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视阈

来源:素材库 时间:2016-08-23 09:20:5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素材库】

视域,视阈(一)
视域与视阈

一个在胡塞尔、海德格尔、狄尔泰和其他现象学及解释学哲学家们的著作中被赋予了特殊哲学意义的词。视域是一个人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每个人作为一个历史的存在者都处于某个传统和文化之中,并因此而居于某个视域之中。一个视域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世界。不可能有纯客观的、与人的特殊视域无关的理解。一个文本的意义是在某个领域中被确定的。 要获得对于历史的理解,一个人必须[尽力]得到一个历史的视域,并且通过历史存在者本身和过去传统的视域来进行解释,而不能只通过这个人的当代尺度和偏见来进行解释。一个视域本身总是一个形成的过程。视域现象是解释学循环的基础。它还包含这样的意思,即由于所有的理解都是在一个理智视域的背景下取得的,因此,没有任何理解是完全的或毫无偏差的。视域概念的视觉特性在“观点”(a point of view)这个词那里也有,但后者是个更温和的概念,不管是更好还是更糟,已失去了前者中所包含的某种更深的意思。

视阈 指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视域 通常是指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

【视域,视阈】

二者有本质区别

网上竟然有些学究在争论视域和视阈的区别,力图做到“学术四化”——即“简单问题复杂化、浅显问题高深化、无聊问题严肃化,日常问题学术化”(本人原创),简直无端浪费读者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经本人通过“义理、考据、辞章”等多种视角,结合“训诂”、“阐释学”等多种方法,得出结论:

视域和视阈没有区别。

视域=视阈=视野

旗帜鲜明反对“学术四化”!

视域,视阈(二)
现代化视阈中的

【视域,视阈】

现代化视阈中的“中国模式”

郑丽平

2012-12-27 14:22:15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南昌)2012年07期 内容摘要: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模式”正对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国模式”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紧紧依靠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方面形成的独特经验。从现代化这一视阈看,“中国模式”是一种后发现代化模式、一种新兴发展模式、一种文明模式、一种价值模式。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郑丽平(1976—),女,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化、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视域,视阈】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7-0197-05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国际范围内热炒的一个话题。不同学者所持立场不同、视角不同,因而观点差异较大,肯定赞扬者有之,反对批评者亦有之。本文试从现代化这一视角来解读“中国模式”并旨在说明:“中国模式”既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发展模式,反映着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模式,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中国模式”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模式

“中国模式”,不论把它当作一个既定概念或者一种客观存在,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模式”有其科学的历史定位。它虽然形成于中国,但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只有同时关照“中国模式”的中国语境和世界语境,才能科学认识其时代和历史方位。而要把“中国模式”放在两种语境中考察,必须考虑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看,“中国模式”具有几个鲜明的特性。

第一,从形成过程看,“中国模式”是回应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结果。现代化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现象,各国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这一世界历史现象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就揭示了现代化这一客观历史过程,从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变革两方面作出了经典阐释。从生产力变革的角度,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P35)“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1](P35)而且,资产阶级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P36)。从交往关系变革的角度,他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P540)因此,现代化进程具有世界历史性,各国的现代化都不能脱离世界历史性而独立存在,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历史性的反映。中国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对世界现代化的一种回应。中国现代化一起步,就被纳入世界现代化进程,成为世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模式”是中国现代化在步入20世纪70年代后对世界现代化的一种回应。

第二,从表现形式看,“中国模式”只是世界现代化多种模式中的一种。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过程虽然在总体上有着共同的指向、相似的内涵,但是世界性的现代化毕竟是通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具体实践推进的。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民族传统的不同,走向或实现现代化的方式、道路各异,表现出现代化的不同个性。“模式”一词的使用,就是对现代化个性的典型描述。从15世纪中叶新航路开辟至今,现代化发展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涌现出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如,曾经存在的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以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时期的发展方式为代表的统制经济模式,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指令型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从地域上划分,还有特色浓厚的莱茵模式、日本模式、东亚模式等。在进入21世纪之前,经济学家们通常讨论的主要有四种发展模式,即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和亚洲“四小龙”模式。“中国模式”进入国际视野,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但是,无论哪种发展模式,都为世界现代化增添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同时,每一种发展模式都受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支配。“中国模式”是世界现代化多样性的体现,同时又坚持

