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8-26 10:53: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一)
市政道路施工石灰土基层技术论文

市政道路施工石灰土基层技术论文

摘要:石灰土来做基础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冻性以及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市政道路施工中。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科学确定施工方案,综合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严格依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进行施工,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前言

石灰土材料在市政道路工程基层施工中受到青睐,归因于其具有一系列的优势,石灰土材料比较的稳定,随着龄期增长,强度也会得到明显提高,并且板结性和水稳性较好,将其应用到市政道路施工中,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石灰土基层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准备

1.1材料的选择

1.1.1石灰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石灰土基层技术要求使用的消石灰以及生石灰在三级以上。另外,所使用石灰中的消石灰含量要大于55%,生石灰含量大于70%。

1.1.2土质

在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中,所采用的粘性土要求塑性指数在10~20之间,不允许使用有机土。另外,土中的土块不得大于混合料用土体积的5%。只有检验石灰土和土合格后才可以使用。

1.2机械的准备

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二)
混凝土路面施工论文

目录

工程概述 ................................................................... 4

一 前言 ..................................................................... 4【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

二 水泥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 2

1 水泥混凝土板厚的控制 ................................... 4

2基层控制 ............................................................ 5

3 现场施工 ........................................................... 9

【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

4 施工影响预防处理措施 ................................... 8

5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强度的控制 ....................... 8

四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和维修 ........................ 10

五 水泥混凝土路面问题分析 ................................ 11

1断板和碎板产生的原因分析 .......................... 11

2 水泥混凝土的拌合 ......................................... 12

3 路基工程质量的成因及处治措 ..................... 12

六 雨季施工安排 .................................................... 17

七 质量安全保证 .................................................... 18

八 总结 ................................................................... 19

九 参考文献 ........................................................... 20

工程概述

桃花源路暨机场快速路道路工程, 机场快速路第二合同段, 湖南广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建设规模长3390m宽3.5m,其中有两座小桥建设和3处涵洞建设。

一 前言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脆性混合材料,其最大的缺点是韧性差,抗拉强度低(与其抗压强度比).防止和处置各类路面裂缝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是维持和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效果与其耐久性的最基本的要求,然而由于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各方面的原因,使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在实习亲身经历的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就其遇到的一些问题对水凝混凝土面层施工提出一些探讨和分析。

二 水泥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通常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一般都比较注重碎石、砂、水

等原材料的质量,对水泥只要求其强度、安定性。为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除要求碎石、砂、水等材料的质量外,尚应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所用水泥、混凝土减水剂及养护剂做出更严格的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原材料质量好,工程质量才会有保证。由于我们高兰线处于山中交通不便的特点,决定了我们项目建设所使用的筑路材料都是由我们通过当地供销商采购的,采

购的材料来自于不同的砂场,每一车运到的材料规格都有一定的差别,原材料及其不好控制。这些条件造成管理工作难度大。为此,我们实验室严格按配合比设计中的材料对外购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必要的试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不符合产地、不符合规格的材料不准进场,已经进场的要坚决清退,彻底消除来自原材料的质量隐患。我们中间曾经进过的砂,石料有出现过含泥量过大,压碎值不够,级配不合够等情况,我们都一一进行了处理。集料中的土、泥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影响很大,会使路面塑性收缩开裂的几率和干缩变形的程度增加。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粗集料混土含量≤1%,砂的泥土含量≤3%。实际中,由于集料生产单位的加工过程、原料产地和环境的差异,采运用于工程的集料的质量很难控制,含泥量往往超标。因此对集料含泥土量的控制要重视料源管理,加强施工筛分,去除石粉、泥土,并禁止在雨季加工碎石,以免石粉和泥土粘附于石子表面并混入集料堆;同时硬化处理砂石料的场地,并应采取篷布遮盖措施,积极防止集料的2次污染;是要求对用于工程中的中砂,全部过筛(8mm)水洗使用,彻底筛除砂中的土、石块。集料(砂、石)级配及技术要求:集料(砂、石)应选择含泥量、有机质含量在规范规定允许范围内的材料,粗集料粒径如较大则砼的抗折强度不高,且强度均方差较大,选用砾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mm,碎砾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6.5mm,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1.5mm,超径含量不得大于5%,逊径含量不得大于10%,碎砾石或碎石粒径小于75mm的石粉含量不应大于1%。细集料采用连续级配,细模数为2.5~3.2

的中偏粗砂。水泥质量:水泥是砼的胶结材料,砼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泥的质量。农村公路可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建议交通量大的县乡公路采用42.5级水泥,对于交通量较小的村级道路可采用32.5级水泥。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齐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质量检验证明书。水泥出磨必须安定,且水泥存放期不得超过3个月,不同品种、牌号、强度等级、厂家的水泥不能混装和混合使用。

