋而非日本的。但是考虑到中国学堂乐歌的作者们大多在日本的国土上跟从日本音乐家(日本学校歌曲的创作者)学习作曲,我必须肯定他们要受到日本学校歌曲的各方面间接影响。

在第四种创作方法上,要说明的是这是一种李叔同个人的独特的符合他性格才情多方面特点的创作方法(虽然这种选曲配词的过程并不符合“创作”的条件,但由于作用的主体杰出的艺术创造才能赋予了这些歌曲新的内涵和性格,我们不得不把这种过程后的结果视为再创作的作品)。这在当时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中并不多见,而它的旋律来源实际上是属于第一种创作方法的。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堂歌曲的创作方法和日本学校歌曲的创作方法基本相同。其主要原因是学堂乐歌的创作者在留日期间,大多带着学习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文化思想为目的进行过有意识的学习,他们的作品当然会留下日本作品的各方面的模印。

从对李叔同歌曲创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的内容、创作等方面的深刻影响。通过这种影响特别是创作方法的影响,首先使西洋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逐渐被我国的人民所认识和接受,对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其次,这种影响带来学堂乐歌的发展,并使之促成了“五四”以后中国新音乐的词体改造和新型单旋律歌曲的创作,最后导致了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产生

李叔同音乐创作(三)
李叔同音乐作品中民族情感的体现

  摘 要:李叔同出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而且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这使得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充分体现出了他心系国家,关心民族的大爱情怀。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不管是体现中华特色的音乐,还是将中西方的音乐技法相融合的音乐,我们都能很快的从中找出一个共同点,就是表达了作者的民族情感。本文主要分析了李叔同音乐作品中民族情感的体现,并梳理了这种情感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李叔同;民族情感;音乐作品
  《送别》这首音乐作品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首中国乐曲,其实这是李叔同根据外国的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进行改编的,歌曲委婉动听、简洁流畅,直到今天还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作,成为了一首经久不衰的经典乐曲。
  一、民族情感体现根源
  李叔同出生在一个富有的盐商之家,从小家教严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熟读《唐诗》、《左传》、《三字经》、《大学》、《古文观止》、《史记》、《尔雅》、《汉书》、《说文解字》等经典书籍,所以,他在经、史、诗、文学等方面都有非常深厚的功底。鸦片战争以后,受蔡元培先生民主、提倡新学、创新的教育方式以及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音乐对思想启蒙具有教育作用思想的影响,李叔同改变了传统的守旧思想,逐渐接受了西洋音乐,而且还尝试歌曲创作,并写下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祖国歌》。李叔同1912年从日本留学回国,之后便在浙江一所师范大学教授作曲、绘画、弹琴、歌唱等课程,此时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创作了36首具有中国传统乐曲风格的歌曲,例如《晚钟》、《送别》、《满江红》、《大中华》都成为了后辈们非常喜欢的歌曲。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他认为自己身为佛子,在国家危难之际,必须站出来保卫国家,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外国留学的影响,为李叔同的爱国情怀能够在音乐作品中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民族情感体现分析
  第一,具有中国传统诗词手法。李叔同一共创作了70多首学堂乐歌,无论是歌词内容还是歌曲形式都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形式,他的填词和创作意蕴深长、通俗易懂、词与曲相得益彰,表达情感深浅恰当,形象生动。在中国的唐宋诗词中基本的母题就是在送别时为朋友作诗,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好多千古流传的送别诗句。在李叔同的《送别》中,“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与他们的诗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因为李叔同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古代文学的元素也是必然的。《送别》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更能体现作者对离别的特殊诠释,真实的写出了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文字是一种心理符号,李叔同后来的出家我们也可以从歌词中看出端倪。第二,歌词具有浓厚的本土气息。李叔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造诣在不断加深,在歌词创作方面保持“气韵生动,形象自然”,完美的将“情、理、神、形”四方面在歌词中体现出来,从而产生一种与诗意相符的意境,这正符合了中国的传统理念“天人合一”的思想。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了强烈的本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文化的钟情,例如《祖国歌》、《西湖》、《大中华》、《春游》等歌曲,都具体的或抽象的表现了自强不息、爱我中华的情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期李叔同写下了《大中华》“地大物博,相生相养,建国五千余岁……”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喜悦之情,创作体裁依然是传统的诗词手法,内容更是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散发着中华文学气息。然而李叔同创作的歌词有些难懂,不易理解,不太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
  三、民族情感对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由于李叔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经过外国留学回来受到的影响,所以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创作过程是将中华传统的音乐文化和西方的教育思想融合在一起,再经过后期的实践改编,形成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充满民族气息的音乐文化。对整体西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提出质疑。李叔同注重民族音调、强调词章之学的批评观念在当时掀起了一阵旋风,成为‘新学’派音乐的重要制衡力量。
  四、结语
  “五四”运动之后,出现了更多的音乐家,像黄自、萧友梅、赵元任等人,他们都很欣赏李叔同的音乐创作手法,积极研究并从中找到音乐创作的灵感,广泛的扩展了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和进步空间,为探索中国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将民族音乐引进了一个新的潮流。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很注重音乐教育是否具有民族特色,比如阿拉伯国家演唱的就是伊斯兰教圣经,柯达伊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民族音乐家,他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只能引用具有最高艺术价值的民间创作的乐曲。时至今日,我国的音乐领域也有了丰硕的成果,著名的“凤凰传奇”、“李玉刚”、“大衣哥”、“玖月奇迹”、“阿宝”等演员正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绽放光彩,然而达到世界水准并具有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能够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演唱的却也只有谭晶和宋祖英,而他们正是中国民族风格乐曲的代表,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属于民族的才是属于世界的。如今,我们可以汲取李叔同的优良音乐教育思想,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具有更深厚的民族情感,让中华音乐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井碧媛.李叔同乐歌创作音乐思想管窥[J].音乐天地.2011(06)
  [2] 明言.为“新民”而“新学”、“新音乐”——学堂乐歌时期的音乐批评观念[J].音乐研究.2001(02)
  [3] 钱仁康著.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 张静蔚编选校点.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5] 《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弘一大师全集[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李叔同音乐创作(四)
关于现代音乐作品分析