和发展了自身特色和优势。

第三,从成熟程度看,“中国模式”是一种尚未完全定型的模式。世界现代化的动态发展深深影响着各国现代化进程。现代化作为世界历史过程,从传统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从封建、孤立、封闭走向现代、多元、开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牵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变革。可以说,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浪潮方兴未艾。已经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仍然面临着本国和世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顽症和难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现代化起步较晚,在走上现代化道路之前就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现代化的阵痛。个别国家遭遇了现代化的逆转。一些国家在走上现代化之路之后,却转而搬用别国的发展模式,结果陷入现代化的困境。可以说,无论是英国、法国等早发现代化国家,还是亚洲、拉美的后发现代化国家,都没有一个国家彻底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彻底解决现代化所遇到的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对现代化的一种批判,不管成立与否,至少看到了仍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世界现代化的一些弊端。也就是说,世界现代化进程一直处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世界整体尚未彻底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世界现代化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也不例外。因此,对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思考必须放在世界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中审视。

二、“中国模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发展模式

【视域,视阈】

要认识和评价“中国模式”,更不能离开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中国模式”仍处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只能算作中国现代化的一种阶段性模式,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视域,视阈】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已经走过了17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现代化经历了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器物现代化”、以戊戌变法为代表的“制度现代化”和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文化现代化”等阶段。1921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开展中国革命,不仅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现代化有了正确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过程。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模式”建立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民族独立是建设现代化的必要前提。要实现民族独立,就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革命是现代化的原动力。马克思正是从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揭示了革命的伟大作用。他指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推翻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领导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现代化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因此,考察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能离开这个前提。

“中国模式”建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基础上。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中国现代化有了根本的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同时,这一时期的探索实践,也提供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为后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借鉴。

“中国模式”形成于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改革开放是现代化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毅然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内,改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其他思想文化桎梏,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外,积极吸取世界其他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吸取一切有利于促进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辛探索,我们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中国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视域,视阈】

总之,我们在认识和评价“中国模式”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不能因为这一模式已经形成而停滞不前,也不能因为这一模式还未成熟而否定这一模式。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以当前中国的现实为中心,着眼于推动实现“中国模式”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中国模式”的现代化解读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取得的伟大成就集中概括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概括,为我们科学理解“中国模式”的内涵,提供了新视角。

在现代化道路层面,“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这条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P97)从现代化这一视角看,这条道路有如下特点:现代化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的立足点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现代化的方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动力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外交上,力主和平发展。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总之,这条道路,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因其以社会主义为方向,关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不同;因其立足国情、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而与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同;因其主张和平发展而与早发现代化国家通过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等大国崛起的传统模式而不同[4]。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现代化理论层面,“中国模式”表现为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之所以说它科学,是因为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是对中国现代化广阔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这个科学理论

视域,视阈(三)
“视域”与“视阈”之辨

  当下很多论文题目都采用从“×ב视域’/‘视阈’下……”的格式,多半是从某一理论视域(视阈)下来分析现实问题。如靳涌韬《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张扬《网络舆论监督视阈下的廉政建设研究》……二词在表示“视野”语义上使用无别,实际上有同有异。本文就“视域”、“视阈”二词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分析其语义异同,以便对其规范使用提出建议。