三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1 水泥混凝土板厚的控制

混凝土板厚是保证使用寿命的基本指标,所以厚度应有较多的安全储备,不能因为基层较厚,强度较高,就随意减薄面层。实际上,提高基层的强度和刚度对于降低面层的应力或者减薄面层的厚度影响很小。而且路面的使用年限与水泥砼面层厚度的5次方成正比,面层厚度的微小变化,对路面的使用寿命有明显影响,如20cm厚面层,减薄1cm,使用寿命将缩短23%,减薄2cm,缩短41%。因此,要加强对板厚的控制。

(1) 水泥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进行检查。首先检查模板尺寸,其高度必须与混凝土板设计厚度一致;其次检查模板刚度,模板宜采用钢模,禁止使用变形大、顶面不平顺的钢模;然后检查模板的安全质量,保证稳固、顺直、平整,桩间无起伏,对相邻模板高差大于3mm,有错位及不平整的模板要重新安装,在振捣时不下沉、不变

形、不位移;最后检测立模后的模板高度,通常用拉线法检测,每5m纵向检测一处,每处用小钢尺量测3点横向,一旦发现模板高度不合格,应及时对基层表面进行处理,或调整钢模直到合格为止。

(2) 控制好基层的顶面标高和横坡,按直线段每20m,曲线段每10m设定中心桩,每隔150m左右设置一个临时水准点,以便检查复核。同时应拉线检查砼的浇筑厚度(线与基层顶面的距离),厚度不足的位置用人工或机械凿除部分基层,以确保砼路面的厚度,严禁挖槽嵌模。在砼浇筑时,监理和质检人员应该在现场检查监督。 2基层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要对基层的质量关,依照规范进行检测试验。达到基层平整、密实、稳定,基层标高控制在设计要求内。避免因基层标高偏差大造成的水泥混凝土板厚度不均匀,导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对较薄的部分产生断裂,在浇筑水泥混凝土前,工作面要洒水达到趋于饱和状态,防止基层吸湿水泥混凝土中的水分,使水泥混凝土发生塑性收缩。

(1)基层压实度【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

由于山区公路的特点,为了充分就近利用建筑材料,目前高兰线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基本上采用砂砾石基层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合料拌和不均匀,易产生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碾压机具或碾压工艺不当,必然影响基层的压实效果。所以,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必须采用集中拌和的方法进行拌料,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摊铺一般为人工

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三)
道路施工论文

路面裂缝在市政施工中如何控制

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分析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由于执行标准、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分析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危害及裂缝的种类、产生原因,提出对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预防与控制【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修建.半刚性类材料以其优良的工程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然而,半刚性材料的缺点在于抗变形能力低,在温度、湿度变化时易产生裂缝,当沥青面层较薄时易形成反射裂缝,沥青路面本身也易产生低温裂缝,沥青路面一旦出现裂缝,有可能导致路面结构性破坏,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城市道路是否畅通、平整,是体现城市硬环境建设的重要指标。目前,城市道路路面使用周期大大缩短,远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即出现破坏现象。沥青路面的裂缝尤其严重,其中网裂,龟裂,纵缝,横缝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执行标准、设计、施工方面的原因;有交通量迅猛增加的原因:有原材料质量的原因。这里通过生产实践过程积累的经验,针对各种导致路面破坏的各种原凶简要阐述预防措施。

二、城市沥青路面开裂原因

1、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另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

2、由于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或推荐沥青路面采用半刚性基层。所以还存在着因为半刚性基层的温缩

裂缝或干缩裂缝引起沥青面层产生的反射裂缝或对应裂缝。

3、由于施工的原因产生的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

三、影响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

【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

1、技术标准低:市政标准近二十年没有更新,而近二十年、特别是近十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城市公路建设跟着飞速发展,二十年前所积累的经验数据来规范现代化建设,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由于旧的试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欠缺原规范所规定的检测项目和指标也不能控制工程质量,导致虽然技术指标合格,但工程并不能满足使用功能,造成破损,裂缝等。

2、集料生产不规范,质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碎石开采企业大都是临时职业资格,虽然国家对工程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但对于开采企业没有统一标准,执行和监管力度不够。牛产企业都为小型私人企业,质量意思淡薄,难以从源头控制材料质

