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集体失语

来源:素材库 时间:2016-08-23 09:19:1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素材库】

课堂教学集体失语(一)
语文课堂学生集体失语谁之过

语文课堂学生集体失语谁之过

我常思考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肯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呢?

前不久听了一堂名师借班上的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讨论、回答争先恐后,精彩迭现,听课老师无不微笑默叹。那个班级的原语文老师事后感叹道:“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学生,我的班级,我上课的时候他们历来是低着头一声不吭的。”这位老师的感叹无形中道出了学生集体失语,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填鸭式”“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已受到广大教师的摒弃,许多教师或多或少地都注重课堂的互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但学生课堂集体失语现象仍屡见不鲜。据笔者观察,学生课堂集体失语往往出现在以下几类老师身上。

第一种“任务型”教师,即要求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必须完成自己预设的授课任务。这类教师在上课前严格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上课时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备课流程进行。课上也有对话、讨论,但这类教师往往受任务束缚,不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或者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他们的一句口头禅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到此为止”。然后就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埋头记录收尾。知识成了记录在笔记上的文字,而没有真正进入学生思维的通道。

这类教师一心只考虑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而没有考虑学生

课堂教学集体失语(二)
从小学课堂中观察的课堂失语症

从小学课堂中观察到的课堂失语症

班级:20130211 学号:15 姓名:姚璐

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是教师教课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对此在本次月河小学见习中,我对于学生课堂发言的现象极为关注。作为一个旁听的老师,如果课堂上学生很活跃,自己听得也会很有趣,如果课堂上学生一片死寂只有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即使老师上的课再生动也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我见习的年级是四年级,和我们大学课堂一比,四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还是很活跃的。我拜师求教的年级是一年级,四年级的孩子和一年级的孩子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我明显感觉到了在课堂上一年级孩子比四年级孩子活跃的多。在寝室里和室友聊天也曾听到过她说六年级的孩子比四年级的孩子更加沉默,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其实这已经违背了新课程以学生课堂为主导的准则。由此我回忆了一下我过去的读书生涯,的确,从幼儿班到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一路上来,我们的课堂在一点点沉默,我也慢慢地在课堂上慢慢失去了积极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明明四年级、六年级的孩子都是由一年级的孩子慢慢发展过来的,知识增长的同时为何活跃度下降了?怎么样才能有效地缓解这普遍存在的随年级增加而愈加厉害的课堂沉默现象呢?

专家指出,上述这种现象叫做课堂失语症。课堂失语,即指在小学课堂中,对教师授课涉及到的内容,无论教师提问,还是需要学生质疑,学生都不给予积极响应而保持沉默不语的种现象。课堂失语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它既不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锻炼,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和自我表现能力的发展。

一、原因的提出

课堂失语症是教育过程中出现普遍的现象。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发言积极的学生不断减少,失语学生越来越多。那么为什么孩子们都会想染了瘟疫一下都得了这种叫“课堂失语症”的怪病呢?我把这种随年龄增长失语孩子越来越多现象的原因归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课堂的不公平对待

低年级的孩子还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彼此的差距都不大,没有差距就没有不公平对待,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水平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差距,衡量一个孩子好差的成绩标准也有了分明的层次,这就形成了班级里渐渐分出了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这样类别。而教师,

也会潜移默化地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学生,进而用成绩去分配对每个孩子的关注。这样的结果就是,往往优等生总是被老师赏识、鼓励,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更有信心,更愿意回答。差生虽然因为成绩差而总是被老师盯着、监督着,但这个“差生”称号挂在头上,便也不会愿意或者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给出的问题。而处于中间的中等生,由于教师的目光很大一部分都停留在了赏识优等生、督促差生上面,他们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恰恰中等生又占班级的绝大多数,老师的目光、鼓励少了,他们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也因此被湮没。这种现象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越来越明显,因此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发言积极的学生不断减少,失语学生越来越多。

(二)孩子心理发展特点

根据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归结为两个因素:好奇心和羞耻心。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孩子在课堂上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满足自己求知的欲望,而羞耻心则会使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回答问题更别说提出问题了。

