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措施和机制

来源:策划书 时间:2016-07-26 11:32:5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策划书】

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措施和机制(一)
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实施方案(试行)

黑龙江省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实施方案(试行)

根据《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为深入实施“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有效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黑龙江省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研究生学术交流是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实施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有利于共享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开放的学术环境,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拓展宽广的学术视野,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团队协作精神,促进研究生教育广泛深入交流与合作,加快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高校及其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创新平台为依托,通过教学研讨、学术报告、交流访学等方式,搭建一个专家名师荟萃、学术气氛活跃,具有国际视野、学术理论前沿,形式内容丰富、多元、开放的学术平台,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汲取知识、启迪智慧、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目的。 1

三、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学科领域、科研方向等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深入实施;

2.联合共建,立项实施,加强省内外、国内外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优秀项目的示范作用,构建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

3. 深度融合,创新引领,促进教学、科研相互融合,通过共享研究生学术交流成果,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4.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形成国家、省、学校为一体的纵向学术交流体系,建立健全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长效机制。

三、总体目标

不断拓宽研究生学术交流领域,不断创新研究生学术交流形式,不断整合和有效共享国内外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我省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形成良好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氛围,构建一批开放性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学术交流示范项目,满足全省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需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效促进我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项目内容

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主要通过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国内访学、国外访学、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开展学科创新竞赛活动等项目开展,搭建研究生广泛参与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一)研究生暑期学校

在暑假期间,委托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面向全省及至全国招收在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学员,分不同学科领域,聘请海内外学术造诣高深、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教师,开设基础理论、专题讲座和学术前沿报告,介绍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省教育厅计划每年资助研究生暑期学校项目2-3项,每个项目资助经费10-20万元,不足部分由承办单位筹措补充。暑期学校学习结束时,对考试合格者颁发由黑龙江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研究生暑期学校结业证书,学员所在培养单位可据此记2学分。

(二)博士研究生论坛

论坛主要以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交流、学术问题研讨、专题报告、学术讲座以及科技创新成果与创新文化展示为主要形式,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就本学科领域及其相关领域发展前沿热点和有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论坛活动可聘请由学术造诣深、责任心强、学术道德高尚、处事公平公正的省内外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论文评审、学术咨询和现场点评等工作。

省教育厅计划每年资助博士研究生论坛1-2项,每个项目资助经费8-15万元,不足经费由承办单位筹措补充。论坛承办单位应积极争取、吸纳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每期论坛评选优秀学术论文并予以表彰奖励。支持论坛承办单位以学报专集或论文专集等形式正式出版参会交流的学术论文。

(三)研究生国内访学

研究生国内访学是国内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择优选派研究生到其他高校相关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等进行合作科研、课程学习、或进行学位论文撰写等工作。

派出高校与接收高校之间通过协议形式承认所修学分、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和相关事项等。访学时限一般为6-12个月。研究生国内访学主要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省教育厅计划每年资助国内访学研究生30人左右,资助经费为0.3-0.8万元/人。

(四)研究生国外访学

研究生国外访学旨在瞄准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一流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最先进研究方法与技术,能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高素质研究生。访学形式从低年级学生中选拔一流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进行短期访学,修读一流水平的专业课程,或选派一流研究生到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或学校从事一流的学术研究。

申请人一般为学校全日制在读博士研究生。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科研能力。访学单位必须是国外一流高校或一流学科和一流实验室,且在申请者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省教育厅每年择优资助30名研究生,每人资助人民币2-5万元,不足部分由所在学校补齐。访学期限一般为1个学期。

(五)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以高校导师推荐方式向所在高校提出申请,经省学位办审核通过后,支持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提交的论文被会议组织方正式接收的(以会议正式邀请或书面通知为依据),可申请省教育厅支持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省教育厅计划每年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研究生50人左右,资助金额为1-2万元/人。

(六)研究生学科创新竞赛活动

【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措施和机制】

依托优势学科,以举办创新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延伸研究生的第一课堂学习效果,激发研究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研究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工业设计、桥梁设计、毕业徽章设计、英语技能等竞赛活动。

省教育厅计划每年择优支持3-5项,每项支持2-5万元。

五、申报条件

(一)研究生暑期学校

1. 申请承办单位为省内各博士研究生培养高校,申请承办学科领域须具有省部级及其以上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人文社科基地等,本学科学术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研究生培养管理规范;

