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主题思想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8-30 09:49:3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百年孤独主题思想(一)
《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系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二〇一五年六月六日

【百年孤独主题思想】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百年孤独主题思想】

作者签名:

二〇一 年 月 日

《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分析

摘 要:论文重点围绕孤独的表现、孤独的原因和孤独的寓意对《百年孤独》中的“孤独”主题进行了探究。《百年孤独》中“孤独”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孤独、家族的孤独和社会的孤独三个层面。造成孤独的表层原因是殖民者的经济掠夺和文化入侵,深层原因在于拉美地区独特的民族精神意识,此外,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使个体看透理想的虚无本质回归无作为的孤独状态,道德和欲望的矛盾导致了家族的孤独甚至于毁灭。“孤独”不仅是拉美民族历史境遇的象征,也是现代精神意识的体现,而且,孤独是人类生命的本能,其中的积极因素甚至能够成为拉美民族走向未来的崭新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百年孤独》;孤独主题;拉美民族

I

Analysis on the loneliness theme in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Abstract: The thesis, focus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loneliness, the causes of loneliness and the moral of loneliness, explores the theme of "loneliness" in the novel of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The "loneliness" in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mainly displays in three levels, including the loneliness of the individual, the loneliness of the family, and the loneliness of the society. The economic plunder and colonial cultural invasion are the outside causes that lead to loneliness, and the unique national spiritual consciousness of Latin America is the inner cause. Moreover, a huge gap between the ideal and reality makes the individual find the emptiness of ideal and return to inaction and solitude state,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oral and desires lead to loneliness and eve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family. "Loneliness" is not only the symbol of Latin American national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but also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 consciousness. In addition, loneliness is the instinct of human life, its positive part can even become a new spiritual strength to help the Latin American nation go ahead.

Key words: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loneliness theme; Latin America nation

【百年孤独主题思想】

II

目 录

引 言 ................................................................ 1

一、 孤独的表现 ....................................................... 1

(一)个人的孤独 .................................................. 1

(二)家族的孤独 .................................................. 4

(三)社会的孤独 .................................................. 5

二、 孤独的原因 ....................................................... 6

(一)殖民者的入侵 ................................................ 6

1.经济入侵 .................................................... 6

2.文化入侵 .................................................... 7

【百年孤独主题思想】

(二)独特的民族精神意识 ......................................... 8

1.民族品性 .................................................... 9

2.民族心理 .................................................... 9

(三)双重矛盾制导下的孤独 ....................................... 11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的孤独 ................................. 11【百年孤独主题思想】

2.道德与欲望的矛盾导致的孤独 ................................. 12

三、 孤独的寓意 ...................................................... 13

(一)孤独是拉美民族历史境遇的象征 ............................... 13

(二)孤独是现代精神意识的体现 ................................... 14

(三)孤独是人类生命之需 ......................................... 15

III

百年孤独主题思想(二)
百年孤独--孤独的理解

1.孤独一一極救与毁灭

在《百年孤独》里,孤独带着无法调和的两种姿态。

一方面,孤独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平静,让人从世俗纷扰欲望纠葛中抽身出来,获得自省的机会,使人冷静超脱。人们或自觉或被迫进入孤独状态,孤独成了缓解压力拯救灵魂的良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窥得了世界的奥秘后不愿自拔。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理想破灭后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忘却烦恼。阿玛兰矩在孤独中销烛情欲。费尔南达独自守着女王梦。第六代奥雷里亚诺在孤独的研究中获得了超常的智慧和洞察力。还有许多人是为爱情甘 受孤独。在这里,孤独成为个体自我拯救的方式之一,个体在孤独中摆脱了精神的痛苦与磨难,得到了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孤独,让人找回自我,成为自己的上帝,在自我世界中寻得快乐与满足。

