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8-31 09:48:1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一)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进校园的提案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进校园的提案

中国经济新闻网 2012-03-04 17:14:44

本报北京讯(记者胡亮)“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文化)保护现状,除需增加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投入力度之外,还应增强全社会的非遗文化保护的意识,尤其应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走进校园,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全国政协委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李延声3月2日对本报记者表示。

我国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也是全人类共同财富。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昆曲、端午节、京剧、中医针灸和皮影戏等2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课题。目前,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19项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488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逐步向市、县扩展。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据李延声介绍,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地方开始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7年5月首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成都市就决定非遗文化进校园。2009年11月25日,山东省淄博市文化局、淄博市教育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广教育》 2010年6月18日报道题为《信阳师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新华网2010年8月17日报道,北京市一批中学的校长表示,将大力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2011年5月10日,宁夏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银川市六中启动。2011年7月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举行。2011年11月28日,教育部思政简报752期报道,河北科技大学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1年12月27日《文化报》报道,新疆非遗项目被编入中学教材。从这些报道中既可以看出对非遗文化保护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也说明了非遗文化保护进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出路在于唤醒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青少的文化自觉。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从学校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对于文化遗产传承与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李延声建议: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进校园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可采取以下措施和办法。

一、由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和国家旅游总局等部委牵头,联合起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进校园的通知》,由国务院批准后向全社会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

二、由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和国家旅游总局等部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联合编写大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统编教材(试行),其中有的可以结合各地情况因地制宜,譬如北京可以京剧进校园,四川可以川剧进校园,广东可以粤剧进校园,试行教材在全国各个学校推广使用。根据各地使用中反馈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编写正式教材。

三、对各地非遗文化进校园成功经验可以总结加以推广。比如北京对古琴、空竹进校园,河

南对武术进校园都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南通板鹞风筝还在学校建立小型风筝博物馆,由学生担任讲解员,既学习了历史文化,又活跃了校园生活。从而切实做好非遗文化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

四、在北京和全国各地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保护展览、表演、宣传、教育和讲座等活动,并不断总结提高,推进非遗文化保护大发展大繁荣。

我们相信,只要以上措施和办法能真正得到贯彻和实施,非遗文化保护教育进校园就一定能够做好,全民的非遗文化保护意识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国的非遗文化保护亦会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二)
“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班级活动方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非遗进校园”班级活动方案

一、“非遗”校园之指导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

围绕“非遗文化充满校园”的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目的,以组织建设为抓手,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按照学校德育处要求,对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培养我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帮助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创建“教师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优质学校。

二、“非遗”校园之活动目标

用两年的时间在班级内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非遗”校园之班级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

在学校的大环境下制定了“学会做人,自强不息;学会仁义,宽容豁

达; 学会传承,人格出众。”的班级理念。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位学生温馨的家。

四、“非遗”校园之班级活动策略

策略一:环境营造,建立“非遗”特色班级

每学期开学初按照学校要求改善教室环境,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外墙走廊使用“非遗”插板做底版张贴学生假期万里行小报,室内主题墙主要布置两大板块内容:规范部分(学校统一要求部分)和班级特色(品格教育、班级理念、学生剪纸或假期小报作品等),两边侧墙和柱台摆放学生的绘画、剪纸、书法等作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策略二:打造人文班级,营造国学氛围

从本学年开始坚持“四个一”,即每日一读,每日一背,每周一课,每期一赛。每天利用早读或午会时间坚持集体诵读经典国学(要求:一二年级《三字经》、《千字文》;三四年级《弟子规》、《增广贤文》;五六年级《论语》、《大学。中庸》。)每日精选一篇经典让学生进行背诵学习,每周上一节经典赏析课,讲解国学经典,赏析诗词名篇,利用“五一”、“国庆”分别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四个一”并行推进。预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人文素养、人生修养。

策略三:“非遗”活动进课堂

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多样,需做到“四个结

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做好校内宣传,带学生参观学校校园,营造同学们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通过兴趣小组、黑板报、宣传横幅等平台充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意义、目的,激发学生学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大力鼓励我班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非遗”社团课,对已经在社团内的学生尽量培养他们更加浓厚的兴趣,陶冶情操,希望能让其亲身体会到中华民间艺术之精髓,使其尽量发展成为他们的特长。