1.好奇心。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好奇心促使孩子产生渴望的心理去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可以说,儿童最初的知识和技能大部分都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而获得并积累起来的。可惜的是,孩子的好奇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丧失。因而,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任何事物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都是未知的,他们渴望去知道,对新鲜事物总是格外关注,这个时候教师营造种种有趣的情景,很容易得到孩子的热烈反响。所以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在低年级课堂上,每次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总会有很多只小手等在下面,甚至老师提出的问题还不够,孩子们自己也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的孩子思维既活跃又跳跃。当年龄增大,低年级的孩子成为了高年级的孩子,他们已经习惯了固有的学习模式、上课方式,很多时候上课对他们来说只是听老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自己只需要听、记,没有什么想提问的了

2.羞耻心。

心理学指出,所谓的羞耻感就是害怕被社会规范鄙视和批判所产生的焦虑感。孩子们随着成长发展,不仅身体会长,心理也会发生变化,慢慢地,孩子们会懂得羞耻心,并且越来越强烈。害怕出错、害怕被同学嘲笑、害怕老师批评,都是孩子羞耻心的表现。这种羞耻心在成绩不好、自卑的孩子身上更加明显。低年级的孩子还保持着天真活泼的性格,他们大胆、无谓、纯真、无邪,不懂得对

错,想说就说,在课堂这样一个大集体中,孩子们渴望展现自己,渴望告诉老师自己知道,即使是错了,他们也会很快忘却。而年龄增长,孩子的心理在悄悄发生改变,身边的人、事、物、环境教会了他们自卑、羞耻、害怕错误。 所以在课堂中,在这样的心理压力驱使下,孩子们的口闭得更紧了。

【课堂教学集体失语】

(三)课堂气氛的变化

低年级孩子的课堂上课气氛轻松,内容简单基础,课堂中总是花样百出,生动有趣。老师们总是会变着法儿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低年级孩子的课堂是游戏的课堂,往往很多东西都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或者和别的同学合作讨论,形式也是丰富多彩。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更喜欢参与,积极性高了、有兴趣了,自然课堂也就活跃起来了。而且,孩子是一个出色的“捧场王”,有孩子的地方就有热闹,课堂也不例外。然而,到了高年级,孩子变成了“小大人”,不那么喜欢“捧场”、参与了,课堂也渐渐脱离了游戏的模式,进入了理论学习的模式。课堂不那么有趣了,孩子也是会随大流的,渐渐地,大家也都沉默了。

(四)课程特点

从纵向观察小学的课程,我们可以发现:孩子要学习的东西增多了,玩的东西减少了;理论的枯燥的东西增多了,实际的有趣的东西减少了;抽象内容增多了,形象内容减少了。总而言之,课程变难了。研究指出,人们总是趋向于回答简单易懂的东西,对于有难度需要理解思考的东西总是会抱着避开的态度。孩子也不例外。

同时,从我观察中发现,语文课堂活跃度远不及数学课堂活跃度。年级越大两者的差距也越大。结合多年来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小学课堂中观察到的,原因有

三。其一,数学是理性的,数学课堂上的问题往往都是让学生计算、列式,让学生们在一个个已经规定好的算式中寻找答案,这些是公式化的、有模式可以套的。 而语文是感性的,语文课堂上的问题往往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感悟、思考,有时候想法越天马行空、越有感情越好,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们的想象力一点点被束缚,孩子们的感情也渐渐被藏在心里,不愿意轻易和外人交流。 所以当语文老师问孩子你们是怎么想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时,孩子的回答就是一言不发。其二,数学的答案是唯一的,1+1必然等于2,是客观事实决定好了的,没有第二个答案,孩子们可以肯定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答案并且是正确的。而语文的答案很多时候都是开放的,是有人主观意识决定的,学生们不肯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老师不能将学生们的所有想