  一、“域”和“阈”的文字源流考察
  分析“视域”和“视阈”二词,重点放在“域”和“阈”两字上。两字声符相同,■,或又从土,阈,从门或声,都读作yù,只是形符不同,“域”从土,“阈”从门。
  (一)“或”、“国”、“域”
  《说文・戈部》:“■,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或又从土。”段玉裁注:“既从口从一矣,又从土,是后起之俗字。”可见“域”是“或”的后起字。“或”(yù)本是个会意字,“或”的甲骨文写法是■:左边是“戈”,中间的“囗”表示城墙,并有武器守卫。“或”字的本义是“区域”,吴大徵《说文古籀补》:“或,古国字,以戈守囗,象城有外垣”,后来由区域引申为“邦国”的“国”。后世 “或”假借为无定代词, 邦国义分化出在“或”之外再套上个“囗”的形声字“��”(国)。“��”(国),《说文》:“国,邦也。从口,从或。”高鸿缙在《中国字例》说:“国之初字,从囗,一为地区之通象,合之为有疆界之地区之意为通象,故为象形意而属指事符;益之以戈声,故为指示符加声之形声字。周时借用为或然之或,乃加囗(即围字)为意符作国……徐灏曰:‘邦谓之国,封疆之界谓之域,古但以域字为之’是也”。从中看出“国”的本义是“区域”,更早以前写作“或”字。“或”是古字,“国”、“域”都是“或”的后起字。现示例如:
  (1)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地域广轮之数。(《周礼・地官・大司徒》)
  (2)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诗・商颂・玄鸟》)
  (3)葛生蒙棘,敛蔓于域。郑玄笺:“域,茔域也”。(《诗・唐风・葛生》)
  (4)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庄子・德充符》)
  (5)人域是域,士君子也。(《史记・礼书》)
  第一例可看出域的本义是“区域”,后引申为邦国、葬地、界限、居处义。再后来引申为近代一个抽象数学概念,如“值域”, 数学名词,函数经典定义中,因变量改变而改变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
  (二)“阈”
  《说文》:“阈,门榍也。从门,或声。《论语》曰:‘行不履阈’。■,古文从阈从洫。”可知,“阈”的本义是门槛。
  《尔雅・释宫》:“�晃街�阈。”邢�m疏:“�徽撸�孙炎云:‘门限也。’经传诸注皆以阈为门限,谓门下横木为内外之限也。”如:(6)不践阈。(《礼记・曲礼》)
  随后过了这个门槛,到了门外,自然就可以看到整个“门楣”了,如(7)仰瞻城阈,俯惟阙庭。(三国魏・曹植《应诏》)
  后来由门限就引申出后来的“界限”之意。(8)宜其咽喉九州,阃阈中夏。(唐・贾至《虎牢关铭序》)
  所以“阈”字最初是指门槛,因为门槛之意分出门内门外,故而有门限之意。后来慢慢引申出界限的意思。
  王力指出“同源字,常常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1]他在《同源字典》中指出“阈”、“限”(亦作□)、“�y”(亦作“阃”)是一组同源字。
  《说文》:“限,阻也,一曰门榍。从阜,艮声。”又:“榍,限也。”《广韵・产韵》:“□,门阈,本只作限”。《说文》:“�y,门橛也。从木,困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横界于门下者为阈,亦为切,直竖于门中者为�y,亦为阃……凡横者直者皆所以为限。”《一切经音义》卷一引《三苍》:“�y,门限也。”索隐:“‘�y,门限也。’字亦作‘阃’。”《一切经音义》卷二引《三苍》:“阃,门限也。”“阈”属职部,“限”和“�y”属谆部,都有门限之意,可见是一组同源字。
  “域”字,本义是区域,是人所居住或领有的土地,表示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是可测量、可见的。后来泛指某种界限、范围,如“音域”( 音域指某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
  而“阈”字,本义是门槛儿。后来泛指界限或范围,如常见的“听阈”(能产生听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以上我们从“域”、“阈”的字源入手,得出二字都有界限、范围的意思。如下图:
  域,《广韵》:“雨逼切,入职云。职部”。阈,《广韵》:“况逼切,入职晓。职部”。二者读音相近,又都有界限之意,笔者推断“域”、“阈”属于同源字。
  二、“视域”、“视阈”
  翻开《汉语大词典》中视野的解释:①“视力所及的范围” ②指思想或知识的领域。
  其中表示“视野”意义时,也就是从某个理论视角下来分析现实问题,两词均有用到。“视阈”除了第一种“视野”意义用法外,第二种情况是将社会背景标示为视域,如中国知网中的《公民社会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第三种情况是研究某个小问题,但又不能撇开对小问题背后的大问题的分析,因此一般使用“大问题视域下的小问题研究”的格式,如《均衡发展视域下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等。
  但哲学上谈到的“视域”(视域是一个人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则不能写作“视阈”。“视域”( Horizont)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胡塞尔的哲学著作上,他提出“内视域与外视域”(innerer und ?�]uβerer Horizont)这两个概念。简单的来说,所谓“视域”(Horizont),不仅仅与肉眼的“看”的范围有关,而且与精神的“观”的场所有关。因而作为哲学概念的视域似乎也可以译作“观场”。譬如彭启福《“视域融合度”: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论”批判》,在哲学上只能用“视域”这个词。   而“视阈”除了表示视野意义外,还有表示“临界值”这个意思,此时不能换成“视域”。这里“视阈”是表示一种阈值(阈强度),阈值是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现示例如下:
  (9)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此种间断性:处在任何一个物质结构层次上的物质系统,都不过是一些“关节点”,它只存在于一定的量的阈值之内(主要是一定的能量状态)。(《自然辩证法总论》)
  上面例子中的阈值就有界限之意,也就是刺激某体系时,虽然对小刺激不反应,但当超过某限度时就会产生激烈反应的一种界限值。常用英文threshold表示,与阈本义(门槛)有关。“视阈”表示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为了考察二词在今天的用法,笔者通过在CNKI(中国知网)“全文”条目下搜索“视域”、“视阈”二词,搜出的论文分别是34022篇和20544篇。相关数据如表1、表2:
  从表格看出“视域”“视阈”的使用频率大致呈上升趋势,并且“视域”的频率大于“视阈”。1960~1999年二词使用频率较于2000~2014年低,且在2010~2014年段二词均现高频。从而“视域”和“视阈”的辨析也刻不容缓。
  笔者在《简明美术词典》中查找“视域”的解释是“透视学名词。眼睛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叫做视域。视角约在60°范围内,所见到的景物才能清晰正常,这叫做正常视域。”[3]据查,在中国知网上“视域”最早出现在1964年《β-C2S的稳定性及防止其在普通水泥熟料中粉化的一些因素的探讨》一文中,“如图8结果发现贝利特发育得很完善,形状也比较规整,从视域内可以看到黄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的晶体,边缘轮廓都很清晰。”[4]从这看出“视域”即是按照人眼的视力划分出来的可视区域,是一个透视学名词。而“视阈”一词最早出现在1963年《关于我国正常人暗适应曲线的一些观察》一文中,“该仪能自动描记暗适应阈值与时间关系的曲线。侧定的视阈约100,以中央凹为中心。”[5]可以明确“视阈”是指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表示一种阈值。
  虽然两词于六十年代已经在论文中出现,可是笔者翻阅相关权威词典,发现“视域”一词释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滞后倾向。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1978年第1版)、《现汉》(1983年第2版)均未收录“视域”一词,仅收“视阈”一词:
  【视阈】shìyù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现汉》(1996年修订本第3版)、《现汉》(2002年增补本第4版)均收“视阈”一词,而且增加一个义项,未收“视域”词条,只是将其作为非推荐词条附列于“视阈”后:
  【视阈】shìyù ①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②指视野:丰富游人的~。也作视域。
  《现汉》(2005年第5版)二形皆收,“视域”单列出来作为非推荐词条,具体为:
  【视域】shìyù同“视阈”②。
  【视阈】shìyù ①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②指视野:丰富游人的~。也作视域。
  《现汉》(2012年第6版)二形皆收,并且明显看出表示“视野”义项时,“视域”作为推荐词条,二词地位改变。
  【视域】shìyù [名] 指视野:具有国际~|社会考察使大家的~开阔了不少。也作视阈。
  【视阈】shìyù [名] ① 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②同“视域”。
  通过在《现汉》词典中二词的释义,可以发现“视域”一词早在论文中出现,并且词频远远大于“视阈”,可是词典释义却滞后已久,仅在《现汉》(第6版)把“视域”作为主推荐词条。而且在中国知网论文中,“视域”在很多情况下应用于生物学、医学领域,作为一个透视学名词使用,而《现汉》中未收入此义项,此外,据查得知“视域”与“视阈”作为一组异形词见于《第二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中,笔者认为这二词不是一组异形词,异形词是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视域”与“视阈”虽然都表示“视野”,但意思并不等同,所以这组词不应该划入异形词一类中,只能看作是一组近义词。
  三、结语
  “视域”和“视阈”都表示范围,有“视野”之意,表示“视野”这个义项时,《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推荐词条是“视域”。“视域”偏重地理空间上的范围,是可测量的;“视阈”偏重“临界”之意,抽象程度高。现在“视域”的使用频率高于“视阈”一词,随着社会的发展,两个词语的用法会更加明晰。
  ――――――
  注释:
  [1]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511).
  [2]注:所占比例的数据加起来约等于100%,下同。
  [3]薛锋王学林编《简明美术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版。
  [4]冯修吉,黄锦扬,陶景扬,李雅琴《β-C2S的稳定性及防止其在普通水泥熟料中粉化的一些因素的探讨》,《硅酸盐学报》1964年第2期。
  ⑤吴乐正《关于我国正常人暗适应曲线的一些观察》,《生理学报》1963年第4期。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视域,视阈(四)
基于发展史视阈下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解读