具体活动安排:1、古筝学习的学生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要求学生能每天坚持练习,成立班级小乐队,推选优秀学生代表班级、学校参加演出。2、瓷胎竹编、剪纸、面塑、花叶画学生力争一学期开展一次作品展,让学生体验丰收的喜悦。3、每逢传统节日时布置学生搜集了解相关节日信息,传统民俗习惯,民间活动,利用班会课在班上进行交流,以此来播种“非遗”精神。4、每期的运动会上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参加传统民间游戏、体育活动:划龙舟、滚铁环、踢毽子等。

策略四:“非遗”基地参观学习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本土文化,感受非遗技艺的奇妙之处,预计开展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走访“非遗”

基地,了解学习至少一至二次,让孩子们更多的接触“非遗”文化。可在家校活动时组织学生去这些地方:1、历史文化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中心、成都金沙遗址、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水井坊博物馆。2、生态环保:成都植物园、白鹭溪湿地公园、海昌极地海洋世界、西江月农业生态园4、科技创新:四川科技馆5、艺术:成都画院书画博物馆。其中白鹭溪湿地公园、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本班学生已经去过,在参观走访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增长了知识,学生们更加热爱生活。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我们还将继续开展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一、指导思想

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按照市区文件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二、活动目标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潘洪刚(校长)

副组长:徐玉玲(校长助理兼德育主任)

成 员:井春燕(教务主任)

纪秀振(总务主任)

刘学良(二年级班主任)

张立峰(三年级班主任)

孟兆亮(四年级班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德育处,由井春燕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职责分工

1、德育处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

2、德育处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市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市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务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

五、活动安排

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 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爱、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

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组织实施阶段

设立专门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活动。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国庆节手抄报、老人节、教师节、感恩节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认真做好总结,举办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果展,评选和表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打造学校特色成果,报送成果参加上级评比。