2. 申报学科与省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且保证该学科下省内有一定规模的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措施和机制】

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措施和机制(二)
学术部研究生学术交流策划书

内蒙古工业大学

理学院研究生会活动策划

负责部门 学术部

主 席

副主席 XXXX

部 长 XXXXX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理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会策划书

一、策划名称:2015级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二、时间:2016年3月20号

三、地点:理学院报告厅

四、活动背景

(一)活动主题:学术无止境

(二)参与对象:理学院2015级全体研究生 其他高校研究生

(三)组织部门:理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

(四)活动目的:1、为准备发表论文、或已有半成品,亦或有相对成

形的研究计划的研究生传授经验,增强其在各类学

术会议上的论文交流能力——研究生论文的书写

2、本次学术交流活动,聚集了呼和浩特市许多高校

的优秀研究生,通过本次活动,为所有参与者提供

一个平台,帮助各校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提升科

研能力。同时使我院研究生更好的端正自己的学术

态度,有利于更好的营造学院搞学术的全新氛围,

提高我院研究生的质量,切实提升专业科研能力。

五、邀请嘉宾

老师嘉宾:内工大理学院学院硕/博士生导师:×××教授和×××教授

学生嘉宾: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或发表过重要核心期刊的优秀 师兄师姐们

六、活动准备

(1)学术部负责做出宣传海报的电子档样图,主要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特邀嘉宾交流的内容、活动时间地点。并与宣传部取得联系,由宣传部完成海报的最终制作与活动的宣传工作。

(2)将活动内容制作成宣传册,提前发放给同学们,加强宣传效果。

(3)准备与活动相关的3份抽奖小礼物,增强活动现场的互动。 完成时间:3月10日

(4)确定主持人,主持人需要熟悉会议的流程且了解嘉宾的个人信息,便于增强会议的互动性、连贯性,提高会议质量。

完成时间:3月15日

(5)摄影由宣传部人员负责,拍摄要求涵盖会议的始末、角度灵活有个性,以便后期材料的整理与制作。

完成时间:活动当日

【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措施和机制】

七、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多媒体使用,保证多媒体正常使用,应设置专门负责人员,并有备

用紧急方案。【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措施和机制】

2、开场前选择合适的音乐播放,现场摄像,拍照都应有专门人员负责;

3、须有专人负责维持会场秩序,不干扰主讲人的正常讲解。

4、保持会场卫生,联合生活部等部门,搞好会场的卫生工作。

5、合理引导同学的中途退场情况,不干扰主讲人和听众。

6、整理好相关的设备。

(细节负责人待定)

八、会议流程:

1、大会开始前半小时由两名同学负责会场的布置和嘉宾的签到工作。另外一名同学登记参加交流会的观众名单,并发放宣传册,名单用于抽奖环节。

2、会场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介绍与会嘉宾,说明会议性质与目的。

3、主持人邀请嘉宾一一分享自己的经验,期间主持人需要对每一位嘉宾的演讲作简要的总结并介绍下一个嘉宾。

互动环节:

4、由嘉宾答疑同学们提出的有代表性5—6个问题,期间主持人负责指定提问者。

5、由嘉宾抽取幸运号码,并把奖品颁给同学。

6、主持人对大会作总结并对同学们提出希望和鼓舞,致结束语,感谢嘉宾,会议结束。

九、活动总结:

1、一名同学负责整理并上交活动的文字材料。

2、另一名同学负责联系宣传部,获取图片材料。

3、召开“学术交流会”的总结会议,对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整改的意见或建议。【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措施和机制】

4、将其成果总结梳理、汇编成册,广泛推广。

十、经费预算

1、宣传费用:横幅宣传200元(如果由班干部负责通知本班同学应该

可以不在外面拉横幅),同时利用理学院大厅的电子屏

幕宣传;

2、会场布置费用:①桌布:6米(院里应该有可以去借用)

②矿泉水:农夫山泉一提24元

③果盘:香蕉3元/斤×8斤=24元;

橘子4/斤×4斤=16元;

瓜子4元/斤×4斤=16元.