另一方面,孤独又带来封闭,使人使社会裹足不前。《百年孤独》结尾写道:“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绝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孤独,虽然使个体得以苟延残喘,但对整个人类命运来说,孤独注定带来覆灭。“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失败是由于他们的孤独,或者说,是由于他们缺乏团结一致的精神。马孔多的毁灭,一切的一切,原因都在于此。”②自我封闭的结果是整个家族腐烂与衰亡。如遭受风雨侵烛姓虫咬哨的菌子,用几根脆弱的菌丝撑起千拖百孔的伞盖,固守阴暗角落,任凭毒气蔓延,不期然间朽烂成一撮残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评判孤独时颇显无奈:该如何既在孤独中保住心灵平静又不至于闭塞堕落?究竟是该持有孤独还是该摆脱孤独?作家当时能做的,也许只是呈现一种人生的状态,让这个人类苦苦追问的命题悬搁起来罢。这里,孤独的两种相反功能是张力质,而毁灭显然是张力基础,拯救只是个体短暂乏力的抗争,是注定毁灭的张力元素。张力基础反映出作家悲观消沉的生命意识,张力元素则展现出作家矛盾挣扎的精神意志。然而在与毁灭的拉锯中,拯救功能显得这样虚弱乏力,这使小说带上了浓烈的悲剧色彩。

2.孤独的恒在与消解

永恒的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所有作品中都含有孤独主题。他强调:“一点不错。孤独是《家长的没落》的主题,显然也是《百年孤独》的主题。”? “它是拉丁美洲文学有史以来一个永恒的主题。”②“孤独,作为一种现象、一种心境、一种表现对象,在浩如姻海的文学史上算不得希奇,尤其是在„上帝死亡‟、„理性很灭‟的20世纪,它几乎成了无处不在的世界性文学主题。但是,把它当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而一片包括二十多个国家的广袤土地的历 史和现状来表述,恐怕就不再是常事了。而《百年孤独》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正是这样一种民族性、历史性和普遍性的顽疾:孤独。”这里,充满孤独,人人孤独。马孔多是个与世隔绝的村庄。布恩迪亚家族先天带上了孤独烙印。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沉迷科学不问世事,变成困在树下的沉思者,重复着无人能懂的梦吃。其妻乌尔苏拉苦苦撑持家庭生计,没有人真正走近她,连她眼睛瞎了都无人发现。第二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初尝云雨,他和弟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躲在孤独中分享甜蜜和恐惧,但在得知私生子的消息后,他幵始渴望一个人的孤独(28)。多年后,弟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站到了权力制高点,他失去了爱与信任,迷失在大权在握的孤独中(148),直到“懂得了幸福晚年的秘诀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177)。小妹妹阿玛兰炮放弃炽热的爱情,在织裹尸布中度过余生。她白天织晚上拆,不是为了击败孤独,而是为了持守孤独(227)。大妹妹丽贝卡自丈夫死后,就幽居家中默默化尘。她拒绝人们的帮助是因为“辛苦多年忍受折磨好不容易赢来的孤独特权,绝不肯用来换取一个被虚假迷人的怜悯打扰的晚年”。第三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在被人遗忘中孤独长大,憎恨家人,临死才感到对他们的爱。第四代美人儿蕾梅黨丝独自留在孤独的荒漠中,一无牵洋。双胞胎之一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在大屠杀中幸存下来后,至死都没迈出羊皮卷房间半步。而奥雷里亚诺第二的妻子费尔南达做了一辈子王后美梦,她从未走进过现实,也【百年孤独主题思想】

没人亲近她:丈夫背叛、儿子欺骗、女儿怨恨。第五代何塞?阿尔卡蒂奥童年的孤独里只剩下对曾祖姑阿玛兰妲的情爱回忆。其妹梅梅和马乌里肖?巴比伦疯狂相爱被称为是“两人都已抵达孤独的彼岸”情人被害后,她在修道院里孤独终老。第六代奥雷里亚诺从小幽禁家中,到三岁才被人发现。他和外婆费尔南达、第五代何塞?阿尔卡蒂奥都是孤独者,但他们不想打破“那种神秘的孤独”(322)。当他和第五代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相爱时,他们“被爱情、被孤独、被爱情的孤独幽禁在因红蚂蚁疯狂啃食而轰响的家里。”(348)。然而当阿玛兰坦?乌尔苏拉产后死去,他幵始害怕回到孤独,他怒吼道:“什么朋友,都是姨子养的!”(357)在这里,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家只是栖息之所。亲人之间感情淡薄。朋友背离四散。爱情来去如风。布恩迪亚家族甚至马孔多都不需要他人,人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到最