  摘要:对现代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是我国现代音乐研究的专题之一,这项研究在目前的音乐学界当中已经真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当中通常会将现代音乐和以往的传统音乐进行比较。由于对音乐进行分析方面有限,因此就有大多数音乐作品研究工作仍然缺乏一定突破性。所以就不能单纯的按照以往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现代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针对现代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并以此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音乐作品 现代 分析
  一、音乐分析概述
  音乐分析是专门针对音乐方面的作品进行相应的活动,在开展此类的活动当中真正所使用的工具就成为各项作曲最基本的技术性理论。然而在音乐分析的过程当中,主要强调的还是对于局部环节的深度剖析工作,通常所得出的分析结构都是综合多个方面的局部分析而来的。然而这种具体的分析方式大都是在注重于音乐作品本身发展前提之下进行的。因此在我国的现代化音乐作品的研究工作当中,此类的方法其实就是最主要,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而我国对于现代音乐的分析,则主要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的,这其中前前后后差不多相差了半个世纪的时间。通过国内大批专家教授以及青年学者们的努力之下,对于现代音乐的分析也开始逐渐的形成和发展起来。
  二、现代音乐的分析视角
  (一)以音乐作品本体的视角来分析
  这项分析和研究主要是以音乐作品本身来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对象,在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主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分析情况:1.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直接感受、调查、观察以及询问等,或者直接借助相应的参考文献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音乐作品所具有的实质性目的。就好比李叔同、阿炳以及冼星海等多位音乐家们音乐作品的性质来进行分析就可以使用到这种方式。2.可以将所要进行研究的现代音乐作品直接当做是一种封闭式的自足体,主要是对其中的调试、节奏以及和声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研究通常都是按部就班的来进行,在对音乐作品创作技法研究最多的也是这种类型。
  (二)从作者的创造视角来进行分析
  这种分析的角度主要也是指将作品本身来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出发点,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有效的结合相关传记的性质,比如相应的历史记载或者是后人的回忆录等,必须要重点对创作者的心理历程进行考察,并以此来明确与其音乐作品之间的明确关系。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以梳理创作者们的创作生平以及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具体生活来作为其主要的线索,并以此来追溯作者们的时代、年代以及生平的经历等,再通过具体的现代音乐作品的分析来作为主要的例子,最终促使其实现稳定创作风格的主要目的。
  (三)以听众的接受视角来进行分析
  这其中所指的听众通常都是那些现代音乐作品当中的主动接受者,一般这类主动接受者们都具有以下几种情况:1.通常会将乐谱形式的音乐作品直接演绎成音响形式的音乐表演。2.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当中产生一种审美感的欣赏者。3.将音乐作品直接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通常这都是音乐学当中的专业性研究人员。通过音乐视角分析出来的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并以此来探讨出音乐接受者们所具有的行为反应以及审美方面的切实感受。
  三、分析现代音乐的主要思路
  (一)深入了解20世纪的音乐发展状况
  音乐创作的风格变化在20世纪开始蓬勃的发展起来,首先是以德彪为首的音乐印象派直接打破了大小之间的调节体系,并以此来开创出调试和声,从而真正有效的将和声功能进行了淡化,因此和声的关系和旋律就开始变得淡化起来。这就为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的创新提供了相应的条件。而以巴托克为主要代表的新民族主义也直接成为了20世纪音乐界发展的主要流派之一,并最终形成一种崭新的民族主义音乐作品风格。之后各种不同的音乐流派都开始不断的产生,就好比相应的电子音乐、音色音乐以及简约音乐等,这些都充分的展示了20世纪作曲家们的强韧创作精神,虽然有的音乐很难被当世的人们所接受,但是这都直接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风貌以及人生世界观等,
  (二)需要全面的把握作曲家的创造背景和风格以及技术
  要想真正的深入了解和掌握20世纪的音乐特点,就必须要全面的剖析现代众多的音乐作品,同时不断的阅读一些中外的文献和专著,还有相关的作曲家传记等等。必须要对某一个现代音乐作品创作者的思维和创造环境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充分适应其在不同时期当中的不同创造风格。这样才能真正的得到一个大致的框架,从而能够以自身的音乐思维来进行丰富。
  (三)细致分析音乐的本质
  首先就需要牢牢的抓住音乐作品本身的主题,音乐的主题通常被称作音乐作品的种子,这直接成为音乐发展的核心材料,同时也是音乐作品当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对音乐作品的分析,需要用心来进行感受,并以此来判断出作品当中的具体主题。抓住这些主题通常都很容易抓住音乐方面本身的结构,这些都直接成为音乐作品的关键所在。最后再来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就会简单很多。其次,必须要抓住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这主要也是因为现代音乐以及传统音乐两者间的调试调性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最后,就必须要抓住作品的和声,以及作品的调性中心音,这样才能实现音乐作品的本质分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现代音乐作品的分析必须要从各种音乐的视觉来进行,并结合音乐的主要思路,深入剖析音乐的本质,这样才能真正的获得有效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云.浅析如何分析现代音乐作品[J].北方音乐,2013,(12).
  [2]梁军.从聆听到文本――一种基于听觉的音乐分析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3]梁宝忠.格里埃尔钢琴小品《清晨》音乐分析[J].艺术研究,2014,(03).