量。特别市政工程受地方保护影响,材料大都被区域地方民众垄断,施工企业很难控制。造成不用则却的现象。生产的碎石材料特别是粉尘和软石含量过高超过3%,这两项指标是影响沥青混合料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会使沥青粘度降低,混合料强度降低。另外影响市政沥青路丽质量的还有应用了河砂,传统工艺中应用河砂比例太大,一般20型沥青混凝土用河砂在18~25%,这样可使混合料加工容易,能满足级配要求,增加混个合料的和易性,但是河砂主要成分为石英属酸性材料,对沥青指标会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所以增加了混个合料的流值和降低了强度。而目前高等级公路都不允许使用天然砂,而代替采用玄武岩或石灰岩加工的人工砂。

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质。

沥青和沥青结合料的性质是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开裂的最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劲度是决定沥青路面是否开裂的最根本因素,沥青劲度又是决定沥青混合料劲度的关键。在沥青性能指标中,影响更大的是温度敏感性,温度敏感性大的沥青更容易开裂。

4、基层材料的性质。

市政工程原设计基层材料一般都为石灰土基层,而其强度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交通对其的影响,基层是道路承重的主要结构,基层破损必然导致路面破损。

5、施工因素。

在保证基层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特别是生产温度的控制,包括拌合温度,运输温度,碾压温度,关键拌合和碾压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另一方面施工接缝,市政道路越来越宽,摊铺机有效摊铺宽度为7.5~12.5米,对于36~48米宽的路面必然会产生接缝问题,那么采用热接缝或双机联铺或多机联铺最有效消除纵缝的方式。

四、减轻市政工程沥青路面裂缝的有效措施

目前《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非常全面具体得对城镇道路工程进行了技术指标的规定。根据规范,通过路面结构设计和厚度计算可以满足沥青路面强度和承载能力要求,基本解决荷载型裂缝产生的问题。对于如何避免或减轻非荷载型裂缝的产生,应从设计与施工、原材料控制及设备配置等方面来进行考虑。

延缓和减轻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可采用两大类方法:一是在施工期间就采用相应的预防裂缝或处理措施,二是在维修养护时选用合适的加铺层体系。通常。在有条件时,为获得最佳效果,可综合运用这两类方法。本文仅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逢的预防或处理方面进行阐述。

1、提高路基工作区的强度和稳定性。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工作区又是路基经受行车荷载影响较大的深度区域,该深度区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整体稳

定性对保证路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极为重要,否则将产生不均匀沉降使路面发生开裂。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影响路基工作区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小路基完工后沉降量。

(1)路基工作区的强度主要是在填筑过程中形成的。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填筑工艺,确保路基强度。填筑材料首选石、砾、砂类土,其次选用含砾、砂低液限粘土,再次选用低液限粘土。粉质土和有机土不能用于填筑路基。

路基工作区深度:Z

式中;Za=(knP/γ)

1/3 a—路基工作区深度,m;

P—车轮荷载,KN;

K—系数、取K=0.5;

γ—土的容量,KN/m3;

n—系数,n=110~15。

从上式可以看出,车辆荷载P越重,路基工作区的深度z 就越大。而在路基路面设计时,车辆荷载是按标准的额定轴(BZZ-100)考虑的,当公路建成后,路基工作区的深度已经是固定成型了。公路交付使用后,当公路上车辆超载运行时.路基工作区的深度Za必将会随之加大。由于超载的缘故。路基工作区的实际深度超出了预设深度,这样未经处理的超出部分的路基强度、稳定性、刚度明显不足,在实际使用中,路基路面就会产生裂缝、沉陷、车辙、变形过大等病害。因此,