后都落得孤苦伶仃。孤独,赋予小说一种深沉压抑、凄绝悲凉的氛围,点出了人作为个体“生而孤独,死也孤独”的宿命。不再孤独。

《百年孤独》结尾处写道:“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绝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布恩迪亚家族是在孤独中灭亡的,马孔多是在孤独中消失的。不在孤独中爆发,便在孤独中灭亡。置之死地而后生,布恩迪亚家族的死代表着非孤独人群的生。

悲剧使人警醒。作家说:为了打破孤独,必须学会爱。布恩迪亚一家的孤寂,“源于爱的缺乏”,他们“没有热爱他人的习惯,这就是他们一家孤寂无伴,屡遭挫折的原因”。?这一家人心从来没在一起,力从来没往一处使。每个人都为自己活,不关心他人,不关心家族,于是人人孤独。唯有乌尔苏拉对这个家充满爱,她整天提心吊胆拉着网线,不时紧一紧子孙们身上的游丝,希望能把他们牵上正道;但是这些子孙都是野马,他们挣脱續绳撒开蹄子跑了路。筋疲力尽、孤军奋战的乌尔苏拉一倒下,这里再没凝聚力,家很快散架。所以,要学会爱,要爱人如爱己,爱他人如爱家人,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能天地辉光,一片祥和。

“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为了摆脱孤独,必须团结起来。马孔多是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缩影,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其实是拉丁美洲人的孤独。

直到今天,拉丁美洲依然处在愚昧、落后、贫困不堪的状态。要改变这种贫困落后现状,就必须摆脱孤独。孤独的丧钟已经敲响,三亿拉丁美洲人民在斗争实践中将会牢记自己悲惨的历史,为创造一个公正、合理、和谐、团结的新大陆而不断奋斗。但实现这个理想决不能依靠哪位贤哲圣人的灵感或上帝的恩赐,而只能依靠拉美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这个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人都不能抱残守缺,孤芳自赏,人类将共享一片土地,命运将会彼此纠缠,所以注定要彼此支持,共同奋斗。对此,作家满怀信心和希望。“我们有权利认为,着手建立一个新的乌托邦还为时不晚,那将是一个薪新的、生机盘然的、灿烂似锦的乌托邦,在那里,任何人都不会被人决定死亡的方式,爱情真诚无欺,幸福得以实现,而命中注定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 可见,在孤独的恒在和消解可能性这一对张力质中,孤独的恒在明显是张力基础,消解的可能性是张力元素。张力基础贯穿始终,张力元素则到最后一刻方才出现,然而却具有一语扭转乾坤之妙。

由此,在“孤独”这个中心主题上,作家便设置了两种张力。孤独可以使人获得平静,也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这迫使人们在这个生命的恃论中做出选择:要么孤独而死,要么孤独而生。于是,在孤独的宿命存在之下,作家追寻消解孤独的可能性途径,以期摆脱内心深深的孤独感,而走向生命的审美状态。如果说孤独的两难遞旭:境地的设置表现出了作家的矛盾的生命哲学,那么后一种超越性的解脱力量则表现出作家坚强的生命意志:从绝望中见出希望,从死之黑暗中看到生之光明。

百年孤独主题思想(三)
浅析《百年孤独》中的命运主题

201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百年孤独》中的命运主题

作者姓名指导教师 王雅

二级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 号 1B101242

浅析《百年孤独》中的命运主题

摘 要

《百年孤独》呈现了马孔多小镇中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悲剧,命运色彩挥之不去。本文试图以命运主题为着眼点,着重分析文本所突显的荒诞意识与不可抗拒的轮回命运的悲剧意味。

关键词:孤独情结;荒诞意识;命运

Theme of Fat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in the

Abstract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presents the tragic fate of the town of Macondo Buendia family of seven generations, the fate of colors linger.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focus the theme of fate,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absurd sense of the text and highlighted by the tragic fate of reincarnation irresistible flavor.