六、活动要求

各处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中心校高孟教学点

2014、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四)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内容摘要】文章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依据,列举了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成功例证,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障碍与困难及建议对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校园 理论依据 实践例证 障碍困难 思路健议
  早在2003年,我国便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展开,一批又一批“非遗”项目得到抢救保护与传承。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创新成效。笔者认为,让“非遗”走进校园,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条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主要依靠口传身授而得以生存与传承,通过人的传承活动得以保护和发展。我们应坚持以传承人为核心的理念,不断发现和保护传承者,尤其注重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与传承群体,从而使“非遗”传承链得到良好的恢复与持续性发展。
  在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续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与珍贵的民族文化创造。新形势下,应当重新审视和正确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观,对存续于“非遗”中的民族精神传承与文化符号传达赋予新的科学认知。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历史教育、信仰培养、道德渗入、文化认知、技艺传递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播民族基因、培育一代新人的文化效力,从而增强使命感与主动性、积极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让“非遗”在广大校园中得到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实践验证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全国不少地区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笔者调查发现,山东省临朐县文教共同探讨,大胆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成功例证。
  临朐县历史悠久,文脉昌盛。境内沂山风光旖旎,灵气所钟。自黄帝始先后有16位帝王登封过沂山,留有历代帝王重臣、贤达名士诗词碑碣300余幢。流传下沂山祭仪、沂山庙会、沂山传说等诸多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文化与教育部门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和观摩沂山祭仪文化活动,游览沂山历史遗迹,倾听沂山民间传说,增进了青少年地域历史文化知识,引发了其爱家乡、爱祖国、爱历史文化的热情,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临朐历代文化名人辈出,著作颇丰,不少优秀文化创作在民间代代口头流传。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挖掘整理了《昌国��》《庄农日用杂字》《蚕丝韵言》等民间传说专集,以作为课外读物提供给当地中小学校,被中小学生广泛传阅。很多学校还将其引入课堂讲说,引发了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了学生对民风民俗民生与民间历史文化的认知。
  “周姑子戏”是临朐县独有的传统剧种,曾在当地民间产生过广泛影响。“临朐周姑戏”被审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当地文化部门积极挖掘整理与推介,组织老艺人进校讲教,示范演唱,组织学生开展“周姑戏演唱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戏曲音乐知识,传承了特色地方传统剧种。又如“太乙拳”“抵功拳”是流传数百年的中华传统武术,经文化部门推介,一些学校将其引入校园体育项目,再如“手绘年画”是临朐民间传统美术的特有产物。县二小等学校将其纳入美术教育课目,采用请老艺人授课、举办年画作品展览等方法,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手绘年画青少年传承人。
  临朐县文化与教育部门还不断联手开展民间游戏、民间谚语、民间技艺、民谣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受到学校、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与赞赏。社会普遍反映:“非遗”走进校园丰富了学生知识,推进了历史认同,传播了优秀传统价值观,对于培养历史文化传承新人及丰富校园文化均具有很好的教益与作用。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堪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和有效途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障碍与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仍面临一些障碍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一些教育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作用意义认识不足,尤其在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机制作用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纳入应试课题,更未编入教育计划,因而无章可循,无的放矢。不少校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元素、内容及保护价值认识不清,导致责任感、主动性普遍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处于缺少计划、缺少组织、缺少机制、缺少管理的松散萎靡状态,号召力保障力明显不足。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内容资料的选择确认整理滞后,“非遗”教材及读物普遍缺失。第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存在重挖掘、轻保护重申报、轻传承;重文化部门单方面保护、轻与社会组织联合保护的弊端,与教育机构及校园尚未形成共识与合力。第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限于兴趣、形式、课余,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掌握不准、元素失真,未达到真正意义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各机构尤其教育系统应当广泛宣传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文化教育工程,是政府及教育文化部门的共同使命。增强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自觉性,为“非遗”走进校园搭建平台,铺平道路,结出硕果。
  (二)各级教育机构与校园应主动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能部门,选择项目,认定内容,编辑教材读物,出台计划措施,创新科学方法,让“非遗”进校园开展的灵活多样,扎实有效。