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四)
浅谈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摘要: 鉴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导致道路车流量增长加快,特别是重型车辆通行量快速增长,为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各地区正逐步推广使用强度较高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做为路面结构层的主要承重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组成,是采用级配碎石、水泥、水与细集料拌合制成;在水泥自身产生水化反应后,其矿物成分和分散度在级配碎石压实后的孔隙中相互交织搭接形成板结体,强度和稳定性效果明显;其优点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力学强度、抗水性和抗冻性;初期强度高,并且抗压强度随龄期而增加(一般规定设计龄期为三个月),由于表面坚实并且密实度高,有效降低了反射裂缝并能阻隔毛细水等,是重载交通理想的混合材料。其施工方法也符合现代化和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发展地方向,被广泛应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上等级公路或城市道路基层或下基层。如何控制施工技术与质量,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主要对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原材料控制;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主要由水泥、级配碎石结合组成,施工工艺有一定的难度,技术指标要求较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易于施工等优点;如果对其特点了解不足,质量控制不好,易造成施工后板结效果差、密实度低、蜂窝麻面、强度不达标等质量隐患而返工。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中主要通过原材料、含水量、配合比、摊铺、压实、养生等方面采取措施,才能确保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1 粗、细集料。水稳级配碎石基层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生产出来的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粗、细集料。级配碎石的压碎值和最大粒径在相关规范中就有明确规定。(压碎值: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26%、二级公路不大于30%、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35%);(最大粒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控制在31.5mm以内,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控制在37.5mm以内),基层压实度要求达到98%。主要的实验检测项目为筛分、压实度、压碎值、强度、液限、塑性、干密度、针片状及含泥量等(其中塑性指数在潮湿多雨地区宜<6,其他地区宜<9)。为杜绝不合格材料,只能采用通过实验检测并且符合规范要求的原材料,备料过程中需要按规范要求的频率对原材料不定时随机抽检。
  1.2 水泥。水泥作为稳定剂,通过实验检测合格的水泥才能使用,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硅酸盐水泥的稳定效果较好。宜选用终凝时间在6h以上的水泥,从拌合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3h~4h,使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若水泥终凝时间达不到要求的可使用一定剂量的缓凝剂。水泥稳定基层的水泥用量一般为3%~6%,7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一般不小于2.8MPa;最佳水泥用量宜在4.0%~5.0%之间,常温天气情况下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4.0MPa;水泥用量并非越高越好,过多用量虽能获得强度的增加,但在经济和使用效果上不一定显著;根据公路设计等级不同,水泥稳定基层的水泥用量也不同。早强水泥、快凝水泥以及受潮变质水泥禁止使用,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
  1.3 水。应采用淡水,不含其他杂质,饮用水、江河、湖泊、井水都可直接做为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用水。禁止采用位于出海口海水倒灌区的江河水,这类水中含有的盐分较普通淡水高,可能会对水泥造成影响。用于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含水量要得到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可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配合比的含水量。
  2、配合比
  配合比实验是为了保证基层强度和稳定性,以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设计的路面类型和等级的不同,颗粒组成的配合比也不同,在设计图纸与规范要求不同时应按规范执行。对粗、细集料进行筛分后,理想的级配通过率应是接近规范要求范围的中间值为最佳,细集料选用石材加工过程中产出的4.75mm以下石屑石粉为佳,如缺乏这类材料可选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粗、细集料、水泥含量、含水量的配合比不符合要求时,会造成混合料压实成型后出现压实度不够、蜂窝、钻芯不成形、强度不够等质量问题;因此配合比的各项指标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试验,并通过实验验证的配合比才能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对新进场的原材料、水泥不定时进行随机抽检,若有发变化应及时调整配合比并报监备案。
  3、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 1 施工准备
  施工时建议采用集中厂拌法生产,现有多种拌合设备可用于水稳基层的拌合,集中厂拌法生产效率高、质量容易控制,拌合站应选择在项目沿线落点方便施工;原材料运输用自卸汽车运至拌合站的备料库存放,正式拌和前,先调试拌合设备,并校准拌合配料系统的计量装置。基层施工前,底基层通过验收评定,方可进行水稳基层的施工。首先恢复中、边桩,施工机具及施工人员配齐配足。基层施工前应保证下承层面层干净平整、无杂物。施工前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并实施技术交底,增加现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加大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施工效率。在基层进行大规模施工前,应提前施工一段200m长的试验段,制定首件工程验收制度对试验段进行验收评定,试验段符合首件工程要求的技术标准后,可按照首件工程验证结果开始大规模施工。技术要点: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水灰比、强度、压实度、厚度、宽度、高程、纵横坡、平整度、碾压工艺等。
  3. 2 基层施工