  摘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阈下,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是当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大新视角,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形成看,充分的彰显出了这一理论与原初马克思主义间呈现出了内在逻辑性的统一,而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角度下,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核心,分阶段的丰富并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本文基于发展史视阈下,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进行了梳理,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发展史视阈下 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虽然在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下的具体呈现模式不同,但是意识形态与核心思想则与原初马克思主义间呈现出了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整体性特征下,为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而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理论准备,从而鲜活马克思主义。
  一、基于该理论构建原初视角下的解读
  基于这一视角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进行解读,则是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学说出发来构建出相应的整体性向度。在两位生前就曾经针对自己的著作向世人阐明这一理论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其虽然存在缺陷与不足,但是整体性这一本质特征将始终不变。具体表现为: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其革命性一直都是坚定的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在对人与社会本质进行阐述的过程中,也始终强调这一整体性特点,也是整体性特征的外显形式。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对于社会的诠释,则是认为社会是由每个不同个体共同组建而成的,而个体间又存在内在的联系,进而构成有机整体,同时还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之和。以此同时,还对生产、交换以及分配等从整体性角度下进行了论述。
  基于马克思整体性特征下,还对人们设定与实现社会理念的过程进行了论述,强调这一过程中则是人谋取某种利益的过程中,因此也就将社会人格进行了外显,同时这一社会人格最终会定位在符合这一人格的利益选择上。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所坚持的社会理念进行了阐述,即为谋求全人类的幸福,这一政治立场不仅是对德国当时社会人格的批判,同时也强烈的表达出其对解放工人与社会贫民的伟大思想。在批判资本之一社会制度的同时,也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进行了定位,并以这一世界观为指导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论证,进而为马克思主义的构建奠定了逻辑理论基础,同时,也将这一逻辑的内在统一性进行了展现。而历经发展的过程中,这一理论逐渐成熟并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构建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基于理论发展视角下的解读
  基于该理论发展视角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进行探讨,仅仅围绕的核心便是历史发展过程,而这一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际进行研究与探讨的过程中,则需要对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整体性把握与解读,除了在原初阶段呈现出了鲜明的整体性特点,在后期发展的每个阶段中都将整体性特征进行了诠释。每个发展阶段构成了这一理论发展历程的有机整体,所展现出的是跟随时代步伐的创新与完善,每个阶段下马克思主义都有不同的主旨任务,且各自的特点不同,但是,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革命的胜利促使马克思主义在践行的过程中,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助理论来指导实践下展现出了这一理论的现实价值与意义。而进入冷战对峙时期,东欧剧变以及苏联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促使社会主义革命陷入新低潮,在这一历史性问题面前,关系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则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本身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对于中国而言,在是在打破教条主义的基础上,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足以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对立局面下,促使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新领域,并逐步将欧这一理论深化到全新发展阶段。从上述论证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下,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任务不同,但是却显现出了这一理论的内在连续性,进而也就应征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
  三、基于国别形态视角下的解读
  基于马克思主义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呈现形态不同,则表现出在运用这一思想武器来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则是基于各国实际来进行运用的。各个理论结构能在独立运用的同时,也本国建设实际之需来进行融合交叉运用,进而汲取各不同理论结构优势的同时,充分的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内在的整体性特征。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使得与马克思设想相分离,而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列宁主义的诞生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出了可参考的理论思想。在相关研究领域中,曾经存在着对立与割裂的声音,认为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间本是对立关系,列宁主义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错误观点的修正,而事实上,从实践历程可以看出,这一观点大错特错,这两个理论结构则是基于俄国革命历程下所得出的产物,虽然二者在构建原初下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但是,理论观点与立场都是一致的,相应革命目标也同时相同的,二者间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因此,呈现出了整体性特征。
  四、结语
  综上,本文从发展史视阈下,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整体而言,则就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整体性与发展整体性这两大方面进行了论述,而这一研究的本质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对这一理论内容所存在的逻辑性进行了剖析。而基于发展史的视角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则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统一,同时也具备了连续性的发展特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下,则就需要基于这一发展阶段下来实现对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以更好的指导本国实践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倩.基于发展史视域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问题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2]胡莹.发展史视域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2011,(05).
  [3]高娜.发展史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7).