  (三)各级文化部门应积极与校园合作,积极提供相关资料及文化服务,努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深入开展,努力发挥其保护传承作用,积极培养“非遗”保护传承新人。
  (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庭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关心配合“非遗”走进校园活动,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合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临朐县文化馆
  (责任编辑:高薪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五)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必要性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们的瑰宝,我国的民族艺术更是其中靓丽的珍珠。本文试图从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入手,探讨非物质文化产传承的现状和遇到的困境以及有效的突破方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艺术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人类心声的最高表达。它由精神升华,从思考中提炼,是哺育人类生命内涵的生长剂。洛阳地区的河洛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核心,中国的艺术创造从这里开始。洛阳作为九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千百年来生长在这里的人们创造出了宝贵的艺术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近年来一直回响在我们的耳边,什么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民族和全人类的瑰宝,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时代的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都面临的严峻的形势。其中的民族艺术更是如此,虽然像唐三彩烧制技艺、洛宁剪纸、洛阳青铜器、洛阳宫灯、石刻艺术、澄泥砚等等艺术技艺已经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洛阳市政府也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很多的保护工作。但是目前的保护工作还仅仅停留在维持,甚至说是抢救。“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要从娃娃抓起。”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文化部将积极与教育部门协调,出台文件,着力推进这项工作。”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不足,很多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停留在表面,缺乏足够的政策性支持。在学校学生和老师受升学压力的影响,难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更多的关注。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普及和传播推广,特别是让我们的新一代学生能够了解、欣赏、喜欢甚至乐于从事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民族艺术的实际价值。如何发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性,吸引更多人关注?有传承人表示,需要从娃娃做起,如果能进入课堂则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因此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组织相关教育专家以及有经验的一线教师,开始编著洛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教材,希望能通过教材的推动,使洛阳地区中小学生能够认识洛阳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美术与音乐等形形色色的艺术形式。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注重把握教材的规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兼顾。在材料的搜集过程,每一位编写者都不止一次的去到传承人的家中或者工作室还有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唐三彩陶艺博物馆、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等地搜集素材,深入了解这门艺术的历史发展、制作过程、文化内涵,并拍摄大量照片,留下珍贵的文字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有两种:一是记忆,融入历史课程,用现代手段记录下来;二是传承,鼓励传承,让文化遗产活态延续。
  近年来的现状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似乎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申遗”成为了风潮,然而,在形形色色的“申遗”动机中,只有一部分是抱着保护的态度,多数只是看到了申遗成功之后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地方知名度的提升,走上了歧途。
  非物质文化传承如何走出困境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仍然面临很多困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瑰宝,相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虽然短期内很难见到经济效率,但是应该看到其中的文化价值,识千金难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政府应该对从事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宣传、教育的单位或个人加大扶持,让他们获得自信,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进来。
  (2)学校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从中小学应当加大对非物质文化产,特别是民族美术、民族音乐的重视。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比起其他门类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把民族艺术当作一个切人口,让我们的中小学生能够通过这个窗口进入传统文化的世界,最后喜欢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感到骄傲与自傲。此外我们的学习还应该增加对艺术类教师的培养,培养和选拔一批有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的教师去引导学生了解民族艺术。
  (3)非物质文化从事者加强与时代的接轨我们的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我们在向中小学生推广和传播的时候也可以借助现今的技术,例如多媒体等等。再者,在有限的交流中应该选择那些尽量浅显,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内容和方式。通过学习逐渐向我们的学生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