  (1)拌合、运输。水稳拌合料的主控项目: 级配准确、水泥含量准确、含水量准确和拌和均匀。采用集中厂拌的拌和机有连续式和间歇式,拌和机需拥有不少于3个进料仓,使拌合料生产质量容易控制,同时生产效率也会提高,严格控制拌合料生产是保证水稳基层质量关键之一。拌合站派遣实验检测人员对拌合设备生产进行监控,拌和设备按配合比加料,加料方法应便于对每盘料的配合比核查;为使拌合料能够在最佳含水量下碾压,根据天气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含水量,气温高、干燥时可适当多加一些,但不宜超过2%;运输过程中的装、卸环节会产生离析现象,即装料时在车厢内容易形成离析,卸料时由于自卸车的后倾和二次堆也容易积形成离析。若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自卸车边卸料边向前移动,以降低堆料高度,同时料堆要以品字型布置,避免平行布料,否则会形成离析带; 若采用摊铺机摊铺,卸料时应快速,减少离析界面的滑动。   (2)摊铺。运输到现场的拌合料应及时进行摊铺,避免水分大量散失。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时,先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对不均匀处及坑洼处人工进行调整。如使用安装钢模来控制宽、厚度,钢模厚度尺寸应与设计相同,摊铺前钢模挂线检查尺寸并做好记录,根据钢模的厚度控制压实厚度,不得随意增减;摊铺时,现场设专人消除拌合料离析现象。使用摊铺机摊铺时,摊铺机的施工能力相对较大,应注意拌合料生产和运输之间的调度,如路程较远的应增加运输车辆;摊铺机施工应注意匀速前进,同时减少待料次数,再次起步时慢起速有助摊铺平整度,摊铺机传送带输送拌合料过程中会出现离析现象,应派专人跟踪消除离析,摊铺机施工时必须配有技术人员监控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
  (3)碾压。选用重型压路机,压路机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再静压,振压时前进振动碾压,后退静压,碾压6~8遍,每次重叠1/2轮迹宽度碾压,直到表面无明显痕迹;若采用钢模控制尺寸碾压时,靠近模板边缘30cm位置应配备蛙式夯实机人工补充夯实,确保压实度;碾压时表面水份蒸发过快可适当洒水保湿。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表面不受破坏;从运输到摊铺再到碾压时间要严格控制,超过初凝时间时,会造成底部产生蜂窝空洞、不密实现象,导致严重的质量隐患。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并对下承层出现弹簧部位进行换填处理,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时现场技术员跟踪控制设计标高、宽厚度、平整度、纵坡横坡。试验检测人员跟踪检查压实度,压实度不够及时通知施工员补充碾压,并取样制作试块、检查混合料级配比,如有变化及时联系拌合站进行调整,发现不合格混合料时清除出场。
  (4)横向、纵向施工缝处理。横向接缝应与中心线垂直设置。水稳混合料摊铺时,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设横向接缝;横向接缝处应采用与基层设计厚度相同的尺寸钢模进行封口处理,保证接缝平整顺直。如基层设计宽度较宽,不能全幅施工则需要分幅施工时,纵向接缝应保证直线顺直,弯道处曲线圆滑。
  (5)养生及成品保护。碾压成型后的水稳基层,在水泥水化粘结作用下,逐渐形成板结体;碾压成型的基层在养护期内不定时洒水保持湿润,刚碾压完成时也要防止雨水冲刷,使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养护。常温天气当天的强度可达80%左右,3d~7d可达设计要求的90%~100%左右,气温低于10℃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养护期内需要做到禁止车辆随意上路扰动;为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严格限制车辆、控制车速、规定通行路线,其中对基层边缘的保护尤为重要。基层经过7d养生后,组织人员及时进行基层质量验收;并钻芯检查是否成型,取芯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实验,能得出最直观的检测数据,同时进行弯沉值检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由此可判定质量是否合格。验收评定合格后的基层应及时进行封层的施工,避免因施工需要开放交通可能造成面层细料出现松散或表层空隙。
  (6)施工顺序。为保证基层施工质量,施工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已完成施工部分加强养护。
  3. 3 工艺流程。测量、放样→挂线或安装模板→检查宽度、厚度→混合料生产及拌合→运输、摊铺、整平→碾压成型→检测压实度(不合格返工)→养生→基层验收评定合格(不合格返工)→封层施工→结束。
  4、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实行标准化管理,做到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施工管理。加强工序质量监控,配齐、配强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操作、工艺流程、试验检测全过程跟踪,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质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并返工。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施工、试验人员配齐检验检测设备并按规范频率抽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基层的施工质量,并做好检测数据记录。配齐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零配件更换等,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拌合料现拌现用,严禁长时间堆放在料仓内,其中细集料不宜堆放时间过长,防止因雨水造成板结或者含水量增加影响配合比。在拌和过程中要根据配合比要求,结合天气、运输等条件,认真掌握好水泥用量和含水量,防止水少难以压实、水多则离析的情况发生。确定合理的碾压工艺,防止过压,过压会导致骨料压碎值增大,严重时会降低强度;少压漏压和摊铺后长时间不碾压,会造成蜂窝空洞、压实度不达标、不密实等质量隐患。在施工中应该遵守公路工程施工的共性问题,由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结构本身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其个性问题;拌合站备料场地应进行硬化,原材料分仓存放并安装遮挡,防止原材料受到尘土、杂物、雨水影响。混合料经拌合出仓装车时,车厢要保持清洁且车厢应严密,防止水泥浆和细料的流失,下雨、远距离运输时车厢要覆盖。
  5、结 语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做为路面结构层中重要的一环,对使用寿命具有很大影响;个别地区不能做到现场全封闭施工的,未完成养护并铺设封层时禁止车辆通行;保护已施工的水稳基层的交通管制非常重要,应做好交通安全管制方案并派置专职人员对交通进行指挥,确保基层的成品质量不受影响。基层大多设计只有一层沥青石屑封层,有条件的项目应当设置两层封层,分两层施工,每层厚度为1cm,相应的也会增加造价;有项目研究并采用了基层两层封层设置,对平原低洼地区毛细水或雨水的阻隔作用较好,较大限度保护了路基路面;也有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设为底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设为基层互换上下层位置(针对特殊路段),对毛细水的阻隔效果更好;同时路基排水防护工程的建设同样重要,合理设置排水防护工程可降低地下水、雨水对路基路面的影响。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通过标准化的施工管理,规范、科学的施工方法,质量就能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公路工程集料实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0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