视域,视阈(五)
人文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两翼”模式构建

  【摘 要】 人文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体两翼”模式的构建,就是将人文关怀与人文教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围绕“人”这一主题、“思想”这一主体,“价值”这一主旨、“主旋律”这一主要内容开展工作,既要注重教育又要加强关怀。

  【关键词】 人文视阈;思想政治教育;一体两翼;模式构建
  一、“人文”的有关涵义
  1、人文内涵的分析
  从中国文化上来看,“人文”与“天文”相对而言。汉语言中所谈“人文”一词的最早出现,见于《易经》中贲卦的彖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宋程颐其所书《伊川易传》其卷二有释:“天文,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人文,人理之伦序,以教化天下,成其礼俗。”[2]可以看出,前人对“天文”的解释与认知,指的是天道自然,自然就是原始的;而“人文”则指伦理规矩,规矩就是人化的。从广义上来讲,人文就是人类自己所创造出来缤纷多彩、多种多样的文化,即“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值得关注的是,这不是一个单向度进行的过程,以人之所造文化而化人在历史长河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积极的传统文化数百年来对人们自身的思想道德品格等方面的养成产生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同样,将“以文化人”的思想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从西方文化上来看,“人文”与“神文”相对而言。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为了打破封建统治的枷锁,冲击宗教神学的桎梏,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将人道主义的旗帜举起。人道主义反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倡导个性自由,思想解放,蔑视神教,主张人是目的,并标榜以“理性”取代“神启”,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人的思想表现寓于文学,人的感情表达寓于艺术,人的福利谋求寓于科技,人的个性发展寓于教育,由此开始对人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例如,但丁(Dante)做为文艺复兴的先驱,以《神曲》为作,批判并揭露了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他认为人性最完善的时代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压制人性是违背自然的;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则把对人的科学探索融入艺术创作之中,《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都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从现代文化上来看,“人文”与“科文”相对而言。人文主义以肯定人的权利、独立、价值与意义,强调以人的尊严为主旨;而科学主义则推行科学万能论,过分强调科学方法的功效,乃至认为社会与人生中存在的全部问题都能由科学技术解决。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曾讲到:“人文中含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科学中蕴藏人文的精神与内涵。科学与人文密不可分,相异互补。”[3]可是在信息高速传递、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时,渐渐忽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了由人所创造出来的高科技机器的奴隶。科技解放生产力,并不意味着人的作用的削弱,科技产生于人也服务于人,人依然具有主体性,人有温度,是区别于冰冷机器的显著标志。
  2、人文内容的延伸
  人文主义,也被译为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以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利、尊重人的平等、憧憬人的自由为主旨。人文主义源起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的箴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也就使得人越来越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由此开始了以满足自身需要为内在尺度,以客观规律的存在为外在尺度的人文思潮的激起,具体的表现在人本主义彰显的人文精神与科学主义彰显的科学精神两个层面。受未来主义思潮的影响,对于二者关系的探讨从未停息,孰轻孰重的争论辨明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融通,人文精神可以解决精神生活问题,但不能解决物质生活问题,科学技术可以解决物质生活问题,但不能解决精神生活问题。真正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统一在求真、至善、臻美的过程之中。
  人文科学,则是相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言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为所包含的学科类别与研究对象的不同。人文科学所包含文、史、哲、语言、心理、艺术、宗教、考古等科目,研究对象为以人的主观精神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依托所表现出来成为文化的客观精神;社会科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行政等研究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群体利益、社会关系分析的科目。而提到人文科学,就不得不提人文学科,“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4]中世纪大学教育关注人的“开化”、“觉悟”,阻止商业、机械制造业和农业等学科进入大学,大学强调文科与科学,注重学习物理、希腊语和数学,认为这些才是通向心灵的训练就是对这一观点最好的佐证。人文学科对心灵产生的震撼经久不息,对人的批判精神的形成影响甚远,对人性的提升则最为直接,对人格的塑造提供方向引领。因此,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领域、范畴、方法、途径都较为独特,它以一种较之特殊的知识结构对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的表现进行研究而形成学问。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文学科之列,是众多学科交叉而成的一门具有应用性、意识形态指导性的学科,它的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一部分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德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借鉴和移植。