3、给师兄师姐准备礼物:笔记本(可商议)10元/本×10=100元 现场互动环节小礼品:中性笔1元/支×20=20元

4、资料打印及其他费用50元;

合计:300元

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措施和机制(三)
研究生学术经验交流会

研究生学术经验交流会

策 划 书

一、 活动主题

研究生学术、工作经验交流与分享

二、 活动目的

在这个深秋的十二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在美丽的天府之国,在百年的交大校园,我们开始了我们人生中最重要也可能是最后一段在校求学生涯。步入研究生阶段,我们都不是曾经的那个懵懂少年了。刚刚经历过五彩缤纷的本科阶段以及开始慢慢接触社会的我们已经成长了许多,我们开始更加理性、成熟的看待这个世界和我们即将面对的生活

2014级的新同学们,来到了这样一个人生关键阶段的起跑线时,有激动也有彷徨。激动的是又可以重新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途了,彷徨的是这么重要的一个阶段我能否很好的把握,这也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经过这将近三个月的感受,我们似乎对研究生生活有了一定的概念,但是在研究生阶段要面临的学术研究、创新、深造等一连串的疑问,也就出现与伴随在我们刚刚起步的研究生生活中。

三、 活动对象 四、 活动时间 五、 活动地点 六、 活动准备

1、联系优秀师兄师姐参与本次交流会,告知其此次活动的举办目的,并与

他们协商沟通方便的活动举办时间以及具体的交流会内容。 2、选择主持人。选择对现场把握能力较强的人担任交流会的主持人。 3、联系分会各部部长。将本次活动的举办时间等相关事宜告知各部长,烦

请班长通知部门成员,调动参与积极性。

5、联系组织部宣传人员,配合制定及实施宣传方案、现场跟踪报道。 6、借教室

7、交流会当天PPT准备,礼品,水等的购置(详见后面的活动安排)

七、 宣传方案

宣传海报:

制作活动横幅、海报2张等方式,面向机械工程学院全体2014级研究生新生及成都市机械工程学会研究生分会全体会员宣传此次交流会活动。

八、 活动工作安排

前期筹备具体的工作安排:

12月14日活动当天具体的工作安排如下:

九、 活动流程 十、 注意事项

1、活动当天,学术部工作人员按照事前分工,坚守自己的岗位。

十一、 经费预算

以下预算为单场活动预算

十二、 主办单位:

十三、 承办单位: 十四、 联系方式

活动负责人:

** 电话 ** 电话

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措施和机制(四)
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成效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南京农业大学实施“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五年来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在执行过程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组织机构、协同合作、公平选拔等方面不断健全项目实施机制。选派规模逐步扩大,选派机制日趋完善,有效地推动了公派研究生项目稳步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派研究生;成效分析;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4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未来十年国家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就是立足长远、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创新型研究型国际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我国教学与科研水平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步伐。该项目的实施证明,它也是建立国内外稳定持久的学术交流及沟通服务渠道、填补我国前沿科学领域人才缺口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国家公派留学让年轻学子开拓了国际化视野,改善了研究生学术生态环境,使他们的科研能力、外语交流能力和文化交往能力等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南京农业大学(下称南农大)自2008年参加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以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研究生公派留学工作,积极推动公派留学研究生项目稳步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南农大为例,重点介绍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执行概况、实施经验和实施成效,最后提出可行性建议。该项目在全国农林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选派规模逐步扩大,选派机制日趋完善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经验,为国家进一步做好公派留学工作提供可靠性依据。
  一、项目执行概况
  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是提高研究生质量、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南农大的国际交流工作,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拔尖人才,南农大于2008年以“211工程”院校身份纳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并于2009年11月正式签约,成为全国60所签约院校之一。自项目实施以来,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校将“国家建设公派研究生项目”作为推进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抓手,有力地促进了学校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选派人数看,项目执行5年来,累计录取研究生171人,其中攻读博士学位56人,占录取人数的32.75%;联合培养博士113人,占66.08%;硕士研究生2人。从图1可以看出,派出的研究生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从资助学科看(图2),2008年有50%的研究生来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点),除2010年这一比例(42.86%)略有下降外,2009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53.85%、64.71%和78.57%,这一比例呈明显增长趋势。由此可见,国家重点学科的研究生是国家公派留学申请和派出的主要来源。
  从派出国别看,2008―2012年派出目的国遍及4大洲的18个国家,其中派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荷兰、德国和加拿大的人数稳居前六,达到总派出人数的80.47%。这充分体现了“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的指导原则。从派往洲别来看,北美最多,占总人数的52.07%;欧洲占30.18%;大洋洲占11.24%;亚洲最少,目的国仅日本,占6.51%;南美洲和非洲均无学生前往。这种分布与世界科技发达水平和一流大学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图3)。
  二、项目实施经验
  2012年是南农大执行“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第五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按照项目要求积极选拔、推荐优秀学生,从项目的宣传推广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积极借鉴和学习其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管理的人性化和规范化。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选派工作,从组织机构、协同合作等方面不断健全项目实施机制,积极支持研究生申报国家公派留学项目。
  1.完善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我校于2009年11月成立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任领导小组长,小组成员包括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人事处和学生工作处等相关负责人。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发展目标,负责制订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政策及项目总体协调。该项目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战略措施,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项目的组织实施,确保了项目的高效实施。
  2.多方协同合作,拓展派出渠道。公派研究生项目实行学校、导师、学生三方结合的原则,学校充分发挥现有与国外院校合作项目的资源优势,导师积极推荐,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执行。导师通过科研合作、国际会议等与国外教授取得联系并最终达成联合培养的意向。同时,研究生是对外联系的主体,研究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直接影响该项目的顺利执行。为此学校采取多种途径,将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加大宣传,多方动员,为学生对外联系提供更多的平台。
  3.组织公开答辩,保证公平选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选派办法。我校于2012年起对国家公派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行公开答辩遴选。由副校长沈其荣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来自各学科专业的8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资深教授担任答辩委员。申请人采用英语汇报了出国进修目标和研修计划,同时介绍自己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以及申请学校的概况等。评委从申请人的英文表达能力、学术水平、研修计划方面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此举开创了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办法的历史先河,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大大提升了我校公派留学生的选拔质量。
  三、项目实施成效
  1.开拓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实施,开拓了南农大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国际化视野,促进了相关学院和导师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2.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促进了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发表。公派研究生项目为派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平台,而“三个一流”的基本原则则为高质量地完成海外访学任务提供了保障。通过公派留学项目,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得到了拓展,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高于学校平均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参与过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毕业生中,36位自然科学类博士生在校期间累计发表SCI论文58篇,人均1.61篇,高于全校自然科学类博士生的同期平均水平。
  3.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优秀后备人才。“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实施为南农大乃至全国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储备了优质的人才资源。截至2012年7月,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生中有47人毕业,其中11人留校,16人到其他高校任教。其中两名留校教师已被聘为教授和副教授,充实了本校的师资队伍力量。随着“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规模逐步扩大、涉及对象越来越广泛、选派类别越来越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其留学效益和派出成果将会越来越凸显。
  四、进一步加强工作建议
  1.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由于涉农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数量有限,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最大困扰是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通常情况下,到国外大学去做的研究都是对方导师的在研项目,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必须归对方所有。这样,国内导师就不愿意派遣博士生赴海外学习。然而,从长远看,应该选派最优秀的研究生,可优秀的研究生反而导师不愿意派出。解决办法是派出单位或导师资助配套科研基金,否则,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较难可持续发展。
  2.扩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提升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增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和完善了选派机制,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在全国公开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的要求,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将从以前只面向60所签约院校,改为面向全国各高校和各行业选拔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其中包括试点吸纳在外优秀自费留学生参与竞争选拔。一方面,选派机制调整后,加强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竞争力,导致研究生对项目申请的信心不足,从而倾向于周期短、见效快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习;另一方面,因为导师招收博士研究生数量有限,他们派遣研究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积极性不高,舍不得将好学生派出,这与“三个一流”中派遣“一流学生”发生矛盾。为此,国家留学基金委在保证派遣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项目的派出规模,尤其是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规模,让更多的研究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尹红云,蔡丽.高校公派出国留学现状研究[J].科教文汇,2011,(10):3.
  [2]李玉兰,张云怀.实施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实践与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54.
  [3]2013年国家公派留学选派工作会议[EB/OL].国家留学基金网.http://www.csc.edu.cn.
  作者简介:杨梅,女,南京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季燕,女,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97588/

推荐访问:研究生学术交流经验 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