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五)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讨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129-01
  高速公路具有设计行车时速高,行驶平稳、顺畅及使用年限长等特点。为满足这些要求必须设置整体性强、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抗水性、耐冻性、水稳性等优点的基层。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恰恰具有以上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一、工程概况
  某路面施工合同段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整体式路基宽26m。路面结构形式为: 4cm上面层细粒式改性沥青表面层(AC-13C);6cm中面层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8cm下面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1cm封层沥青同步碎石;35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 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级配碎石垫层。
  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3%-6%,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5.0Mpa,较其他路基材料高。水泥稳定碎石成活后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
  1、材料的选择
  (1)水泥,选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终凝时间宜在6小时以上。
  (2)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方孔筛)。一律采用规格料配制。集料符合规范要求,软弱颗粒和针片状含量不超标,不含山皮土等杂质,各种材料堆放整齐,界限清楚。
  2、混合料组成设计
  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混合料配合设计。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材料,确定最佳的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0.5-1.0%,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准备下承层
  在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用土培好路肩,摊铺时,要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
  4、混合料拌和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合站进行拌和。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的质量,对进场的水泥等原材料随时进行抽检,保证施工所用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对碎石的级配和压碎值、颗粒组成、扁平料等指标进行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根据设计配合比确定生产配合比,准确进行配料。
  (2)正常施工条件下,拌和时的混合料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略高一点。并根据每天的天气和温度情况及时调整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计算当天配合比,使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略高于最佳含水量,以弥补混合料在运输、摊铺和压实过程中的损失;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所区别;当温度发生明显变化时,含水量也应做相应调整。
  5、混合料的运输
  (1)施工前对所有运料车驾驶员进行岗前培训,使每个驾驶员均掌握运输路线、运料顺序、工作程序、注意事项以及发生故障时的处理办法,同时加强汽车的保养,确保汽车正常工作时性能良好。
  (2)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装载30t以上大吨位自卸汽车,根据拌和站的生产能力、摊铺速度、运输距离,拟采用100台大型自卸车进行运输。施工过程中为避免摊铺机出现停机待料现象,摊铺机前方有不少于5辆运料车等候,装料前应将车厢冲洗干净。
  (3)拌成的底基层混合料尽快运送到摊铺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加以帆布布进行覆盖以减少水分损失。运料车在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停歇,以防止夏季运输时间过长,致使水分蒸发。如果运输车辆途中出现故障,须以最短时间排除,当有困难时车内混合料不能在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必须予以废弃。
  (4)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始终做好运输路段的协调和管制工作,在关键路口设置引导车辆行驶的标示牌,确保运输车辆能及时,迅速、准确地将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
  6、模板安装
  在施工前,测量队对施工的段落进行测量放样,高程控制完成之后。由调度部派有经验的工人对边线及中线用白灰标出。架设钢模,钢模架设完毕之后,对架设完成的钢模进行测量及高程的复核。数据准确后,方可进行现场摊铺施工。
  7、混合料摊铺摊
  (1)摊铺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时,每个作业面采用2台摊铺机进行作业,摊铺时的前后速度、摊铺厚度、松铺系数、路拱坡度、振动频率等一致,摊铺搭接宽度适中,以保证接缝平整,搭接位置宜避开车道的轮迹带,尽量放在行车道中央。在底基层上摊铺基层前,应先将底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后,均匀撒布水泥浆(水泥浆的水泥用量不低于1.0-1.2kg/m2),然后再铺筑基层,以确保底基层与基层紧密结合以及路面基层的整体质量。
  (2)混合料运到现场后,由专人负责对运料车进行指挥倒车,使其在摊铺机前缓慢停下,防止碰撞摊铺机。料车停在摊铺机前待料和卸料过程中不得使用制动而增加摊铺机的牵引负荷;在向摊铺机料斗内卸料时运输车要大角度、快速掀起,避免粗集料沿车厢下滚而造成离析。
  (3)摊铺机作业时应连续不间断作业,均匀行驶,速度一般控制在1-2.5m/min。避免间断作业造成底基层表面产生波浪和施工缝。当拌合站生产能力较低时,通过调整摊铺速度的方法来避免摊铺机出现停机待料的现象。
  (4)在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同时,在摊铺过程中防止产生离析现象和含水量变化过大,尤其高温施工时,应随时注意含水量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
  8、碾压
  (1)采用胶轮压路机+轻型振动压路机+重型振动压路机+轻型振动压路机配合碾压,碾压工艺应遵循生产试验段确定程序和工艺进行。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则,首先用胶轮压路机碾压两遍,再有轻型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往微返(即静压过去微振碾压返回)碾压一遍后再振动碾压一边,然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先微振1遍,再振动碾压2-3遍,最后用轻型振动压路机微振碾压一遍,再静压2遍收面,平曲线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压路机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相邻两个碾压段落的接头应错成横向45°的阶梯状。
  (2)根据经验碾压段落的长度控制在50-80m,当气温较高时,水分蒸发较快,可适当缩短碾压长度。每碾压一段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检测压实度、高程、平整度局部不合理地段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3)碾压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底基层表面潮湿,如表面水蒸发过快可洒不引起冲刷底基层表面的雾装水,但不能洒大水碾压。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终压前,对于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低洼之处,不得进行薄层补贴,留待上层施工时再进行处理。
  9、接头处理
  接头一律为垂直衔接,或用方木进行端头处理,或碾压后挂线直接挖除至标准断面,用三米直尺进行检验,以确认接头处理是否到位。
  10、养生和交通管制
  每一段的水稳碎石碾压完毕,并经过压实度、标高检查合格后,即可进入养生阶段,采用用湿润的土工布进行覆盖,覆盖2 小时后,用洒水车洒水,洒水车的喷头用喷雾式,每天洒水次数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始终保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湿润。在7 天内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28 天内正常养护,在养护期间封闭交通。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速公路施工中要防止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摊铺不平整、粗集料离析、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质量问题,避免形成起皮、松散、裂缝、弹簧、翻浆、强度不合格等质量缺陷,确保路面基层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真.汝郴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质量控,《长沙理工大学》 2012年.