法都客观对待,故久而久之,语文课尤其是作文课让孩子们生畏。

二、对策的落实

针对上述原因我把它们归结为一句话:孩子们不愿意讲、不会讲、不敢讲,就会引起课堂失语症。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对这种极为普遍的现象采取措施呢?下面我归纳了几点措施:【课堂教学集体失语】

(一)教师一视同仁,使学生有话可说

教师在课堂中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配给每个孩子的关注和爱都是均分的,没有特别偏向谁,也不刻意忽略谁。即使面对那么多孩子,教师平均到每个孩子身上的关注和爱不会很多,但是这样平均的关注和爱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更有利。在学校里,教师就是孩子的第二个父母,学生都听老师的话,自然每个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能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都生活在集体中,如果看到老师对别人很关注而忽略了自己,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伤害,次数多了,甚至会对老师出现抵触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下,出现优等生、差生、中等生这种等级分化是必然的现象,但一个教师,不应该被这种等级所牵绊,仅仅以成绩去衡量学生。在课堂发言上,对于优等生,教师应该支持他们继续保持现状,适当地和他们互动;对于中等生,教师应该多花点时间,多花点精力去关注他们,给每一个孩子一个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对于差等生,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引导他们,正确的回答给予表扬,错误的回答及时纠正。

【课堂教学集体失语】

(二)教师提高课堂质量,使课堂活起来【课堂教学集体失语】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课堂的丰富多彩是必须的,但到了高年级课堂,教师也不应该懈怠,不能带主观的色彩地认为孩子年纪大了,是该正正经经地灌输知识了,就不需要课堂趣味了。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在减少,但并非不存在,教师应该抓住孩子的兴趣特点,抓住孩子的好奇所在,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运用多种不同的教课方式,借鉴新颖的教课手段,抓住孩子在课堂中的兴趣,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而不是一上课就感到无聊、乏味。

(三)呵护童心,使学生有话敢说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程门立雪》时那份对学生源自呵护的宽容让人印象深刻"贾老师让学生用“尊”字组词,一个学生说:“尊,遵守的尊。”其他学生哄堂大笑,可是贾老师神情自若,微笑着说:“他并没有错,他还没有把话说

完呢!”他望着那个学生:“是遵守的遵,去掉„„”那个学生顿悟:“遵守的遵,去掉走之底,就是尊敬的尊。”这时贾老师风趣地对嘲笑的学生说:“你们刚才笑得太早啦!”

随着年龄的增长,羞耻心驱逐着孩子不敢开口回答问题,害怕回答错误会被同学笑话,被老师批评,这样的心里一旦存在,便会越演越烈。然而,有了错误,学生在“出错”和“改错”过程中才能成长,课堂就是在不断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和奏效的。此时,教师应该注意呵护孩子们的童心,像贾老师一样,不但运用巧妙的办法让那个除了错的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还保护了孩子的自尊,激发孩子自信和热情。我们在课堂上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用智慧的眼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呵护激励,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怕出错,敢于发言。这样养成了习惯,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失语”问题。

以上便是我在小学见习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并进行个人观点阐述。

课堂教学集体失语(三)
《咬文嚼字》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05年4月12日

地点:北师大天津附中高一13班

师:刚才和几个同学聊天时提到了朱光潜,我很吃惊,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这么一位美学大师。(有生笑)你笑什么呢?

生1:笑他们孤陋寡闻。

师:这么说„„好,请你给他们上一课。

生1:朱光潜是一位美学大师,《谈美书简》是他的代表作。

师:你读过《谈美书简》吗?

生1:没有。我这本《三国演义》后面说这是高中生应该读的一本书。(生笑)

师:不要笑,他那本《三国演义》是高中生必读书系列中的一本。你能主动读课外书是很好的习惯,而且还能注意到封底的书目,大家应该向他学习。《谈美书简》将作为同学们的暑假阅读书。还有谁了解这位美学大师的更多情况?

