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立足生活抓德育,注重体验促发展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8-19 09:45:5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论文立足生活抓德育,注重体验促发展(一)
立足生活实践 注重观察体验作文论文

立足生活实践 注重观察体验

----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后水小学校 王洪发

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遗憾的是,现在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却十分严重:编造事实;虚情假意;刻意拔高;套话连篇;照抄照搬等等,不一而足。它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影响到他们成长的其他方面。,

究其原因,在于封闭式的作文教学严重挫伤了小学生的写作信心,为使作文教学摆脱种种束缚,走出误区。我认为,应改革作文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习作时空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其有效的途径是使学生立足生活实践,注重观察体验。 作文,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之需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生活,作文教学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必须积极的引导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研究生活等实践活动,捕捉人无我有的新材料, 从而引导学生写客观世界之真实,写主观世界之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作文教学才有出路。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

昼夜不息。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厚的程度,习作的内容就能充分展现个性。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由于缺少写作素材,学生自然也就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了。现在的学生知识经验相对十分有限,很难有创造的灵感。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说过:“要创作,第一需观察”,“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里鲁迅先生深刻的道出了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观察是学习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是写作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它能反映事物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打开人们思维的闸门,给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各地区都蕴含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对于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有着独特的开发潜力。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生活有着取之不尽的习作资源。如果能引导学生去观察、开发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那么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就能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了。【论文立足生活抓德育,注重体验促发展】

要有清甘的水喝,还要从读书中去积蓄,逐步铸就丰富的精神

生活。所以,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从中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提高认识。通过阅读,更可以让学生积累语言,消除“眼前有景吟不得”的表达困惑,因为语言的学习是要经历一个长效积累的过程。指导使学生习作的要旨,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真切的生活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语言的发展统一起来了,学生就能借助文字本色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触流露出来,作文教学才可谓“水到渠成”了。

一、从农村自然风光中开发【论文立足生活抓德育,注重体验促发展】

一个地方的自然风光往往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良好题材。让学生走出家门,融入大自然,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带来的瞬间心灵感受,既可以让学生从风光中了解到家乡的美丽多姿,又能积累写作素材,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农村小学生从小就频繁的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些都能作为第一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后获得,给学生美的熏陶,为他们描绘田园生活提供了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自然美的基础。如此美丽的农村自然风光,必定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而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有真情实感了。

二、从农村民俗风情中开发

农村都流传一些荡人情怀的民俗风情,如婚俗、礼俗等都各不

相同。它们都反映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研究家乡的民俗风情,学生会深感到家乡昔日的风韵和情调,甚至能触摸到先人们遥不可及的生活脉搏。一些民俗的来源,都是有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典故的。纯真的乡情,更为学生增添了想象的羽翼,补充了写作的营养。农村的民风古朴,人们喜欢热闹。集市、夏夜纳凉、聚集谈天„„农村的生活琐事都可以作为作文写作的题材加以开发。邻里纠纷、市井吵闹、邻里亲情、大院清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从农村劳动实践中开发

农村孩子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对劳动是越来越陌生了,缺乏真实的劳动体验。而农村各个时节,都有各种各样的农活,如果能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写出来的文章就能够有血有肉了。如农忙时节或双休日,可以让学生下田参与种田劳动或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此,不失为一条积累素材的绝佳途径。

四、从农村社会变化中开发

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万千变化。农村的经济迅速发展,各类的种植养殖业、个体企业也越来越多,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了。以农村社会变化为依托,进行作文题材的开发,也是可取的。

【论文立足生活抓德育,注重体验促发展】

如可以带领他们去 蔬菜种植大户的大棚里,参观各种反季节蔬菜;可以去养殖大户那里看一下成群的牛羊猪等;也可以留意农村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就可以想象我们农村的生活水平,那些出来的文章也就能真实鲜活了。

语文素质教育观大环境下的习作应该是学生在实践中对社会生活的新体验、新发现、新认识。

一、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语文课程标准》注重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在生活中自由观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写动物时,我们带领学生去动物园或养殖基地参观、观察。在参观中,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使学生从外观上熟悉写作对象,获得第一手资料。写植物时,给学生创造广阔的观察空间,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引导他们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变换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而且使他们学会了怎样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和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同时也学会了书本中没有的知识,陶冶了情操。

【论文立足生活抓德育,注重体验促发展】

二、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小学生今天的习作,其实就是综合表现他以前的认识。积累对学生作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论文立足生活抓德育,注重体验促发展(二)
立足生活 关注体验品社论文

立足生活 关注体验

——浅谈农村品社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社会》成为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新型综合课程,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立足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而在农村小学,却因各种原因,新课程理念得不到更好的领会,品德教育得不到有效重视。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丰富情感体验 准确定位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并发展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其最终价值取向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要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研究教材,全面地把握好教学目标,准确定位目标:情感目标应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知识、能力目标要在情感目标的统领下来完成。如五年级下册历史题材《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一课,我这样定位情感目标:通过呈现“南京大屠杀”等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激起学生对同胞的同情,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为整体实现课程目标,我开展了观看历史事件影像、交流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谈感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历史成为活的历史,让历史知识变得丰满、生动,这样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既学习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达成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又如六年级下册《地球,生命的摇篮》一课,属于人文地理题材,这一活动主题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知道地球如同生命的摇篮,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通过对地球上的生命种类、数量,生存状况等问题的思考,将情感目标定位为: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懂得关爱地球,感激地球。在这一情感目标的统领下,我引导学生探究地球如何孕育生命、养育生命,在探究、体验活动中,丰富学生情感,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我们知道儿童品质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情,也只有源于他们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他们深入地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提高其对生活的道德敏感性,引导他们从平日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在教学《地球,生命的摇篮》一课时,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我设计了活动:遥望地球和近赏地球(感受地球外在美)、探究地球孕育生命的慷慨无私(体会内在美),以此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体会到地球是一个值得爱与敬的母亲,不由自主地用行动去赞美地球,表达爱与感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如果不关注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只强调自己所要的目标,那这样的道德教育将失去它真正的效果。因此,在农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只有教师真正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正确理解好教材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将情感目标贯穿始终,才能有效地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