道路基层钢模施工论文(六)
阐述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市政工程技术是市政工程项目实施的一种重要工程技术。本文从市政道路工程和管道工程两个方面讨论了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结合相关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字]市政工程 施工技术 道路及管道工程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251-2
  0 引言
  市政工程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如道路工程的新建和扩建、地下管道工程,管线工程等。这些涵盖了人们的出行以及电力、通讯、给水、排水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优质的工程往往有着科学的施工技术作为基础。本文以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工程和管道工程为例来探讨市政施工技术。
  某市为完善城市路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缓解某一路段的交通压力,对其进行道路扩建,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道路、雨污水工程、中水工程、电力、电信工程、路灯工程。其中道路工程面积为17290m2,污水管长1532m,雨水管长1540m,计划工期为100d。
  1 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是施工的前提,充足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施工进行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保证质量、工期、成本等目标的顺利完成,市政工程施工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准备工作:
  1.1 技术准备
  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学习相关规范、标准以及工艺操作规程,认真熟悉图纸,了解本工程设计意图、施工特点和特殊工序要求。技术人员、试验和其他管理人员则应根据计划安排提出工程用料、施工机具计划,确定各类物资进场时间,做好材料试验、报验和供应厂商的资质审查。
  1.2 工程测量
  市政工程的管道测量是项重要内容。各测量组应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细致的完成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其中包括:复核所交中心桩和水准点、验收合格后进行中心桩的拴点和临时水准点引测工作、建立临时水准、测设和恢复系统,放置管线及构筑物中线、测量完成后进行竣工测量和验收工作等。
  1.3 现场调查
  如地下物探测、地下水位、池坑土质、淤泥等。
  1.4 其他准备工作
  包括雨季施工预防、工程拆迁,尤其是对扩建道路两旁的树木,电线杆、路灯以及邻近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2 道路工程的施工
  2.1 路基施工
  (1)测量放线,在道路全段每隔20~25m设置一组中心桩,在曲线段则还需做好起始点、中点、终点的桩点控制,并每隔lOm做加密桩;各个流水作业段每20m设一组边桩。
  (2)在路基施工前,选择一段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其长度不小于100m,进行压实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来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作为路基施工指导。
  (3)路基修筑,路基施工应在各管道沟槽回填至路基下15cm后进行,原有建筑的基坑和树穴采用砂石分层回填至路床下。路基整形采用平地机,并经10t的压路机初压后,用水准仪对路基中线高程和路拱成型情况进行检查,及时修正直至各个断面的横坡、纵坡符合设计要求,然后采用自行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施工中始终坚挣‘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m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通过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住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不积水。
  2.2 基层施工
  基层施工的主要工艺顺序为:拌合集料、摊铺集料、碾压、接缝处理以及养生。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对来料的含水量的检查工作,通过洒水或晒干来调节含水量使其接近或达到最佳含水量。
  (2)机动车道基层厚度为45cm,应平均分为3层摊铺,并掌握好摊铺虚厚,各段相接处应预留5m左右长度不进行碾压,以便接茬。