  3、人文内涵的界定
  人文内涵界定的坐标,是相对天文、神文、科文而言的。词义分析上看,何谓“人文”?“文”,古代通“纹”,纹理、文饰。引此而喻,“人文”即人之深处、内部之纹理,是人的本质、根基所在,亦是一种价值赋予。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成意识,便有了主体与自然实存的异化,“人”会思物,也会思己,抽象反思中赋予特定的行为意义和判断价值,使包括内在肉体,外在动作、言谈、气质等都能体现出“我”的精神痕迹。那么,界定人文内涵,暂且粗略表述为人性的教养、精神的孕育、融通的文化、得失的取舍。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如果不懂人文,则容易失去底线,漠视法律道德,甚至灭绝人性。人文精神的养成与熏陶应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而人文精神也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摸,望而却步好似悬在天上的星星,人文精神说之写之,就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体之行之,才是人文精神。所以,培养人文精神必须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勤于思考,关注人生,自我反省,博爱世人,才能够攀上人文境界的巅峰。   二、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
  1、人文教育
  “即促进受教育者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教育。”[5]归纳成四个字,就是“使人‘成人’”,懂人性,知人文,有涵养。现实中,使人“成人”的教育不可能统一标准、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而是立足现实,有不同的层次:最基本的是使人成为人,即具备人所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重物质;较高层次讲究全面、均衡、协同的发展,重精神;最高层次是达到完美,当然,这是一种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的理想化追求。
  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包括三个方面:提升受教育者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个人价值。人文教育的类型较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人文主义教育,二是人文学科教育,三是关于“成人”的教育,这三种类型的人文教育内容上相互交叉,形式上互相借鉴,虽可融会贯通,但也有明显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2、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存状况,要对人的尊严给予尊重而不分贵贱,对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一视同仁,对追求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给予憧憬;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理想和命运,独立人格与个性及生活的意义,体现出的平等、关心、爱护、尊重、友善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反映出人类自觉、主动意识的提高,也是关爱他人,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播撒人文精神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警惕“变异”的人文关怀,即物质施舍在现象上属于人文关怀,缺乏人文精神的物质施舍与人文关怀是格格不入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例如,当我们施舍乞讨人员时,更多的是带有鄙夷与不屑,甚至是自我优越感使然,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爱护,这恰恰丢失了人文关怀的基本要素,难以给予温暖。
  3、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之间既有同一又有区别,但最终将归于统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两翼”构建
  1、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文范畴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上看,虽然必须依赖于智慧和知识体系结构的建立为基础,但对人的影响、渗透和内化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对人格、人性和人品的考量。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教育过程时时刻刻围绕“人”这一主题,围绕“思想”这一主体,围绕“价值”这一主旨,围绕“主旋律”这一主要内容开展工作,引导人们进行价值追问与价值决断,时刻辨明方向,帮助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生存的目的、未来的探索进行深入思考与解读。