生2:好像您曾给我们说过他的一句名言,是什么“出世”和“入世”的。

师:“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2:应该是淡泊名利,认真做事吧。

师:你说得不错。朱先生的这句话也应该成为当今世人的处世准则。物欲膨胀,功利至上,很多人的心浮躁了,缺少踏踏实实做事的精神。朱先生是一位美学大师,一生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读他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严谨认真。请大家查字典,解释“咬文嚼字”。

生3: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师:这不是个好词儿,贬义。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快速读课文,看一看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划出相关内容。 (生读7分钟)

师:哪个同学来?

生4: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师: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种„„态度,什么样的态度?你来。

生5:(翻书)“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生:谨严)是“谨严”。

师: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在朱先生看来,“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咀嚼揣摩呢?

生6:炼字。

师:具体说说。

生6:他举了郭沫若修改台词的例子。

师:怎么改的?

生6:“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师: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大家读一读,比较比较。

(生读)

生7:好像改后的句子更痛快。

师:感情更强烈。其实这是句式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比如,假如有个同学就是你自己吧惹父亲生气了,你父亲要赶你出去,他是怎么说的?

生8:什么也不说。(生笑)

生9:滚出去!

生2:一边去,别让我看见你。

师: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层次,他们的语言是不同的。只要注意观察,细细推敲,就一定能找到最恰当需准确的语言。哦,朱先生也举了“推敲”的例子,谁能谈谈你读了朱先生的“推敲”后的感受?

生10:原先一直以为用“敲”比“推”好,现在知道了用“推”也可以。

师:关键要看当时的情境。大家再把这段文字“推敲”一下,说说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些?(投影《题李凝幽居》)

(生看书,读诗约3分钟)

生1:这首诗我不太懂。应该是贾岛去拜访李凝,怎么多了个和尚。是不是李凝是和尚?(生笑)

生11:“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我也不明白。

师:读诗需要联想和想象,这也是朱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一点。他认为,要想准确运用语言,或者准确理解诗文的内容,必须“善用联想”。看起来大家对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太理解,要“推敲”就不太容易了。高二有两个单元的古诗鉴赏,希望大家能通过学习走进诗歌鉴赏的大门。我今天只想强调一点,读诗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句之间的空白加以填充,使平面的文字立体化。

生2:我有些明白了,贾岛是走动的。

师:对,诗歌中的“我”有时是定点,比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生:一行白鹭上青天。)有时是移动的,如这首诗。说下去!

生2:他去拜访李凝,可李凝不在,他就回来了,并说改天再来。

师:你说得不错。首联是贾岛来的途中所见,颔联是到了李凝家门,颈联是归途中所见,尾联是抒发感慨。

生12:这个“僧”是谁?

师:我理解应该是贾岛自己。贾岛早年因家贫出家为僧,后还俗。贾岛到了李凝家门口,门关着,他就“推”或者“敲”。

生12:没有寺庙?

师:我认为没有。

生12:“推”好还是“敲”好?

师:这要看李凝与贾岛的关系如何了,你到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的宿舍用不着敲门吧?或者“推”而不开才改为“敲”。

生12: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朱光潜对“推敲”的理解是错误的?

师:谈不是错误。也算是一家之言。一千多年人们都认为“敲”比“推”好,而朱先生能不为所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不迷信古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位名人说过,怀疑是创新的开始。这才是关于“炼字”的例子。“咬文嚼字”还包括哪些内容?

生13:李广射虎。

师:准确地说应该是对“李广射虎”这段文字的删改前后的咀嚼。用了什么方法? 生13:比较。

师:谁和谁比较?比较的是什么?

生13:《史记》与《史记辨惑》的比较,比较字数多少。

师:这谈的是文字的简和繁的问题。文字是否精炼,不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应该以能否准

确表现事物特点、准确表情达意为根本。司马迁的文字确实做到了刘勰所说的“字不得减”,王若虚的删改使原文的“味”全没了。古人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两种用笔的方法,什么时候“泼”,什么时候“惜”,大家应该有所启发,以后写作时下笔可要斟酌一番。 师:为了使读者对“咬文嚼字”的阐释具体清晰,朱先生举了三个例子。大家再动动脑子想一想,写作文尤其是写说理文举例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1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347889/

推荐访问:失语者 课堂教学设计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