Keywords: Lonely complex; absurd consciousness; fate

目 录

引 言 ..................................................................... 1

1 命中注定的孤独 ........................................................... 2

1.1 男性世界的孤独 ...................................................... 2

1.2 女性世界的孤独 ...................................................... 4

1.3 孤独之宿命 .......................................................... 5

1.3.1 孤独之反抗意识 ................................................. 5

1.3.2 永恒的孤独 ..................................................... 6

2 命运的荒诞 ............................................................... 7

2.1 荒诞情节 ............................................................ 7

2.2 荒诞的死亡 .......................................................... 8

3 命运的轮回 ............................................................... 9

3.1 姓名、性格的循环 ................................................... 10

3.2 时间、空间的轮回 ................................................... 11

结 论 .................................................................... 12

参考文献 .................................................................. 13

致 谢 .................................................................... 14

引 言

对于“命运”一词的理解,在我国最早见于《论语·颜渊》:“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之说,其意是同一个人的生命、性命相关的状态。而在西方有人讲“命运”,最普遍的是宗教宿命论的意义,认为社会、人生都受一种不可避免的力量,如真主、神等的支配。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斯多各派的“顺应自然”、“服从命运”的观点,都是这种意义上的命运说。①《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马孔多小镇的命运、甚至于那个时代的命运,结局早已被预写只待破译时间和人的到来,百年的人与事的经历只是为了证明命运的不可抗性和悲剧意识。命运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主题,而存在的孤独就是马尔克斯作品中最深刻的主题,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笔下孤独充斥着每个人的内心,对孤独的反抗是徒劳的且会使自我越加封闭,无爱却乱伦的爱情不断上演,无尽的身体欲望和荒诞的死亡方式注定了人们命运的不平凡经历,时间上的永恒,空间上的位移都是对命运主题的最佳诠释。

①余高峰、苏富忠:论“命运”与具体命运观[A],周末文汇学术导刊,2006年,第2期。

百年孤独主题思想(四)
《百年孤独》之“孤独”主题的哲学试析

  作者简介:刘利娟(1988-)女,湖北监利人,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应用语言学方向