  从人文和思想教育的内容上看,人文文化所涵盖的知识、思维、方法、精神与人文教育是相对应的。同样,人的思想品质结构由低到高也可分为人格、法纪观念、政治思想三个层次。在内容上,思想教育与人文具有互通性,人都是最基本的单位,在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基础上才能有知识的汲取,方式方法的运用,思维的理解与精神的塑造。人文需要人来创造,且越往高级发展,精神层面所起到的作用就越明显,并且对于人实际的行动有能动的反作用,即厚德方可载物。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是研究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6]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从八十年代建立起,历经数次改革,始终紧紧围绕“人”这一核心,改革方案中也时刻紧扣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这也是人文涵养、人文素质培育的最大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在人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链结中不断发掘、探索,才能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思想与行为之间、内化与外化之间合理转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人文关怀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关键是人、出发点是满足人、归宿点是发展人,过程中要完善人。人文关怀的存在可以让教育者意识到只有立足于人,换位思考,结合实际,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效果,才能顺利、有效的进行理论灌输、事例说服、思想影响、精神重塑、人格改造等工作。
  从人文关怀的效用上看,不仅使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得以有效控制,也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7]可见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效用好比是收放自如的“调控棒”,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情感连接、思想互通的纽带。思想政治教育是有难度、有广度、有深度的一项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者就需要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应尽力做到“不知不觉,随风潜入夜;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可以称师生,也可成朋友,倘若没有人文关怀,受教育者就不可能真正从内心与思想上进行主动接受,只能是被动填鸭,盲听说教,不去思考,效果可想而知。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易使其在生活上、实际上、人生上产生脱离。最明显的表现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排斥、知而不信、懂而不用。我们虽不能过于夸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引领作用,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文关怀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引发的大学生在思想层面、道德层面、时事政治层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当今世界形势瞬息万变,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互联网上错误信息的传播亦是无孔不入,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现实需要、创新基点。
  3、既要注重教育又要加强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然要把握好“十个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的目的、方法、原则、内容、环境、艺术、管理等相关的一系列对教育效果有影响的因素,坚持教育为本,教育为先,教育为人,不断探讨、摸索、开拓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新途径、新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人文关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人为本,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真正做到关怀人之生命、人之生活、人之情感,提高生命之重量、提升生活之幸福、提挈情感之满足,使人闪耀出人性的光辉,不断完善人格素质、激发创造力与激情,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增加亲和力, 富有感染力, 凝聚向心力。
  表6:思想政治教育一体两翼模式构建示意图
  思想政治一体两翼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
  ↑
  ↓
  人文教育←--------→人文关怀
  【注 释】
  [1] 薛德钧.易经与孙子兵法[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1(7)29-45.
  [2] 张志顺 王鹤岩.文化哲学视域下科学与人文的整合[J].学术交流,2012(4)45-48.
  [3] 杨叔子.育人:人格高尚第一位[J].科技文萃,2002(2)134-137.
  [4] 文辅相.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J].中国大学教学,2004(9)21-23.
  [5] 彭国昌 郭君.课程文化视野下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文教育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1)46-48.
  [6] 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6.
  [7] 王滨 宋劲松.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J].思想教育研究,2008(2)13-15.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8-26.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347905/

推荐访问:视阈与视域区别 视阈的意思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