二、关注生活经验 创设体验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它的价值在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因此,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他们独特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创设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内心体验,从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课程培养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儿童,他们是参与道德情感的体验者,教师要依据课程的这些特点和学生生活需要,结合活动目标,采取讲故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去设计好教学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我的家乡变了样》一课时,我立足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先询问、了解自己的家里有哪些变化,指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观察、发现,通过探究自己的小家发生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放开眼界去观察自己家乡的变化,指导学生亲自到街道,饭店、超市、学校、图书馆等场

所去看一看、找一找。通过找变化,谈感想,找原因、出点子等形式多样的探究、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发现、用心感受家乡的变化,以此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新课程理念下,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放低姿态,倾听他们的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情感体验,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让学生的个体自由开放,心灵体验尽情放飞。陶行之老师曾说:“我们要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用的书……”也就是说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只有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本着品德教育的课程价值观去创设有效的体验活动,学生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才能让农村《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留心身边资源 有效整合内容

在新课改中,《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注重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从教科书扩展到了所有对儿童有意义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就要求教师打破过去师生围着教材转的理论教学,转而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比如《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也应该是生活化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历史资源,为教学生活化服务。在设计五年级下册《圆明园的诉说》一课的教学活动时,为了让学生对圆明园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了解,也为了和现在荒凉的圆明园形成对比,激起学生对列强的憎恨,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我补充了教材内容,从学生熟悉的西湖美景,庐山风光等景点的欣赏入手,增加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圆明园宝物的去向以及四次侵华战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把学生由现实转到历史,通过挖掘学生身边资源,有效整合了教材内容,为学生的情感释放提供了空间。

受条件限制,农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范围较小,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挖掘当地农村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有效整合和充实教学内容。如三年级下册《行行出状元》一课,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跳出教材的提示,留意身边活生生的状元(养猪状元、修鞋状元、编织状元等),以些激励学生学习他

们的精神,激起学生对平凡劳动者的尊敬和热爱。

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掘身边一切鲜活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新问题与社会现象,细心地去发现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注意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质疑、探究所生成的问题以及经验、感受等,从中及时吸取与教学目标相符合、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作为预设性教学内容的有机补充。只有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内容资源并进行整合提升,才能让农村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地进行。

四、安排课下任务 更好拓展空间

《品德与社会》是融品德教育和社会基础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教学要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从生活出发必须再回到生活中去,从而改善儿童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深化,这就要求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进行课后实践,去体验现实生活,帮助他们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统一。

作为农村的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将教学空间尽可能地向社会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课堂上40分钟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品德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的所得去实践、去深入体验,才能在开放的社会大课堂中得到更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整体体验,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提高农村《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学《我们的爱心行动》一课,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分组设计爱心行动方案,制定爱心行动计划后,要实施爱心行动,就要引导学生在课下,真真切切地走进生活中,去发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是一句问候、一把搀扶、一次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从而帮助学生在助人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内化、升华道德情感。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人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就要有“对象”意识和“全人”概念。在设计教学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心、责任心和个性品质的人。只有教师将品德教育与学生【论文立足生活抓德育,注重体验促发展】

的生活紧密结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让这门课程成为农村学生真正受益的课程。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教育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作为新一门的综合课程,要在农村扎根,开花,结果,就一定需要每一位教师立足学生生活,正确理解教材、准确定位目标、精心设计体验活动,在整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的理念下,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形成认识,内化道德。这样才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真正提高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品生品社课程标准》

2、《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科研杂志》

3、《浅谈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现状及其对策》唐志勇

4、《小学品德教学拓新》

5、《高效课堂策略》

论文立足生活抓德育,注重体验促发展(三)
抓好德育工作 促进全面发展论文

抓好德育工作 促进全面发展

抓好德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需要。我校在抓好教学的同时,把德育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具体做法是:

一、抓好思品课教学,促进德育发展

思品课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课程,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学校狠抓思品课教学,重视思品课教师的挑选。为上好思品课,学校成立思品教研组,教研组长由一名副校长亲自担任。教研组组织思品课教师认真学习《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要求思品教师熟悉所有年级思品教材,每期定出教学计划、活动细则,活动课要有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教研组还组织听课活动,要求每个思品教师每周上一节示范课。为了使思品课教学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学校还建立了思品教育网站。定购了《小学思品教学》、《思品研究》、《河南教育》、《小学思品教师》等报刊杂志,为思品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优化教学环境,陶冶学生情操,我校在大门两侧设施了六个大花坛,花坛四季常青,鸟语花香,被“满天星”花植成的“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八个大字鲜艳夺目;教学楼前方一排青松傲然挺拔;走廊里、图书阅览室、实验室悬挂着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名人肖像,名人名言;教学楼两侧、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43889/

推荐访问:立足本职促发展 德育论文大学生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