  “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 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通过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增强师生对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洛阳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六)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侗族地区环境的相对闭塞性,使得侗族大歌已近乎原生态的形式传承下来,但是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侗族大歌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如何保护与传承的难题。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启了侗族大歌保护与传承的新篇章。但是,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侗族大歌的传统传承方式
  侗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情感交流、文化传承和民族历史信息的保存,主要靠歌舞文化发挥相关功能。传统文化的传承任务,绝大多数由歌谣来完成,所谓“树有根,水有源,古老事情有歌篇。汉人有书记古典,侗家无文靠歌传。”侗族人有这样一种观念:饭养生,歌养心。在侗族人眼里,唱歌不是为了娱乐,也不是卖钱盈利的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把唱歌和吃饭一样看成是天经地义,须臾不可离开的事物,唱歌是养心的精神食粮。在侗乡,年长的教歌,年轻的唱歌,年幼的学歌,由此形成了侗族大歌独特的传承方式。
  (一)亲子传承
  在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中,最基本的就是家庭中的传承。一方面,家长唱歌在潜移默化中会给孩子带去音乐上的启蒙,另一方面,家长也会有意识地教孩子唱歌,逐渐培养孩子的演唱才华。这既增加了孩子对侗歌的兴趣,又为孩子日后深入学习侗歌奠定了基础。
  (二)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是侗族大歌传承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在侗族大歌的流行地区,每个村寨都有稳定的歌队,因而每一个村寨都相当于一所“音乐学校”,这些“音乐学校”均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民间歌队组成,并由有相当造诣的歌师进行指导。因此歌队是基石,歌师是功臣。
  1.歌队――侗族大歌传承的基石
  歌队是进行侗歌传承的主要组织形式,遵循同寨组合、同性组合和同龄组合三个基本原则。同寨组合是指它的地域特征,同寨是以他们的鼓楼为标志的,每一个小寨都有一个以鼓楼为象征符号的认同标志,整个村子里的村民也就围绕着这个鼓楼形成了自己的群体,组成各自的歌队。同性组合的性别特征,即以性别为特征分为男歌队和女歌队,不存在男女混合的歌队。同龄组合的特征是指总体上来看每一个歌队的成员都体现了年龄相同或相近的特征。
  学习侗歌是伴随着歌队始终的活动内容,在幼儿期,女性歌队是通过听母亲唱歌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儿童期,男性歌队开始组建,女性歌队也还是进入独立学习阶段,这一时期是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地学习侗歌的重要阶段。有常任的老师和专门的场所,以及相应阶段的专门的教学内容。进入少年以后,男女歌队之间的对个逐渐增加,到了青年期,这种对唱进入了高潮。
  由此可见,歌队一经组合后,从儿童、少年至青年,歌队组织是稳定的,随着年龄、学识和经验的增长,一代替换一代,永不中断。
  2.歌师――侗族大歌传承的功臣
  在以村寨为单位的民间“音乐学校”里,没有特定的领导机构,只有不受任何人领导的、自愿尽义务的“桑嘎”,汉语译作歌师。在侗族民间,歌师算是有学问的人,没有高下贵贱之分,普遍受到乡人的尊重。歌师在侗族大歌的传承上有一些重要的规律:“同村相传”、“同性相传”、“聚众教歌”、“随班赛歌”和“无偿传歌”。
  歌师对侗族大歌及与歌缠绕的侗族生活及地方文化有着深刻的依恋和情感,是使他们自觉担负起了传歌不赘的责任,成为族群文化的“记忆”和“传承”甚至“创造”者,将唱歌本身以及依附在唱歌、歌俗中的活泼的生活方式代际相传。
  (三)自然传承
  自然传承是指侗族人民在参与民间音乐的实践活动中,在唱、奏、赏同步的情况下,上辈将传统的民间音乐自然的传递给下一代的方式。自然传承与风俗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在风俗活动中,侗族大歌会得到不同形式的展示,为侗族大歌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场所。
  以“吃相思”为例。“吃相思”是侗族的一个重要节日,它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以村寨或族姓为单位的循环往返的集体性交往,时间多安排在农闲的秋后至来年的春忙之前。侗族大歌在“吃相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拦路迎客”是“吃相思”的第一项重大活动,在这一种迎客礼仪中,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双方歌队多声部民歌的诙谐风趣的对唱。“吃相思”的第二项重大活动是“祭萨多耶”,在这项活动中,主寨歌师会领唱三支再交由客寨歌师领唱三支,如是循环转接,直至活动结束。这种往复交替的领唱,看似彼此客气,其实也是相互比试歌才。鼓楼对唱是“吃相思”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主要歌种都在这一活动中演唱。炉旁叙歌的活动内容及形式有两种,一是主客两寨自由结伴的青年男女围着火炉群体性对唱“琵琶歌”、“牛腿琴歌”,相互倾吐爱慕之情;二是主客两寨的男女老少随意性地围着火炉听老歌师唱“嘎锦”、“嘎节卜”,听众在其多声部民歌的叙唱中接受传统教育。依依送别是“吃相思”的最后一项活动,主客双方群聚寨中广场,歌队相互表演从对方那新学来的“嘎老”、“嘎所”等歌曲。可见,“吃相思”这一集体性民俗活动是其多声部民间歌曲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充分展示其艺术风韵的载体。在这一活动中,侗族大歌得到了实践与发展。
  二、侗族大歌传承中的困境
  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侗族地区由于其具有的封闭性,使得侗族大歌能够以一种近乎原生态的形式传承下来。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侗族大歌正面临着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其传承陷入了困境。
  (一)侗族大歌的传承后继无人
  1.市场经济的冲击
  随着侗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侗人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他们开始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大批年轻人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这必然会导致侗族大歌亲子传承的减少。与此同时,年轻人的大量外出,也使得歌班的人数迅速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歌班面临着解散的危险,这无疑给侗族大歌的传承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2.现代教育的冲击
  在重视教育的现代社会,侗族人民也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进学校。在学校,老师只注重功课,而不教唱侗歌。而为了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学习的时间必然挤占了唱侗歌的时间,有不少人甚至退出了歌班。