李叔同音乐创作(五)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几个阶段

  摘 要:艺术歌曲,一种声乐体裁,我们通常指的是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奥歌曲,德文称“Lied”,中文译为“艺术歌曲”。20世纪初,在我国得到很快的发展,从1982年第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举办以来到2013年第十五届青歌赛落幕,艺术歌曲在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深受各个选手和观众的喜爱。本文以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兴起,到中国招生考试网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不同阶段;发展;认识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09-02
  艺术歌曲,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期,它是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最初受法国歌曲“尚松”(chanson)的影响,到18世纪下半叶,来自一些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创作的抒情短诗,以及苏格兰民间歌谣和叙事诗歌,也给德奥艺术歌曲这种体裁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再到十九世纪初以舒伯特,舒曼等人为代表,他们选取一些文学家们的优美诗歌来进行创作,其中像歌德、席勒、海涅、莎士比亚等伟大的文学家们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优美诗歌。词曲的完美结合使艺术歌曲极富有表现力,其特点是歌词采用文学性较高的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伴奏部分与旋律部分同样重要,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艺术歌曲的特质决定了它的演唱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音质,细腻的声线,清晰的咬字与恰当的情绪表达的能力。因此能否唱好艺术歌曲是衡量一名合格歌唱家的重要标志。以上是对德奥艺术歌曲的介绍,那中国的艺术歌曲又是怎样兴起,怎样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呢?下面就对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行浅谈。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其实是由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它既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又带有自己个性化的特征,由此,也可以把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一、学堂乐歌时期
  首先,说到中国的艺术歌曲我们不得不提到学堂乐歌。我们在20世纪初中国的艺术歌曲处于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这个时期的歌曲创作经历了由借鉴外国的曲调到填写中国文人新词的创作阶段。这就出现了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的学堂乐歌。
  从沈心工,李叔同等人的创作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这一阶段的歌曲创作大都以学习、借鉴、模仿、吸收为主。一些留学西方的作曲家,学成归国后致力于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他们把西方的作曲技术引进中国,运用到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无论从起初的选曲填词到后来为数不多的创作,这都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第二个阶段,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19年兴起的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了许多知识分子的观念。他们敢于接受民主精神、科学思想,与腐朽的封建制度作斗争,为这时期中国借鉴、吸收外来音乐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另外,这一时期,诗歌界出现了一些注重个人情感表达的诗人。他们的诗作一方面继承我国古典文学当中的典型内容,另一方面以淳朴的风格来客观地反映现实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为艺术歌曲的诞生开拓了题材方面的条件。
  中国艺术歌曲在作曲技法方面的突破,来源于一批留学归来的音乐家。他们一改单音为主的音乐表现形式为和声、复调的音乐表现形式,开辟了运用西方进步作曲技法来创作民族风格歌曲的新道路。同时他们把西方音乐会的形式引入中国,这种音乐会形式为当时艺术歌曲的传播做出新的贡献,并将美声唱法的优势与民族唱法的长处相结合,丰富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声乐表现形式。