  (3)采用混合料做基层集料时,应控制含水量,一般宜稍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0%,以补偿摊铺和碾时的水分损失。
  (4)混合料基层经摊铺及整形后,应立即进行全幅范围内的碾压。直线段从两边向中心碾压,超高段从中心向两侧碾压,直至压实至规定的密实度。
  2.3 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基层施工完成后,应先采用沥青对路基进行封层处理,用沥青洒布机行喷洒,均匀喷洒,喷洒量为0.8~1.2kg/m2。
  (2)选择试验路段进行铺筑,以检验施工工艺和获取各类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术指标。
  (3)摊铺前应完成好路面边缘的平石或道牙,并调整好雨水口检查井。摊铺机的基准线按双机全幅一次完成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15m左右,左右重叠0.2m。
  (4)摊铺路面混合料时,应在摊铺机后10m随时检查摊铺厚度,边缘部分可由人工进行摊铺,且一次摊铺长度应大于lOOm。减少摊铺机和压路机由于起停而造成的不平整。
  (5)碾压沥青混合料时,碾压温度应大于110%。初压后应及时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复压温度应大于90%,终压完成时温度应大于70℃。
  (6)接缝处理,横缝与纵缝都应采取直茬热接的方法。在铺摊前先进行预热处理,铺摊后用同种混合料沿缝夯实,夯实宽度大于30cm,夯实3次,再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
  3 管道工程施工
  本文主要讨论管道工程施工中沟槽开挖以及雨、污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技术。
  3.1 沟槽开挖
  在取得管线测量的数据后,根据测量数据和现场情况,开挖沟槽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好各种管径的开挖宽度,槽底宽度的计算公式为:B=D+2b,其中B为开槽宽度,D为管道外缘宽度,b为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当沟槽下有地下水时,b的宽度还应加宽40cm。
  (2)机械挖槽时应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与测量人员配合,随时量测槽底宽度、高程、放坡,防止放陡坡和超挖:此外机械开挖时还应保留设计高程以上20cm的高程,用人工进行清底。
  3.2 雨、污水管道工程
  雨、污水管道工程主要是管道的安装和雨水方沟施工:
  (1)管道安装施工技术,首先做好管道铺设前期准备工作;安装时注意从下游排向上游、插口向下游,承口向上游,带承口的半节管排在检查井的进水方向,带插口的半节管排在检查井的出水方向。
  (2)为准确控制管位,应在第一节管的两端用支撑控制并固定,并以此做为调节下一节管端头中线位置及调整后的管头固定方法。
  (3)管节合拢可采用两只手扳葫芦,同步拉动葫芦来使管节合拢,并在管子承插就位后,放松钢丝绳时应检查管节的高程、中心线、承插口之间的间隙,并及时修正偏差过大处
  (4)雨水方沟施工,其施工工序为:验槽线一挖槽一钎探验收一支模一浇筑垫层混凝土一绑扎钢筋、安装止水带一支模一浇筑混凝土基础一抹面一安装盖板一回填:其中支模时,模板应以钢模为主,背后用架子管和木方连接固定,模板内每5m加净距支撑木,确保结构尺寸的准确:钢筋绑扎过程中应按设计的尺寸间距,在垫层上弹线以控制钢筋间距。且每隔1.5m设置一道架立筋,以满足钢筋的净保护层的要求和上层钢筋的平整性,此外在处理伸缩缝时还应注意砖墙与底板的伸缩缝应垂直贯通,其间隙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止水带安装时还应保证止水带不垂、不浮、不变位。
  4 结语
  本文对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工程和管道工程两个方面进行的施工技术分析,是根据笔者的实践心得总结,市政工程施工是项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还应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市政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黄榆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讨分析[J].科学之友.2010年08期.
  [2]章立,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3期.
  [3]叶一奎,浅谈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与注意事项[J].科技资讯.2008年18期.
  [4]孙江南,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通病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08期.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60090/

推荐访问:道路施工毕业论文 市政道路施工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