  (二)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侗族大歌的生存与发展,有其特定的生态环境。而作为侗族大歌传承的重要方式――自然传承,更是离不开侗区传统的生态环境。正如前文中提到的,自然传承与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然而,在当代社会,侗区传统的风俗习惯正在慢慢的减少。龚荆忆在《高增侗歌传承的文化变迁》一文中指出,近十年,高增的风俗活动逐年减少,而且每次活动的规模小、参加人数少,村里参加歌俗的人已从百分十九十五降到了百分之六十。2000年正月,高增上寨只与银良村举行了仅有的一次“吃相思”。踩歌堂作为高增最古老的习俗,1991年举办之后就消失了。可见,侗族大歌正在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三、如何保护与传承侗族大歌
  2009年,侗族大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契机。但是,如何才能让侗族大歌完好地传承下去,需要不断的探索。在此,提出一些侗族大歌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一)唤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
  在侗乡,“饭养身,歌养心”曾经是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也是为侗人所普遍接受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侗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进行歌唱实践活动。但是到了现代,这种自觉却在逐渐消退。实际上,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民族艺术形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侗族大歌・琵琶歌》一书中写道:“历史上,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的民族历史、社会知识、生产斗争、男女社交、伦理道德、风土民情、生活经验等都是靠歌来记录、靠歌来传承的。”“唱歌不仅是劳动生活的调剂,更重要的是教育培养下一代人的手段,也是青年人学习生活,体验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赋予歌唱以超音乐本体功能的文化式样,用法国人当德尔对侗族大歌评价的话说:“这是一个长期没有文字的民族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一种补偿。”
  因此,要认识到侗族大歌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侗族的重要意义,建立起侗人与侗歌之间的情感联系,使侗人自觉承担起保护与传承侗族大歌的艰巨使命。
  (二)丰富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
  1.校园式的大歌传承
  在上文中我们说到,现代教育对侗族大歌的传承造成了冲击,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忽视了侗族大歌的教学。那么我们是否能将侗族大歌引入课堂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已经得到了验证。1984年,榕江县文化馆侗族音乐家普虹先生经过与车民小学校领导的协商后,把侗歌引入了车民小学的音乐课堂。学生们感到非常新鲜,非常喜欢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将大歌引入学校,通过校园式的传承,可以解决现代教育与传统的大歌传承之间的矛盾。因此,要积极推进侗族大歌进校园,让更多孩子学唱侗歌。
  2.舞台式的大歌传承
  大歌舞台表演的出现,有三种原因:一是以谋生赚钱为目的、由侗民自组织的“文艺打工”;二是当地政府以发展经济为目的,开发侗族村寨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而组织的“民俗艺术展示”;三是各级政府文艺单位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目的而组织的“艺术表演”和“歌唱比赛”。虽然过于舞台化不利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但是如果能正确看待与利用大歌的舞台化,那么舞台式的大歌传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
  在大歌的保护与传承中,不仅需要将侗族大歌自身发扬广大,还需要积极地推动侗族大歌走出去,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在侗族大歌“走出去”的过程中,舞台化的传承不得不说是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1986年,9位贵州黎平侗族姑娘在法国金秋艺术节演唱的侗族大歌被法国《解放日报》赞为“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使得侗族大歌为全世界人民所认知。由此可见,舞台式的大歌传承,对于扩大侗歌的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三)扩大传播途径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得以脱离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以一种更便捷、更有效的方式将它散播开去。互联网作为一个迅速普及的沟通平台,如果能将它运用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2011年10月至11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整合腾讯公益及腾讯网、腾讯微博、腾讯游戏、QQ旅游等多方腾讯平台资源,为侗族大歌之乡――黎平县岩洞镇铜关五百地方的村寨民族节日――“十八腊汉腊乜歌会”面向亿万网友进行网络宣传,同时征集200名网友以自助游形式参与现场活动,并以支付活动团费的形式,为村寨筹集本次民族活动举办的经费,号召广大网友以实际行动支持黎平侗乡珍贵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民间传播与传承。通过这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面向新的传承群体,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建设了新的传承平台,凝聚了新的传承动力,探索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中笑、杨方刚《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阳:贵州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2]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页。
  [3]黄大岗《饭养身 歌养心――乐苑奇葩侗族大歌》,载《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12月,第33页。
  [4]张中笑《侗族大歌研究50年(下)》,载《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第3期,第48页。
  [5]李秋玉《从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载《大舞台》2011年第5期,第166页。
  [6]肖静、高艳玲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载《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第74-75页。
  [7]龙跨岩、龙宇晓 《侗族大歌・琵琶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8]《清泉般的侗族大歌》,《金黔在线-贵州日报》2007年7月28日,见http://www.gog.com.cn.
  [9]杨莉、卢芝艳 《侗族大歌的起源、传承及现代发展――以黔东南州小黄村为例》,载《职教论坛》,2009年6月,第89页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71831/

推荐访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