  中国艺术歌曲于20世纪20-40年代进入发展的兴盛阶段。它既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又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广泛传播,作曲家们创作出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艺术佳作如:、萧友梅的《问》,青主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黄自的《花非花》、《春思曲》、《玫瑰三愿》、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等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这些作品一经问世,便表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比如在题材上,大多以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古典文学或现代文学当中的典型内容为主;在作曲技术上,将西方作曲技术的基本法则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某些风格特征相融汇;在钢琴伴奏上,达到与歌词涵义的完美结合;在声乐表现上,用西洋唱法的优势与民族唱法的特点相结合,并注重从曲调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表现中国艺术歌曲的情调,明确形成了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特点。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
  第三个阶段,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百花齐放,空前繁荣。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如:郑秋枫、施光南、尚德义、谷建芬、士心、徐沛东、陆在易、王志信等等,他们创作了像《我爱你,中国》《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牧笛》《那就是我》等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这些优秀的音乐工作者们怀揣着对艺术歌曲无限的热爱和追求,用自身的博学多识,忘我的投入到艺术歌曲的创作当中去,他们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题材,以宣扬中国人民勤劳朴实和团结友爱为题材等等,创作了各个题材的艺术歌曲,这些作品不仅量多,而且质好,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对于作曲技巧的运用都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代表性的民歌。民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作曲家把这些清唱性的或用极为简单的伴奏形式演唱的传统民歌配以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钢琴伴奏时,一种具有高品位、完全不同于传统民歌的艺术歌曲出现了。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专业音乐学院和其它高校中音乐学院、音乐系的建立和发展,这些所谓的“学院派”,它们引领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前进,它们承担着高雅艺术传承的重任,极其致力对于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的推广,它们联合或独立开展一系列关于艺术歌曲创作或演唱的比赛、活动,这给艺术歌曲的创作、演唱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中,不得不提的则是CCTV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自1982年第一届“青歌赛”开办以来到今天第十五届“青歌赛”落幕,它已然成为弘扬民族艺术、普及音乐知识、发现和推出声乐人才、创作和推出新的作品、引领和推动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平台,它极大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生活需求,深受大家的喜爱,为中国歌坛输送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也为中国的声乐界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声乐作品,其中,艺术歌曲独秀一枝。我相信,随着“青歌赛”的继续举办,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艺术歌曲被涌现出来,这些优秀的艺术歌曲将不仅唱响“青歌赛”的舞台,更要唱响全国,唱响世界。
  四、结语
  在我们21世纪的今天,随着流行歌曲的兴起,艺术歌曲渐渐的被大家所冷漠,广大群众慢慢的不去接触艺术歌曲,更少人去演唱和学习艺术歌曲,显然,艺术歌曲成为了“学院派”的专属。但是,艺术歌曲其实并没有失去它的市场,只是我们没有去重视它。当我们远离了流行歌的大潮,重唱这些经典的艺术歌曲,当有了历史而产生的距离感之后,艺术歌曲的价值会显现得更加清晰。
  音乐文化百花争艳的今天,当大浪淘沙后,那些经典的,和具有较高水平、独特风情的艺术歌曲,便会在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浮现出来,如金子般璀璨,如钻石般永恒。
  参考文献:
  [1]周振锡,裴传雯.中国艺术歌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2).
  [4]蒙晓华.浅议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J].陕西:艺术研究,2011.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286109/

推荐访问:李叔同音乐作品 送别李叔同音乐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