  摘 要:自1967年问世以来,《百年孤独》以其无尽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学者来解读它,研究它。这本小说也无疑成了拉美的“爆炸”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尽管对《百年孤独》主题思想的研究作品数不胜数,但是对其主题思想在哲学意义上的分析却还有待探究。
  关键词:百年孤独;孤独主题;哲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I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5-0000-01
  一、引言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马尔克斯荣获了1982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描写了马贡多这个小镇的产生、兴盛、衰弱与消亡。在展现这个惊奇的亦真亦幻的世界时,作者马尔克斯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循环,以及一直处于这个循环怪圈的中心位置的“孤独”主题。
  “孤独”的载体
  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经历百年走向毁灭的历程。在这百年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几代人,就像被诅咒了一般,一代接一代的被孤独困扰,最后走向灭亡。“孤独”也成了这个家族的显著标记。
  一、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代孤独者——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
  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为了摆脱已经死去的仇人的纠缠,也为了离开愚昧落后的家乡,他带领全家人,历经两年,来到一片全新的土地上。在这篇土地上,霍塞历尽艰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建立了自己的“理想国”——马贡多。
  霍塞的睿智也在建设新家园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安排了全村房屋的布局,使每座房子都能通向河边,取水同样方便。”“天热的时候,没有一家比别人多晒到太阳”。因为他的精明能干,以及勇于开拓的果敢,霍塞成了马贡多地区倍受尊敬的人物。
  然而,随着马贡多镇的历史迈进一个新的阶段,曾经受人爱戴的霍塞戏剧性的被人们遗忘。当霍塞一次又一次的被吉普赛人带来的新奇物品所吸引时,他开始为这些先进的科学着迷,也像着了迷一般,不再愿意过驴子一般的生活。他醉心于科学研究以期享受科学所能带来的好处。他费尽心机找寻金矿,尝试制造武器,迷恋炼金术,直至最后在高烧中迷迷糊糊的宣布自己的新发现“地球是圆的,像个橘子一样”时,村里的人都认为他疯了,连妻子乌苏拉也无法理解自己。于是,他只得躲进自己的世界,不再像当初那个开创者那样积极生活,反而是从此失去了探索的动力和勇气,掉进了“孤独”的深渊,陷入了永永远远的梦呓状态。
  二、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二代孤独者——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
  在布恩迪亚家族中,奥雷良诺上校算得上是其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角色。奥雷良诺从小就孤僻的他,成天沉浸在自己的炼金世界里,不与任何人交流。
  可就是因为沉醉于自己的探索世界里,奥雷良诺得以远离世俗的喧嚣,获得了看待世界和人生的全新的视角。在马贡多两派斗争厉害,保守党人岳父想让他加入政府时,奥雷良诺因为坚信保守党人是骗子,他宁愿愿选择自由党;他厌倦没完没了的战争,也不明白战争的意义,反而发现战争“只是为争夺政权而战”,而且“因为战争而毁灭了一切”。这位戎马倥偬一生的英雄彻底认识到战争对马贡多,对国家所带来的后果,坚信“这是屠杀,不是革命”,最终在否定和自我否定这种哲学思考式的孤独中度过余生。
  三、“孤独”的哲学分析与总结
  事实上,纵观整部小说,小说中各个角色的“孤独”从不同方面反应出了现实社会中的形式各样的“孤独”症结。而从哲学方面来看,本文提及的布恩迪亚家族的这两个孤独者则是独具一格的思想家似的孤独。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讲述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洞穴喻”。这则寓言讲述了一群住在地下洞穴里的人,手脚都被绑住,不能走动,头也不能往后看,只能日复一日的看着洞穴的后壁。他们的身后是一堵高墙,墙后面有一些人形的生物走过,手举不同形状的人偶,由于人偶高过墙头,同时墙与洞穴间还有一把火炬,因此他们在洞穴的后壁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这样,穴中人看到的唯一事物就是这种“皮影戏”。因为自出生以来就像这样坐着,因此他们认为世间唯一存在的便只有这些影子。
  而柏拉图假设有一个穴居人设法摆脱了他的链条,而且一步步的发现真相,知道在洞穴的外面还存在着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于是,他回到洞中,试图说服其他的穴居人,使他们相信洞壁上那些影子只不过是“真实”事物闪烁的影像罢了。但是其他穴居者并不相信他。最后,他们把那个人杀了。
  追求真知的人往往是孤独的。他们的想法得不到理解和认同,他们只能和自己有着最深的交流。老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以开拓者的精神开辟并建造了马贡多,他向往外面的文明,可是在尝试开辟沟通马贡多与外界的通道中,无法取得他人的理解,最后只好求助于科学实验,远离人群,成为第一代孤独者。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属于天生的孤独者,自小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智慧和先知本领。同时,他的孤独也来自于在对自己发动的战争的反思以及饱受战乱的人们的怨恨,尽管他不断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正义。最后,和老老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一样,他重新回到实验室,孤独终老。
  如果和其他的人一样,对事物有着一致的看法,或者选择盲从,人云亦云,那么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就不会遭受独处的孤独了。但是就因为他们有着超出一般人的先进思想,他们才得不到理解,也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所以,无论他们的想法是有都么的正确,他们也只能退出那个愚昧、落后的马贡多,回到自己孤独的世界里。
  所以,笔者认为,《百年孤独》一方面在呼吁人们要懂得爱与团结,另一方面,也在强调,人们要有着哲学式思维,提高思想水平。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相互理解,而不至于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与社会隔离,被“孤独”吞噬。
  参考文献
  [1] 郑丽.“柏拉图的洞穴喻与《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4(7).
  [2] 林一安.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227.
  [3] 宋瑞芬.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8.
  [4] 余明芳.“孤独导致绝望与民族的覆灭—浅析《百年孤独》主题之一”[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998-01-14(1)
  [5] 张丽娟.“《百年孤独》中的三种对话”[N].学海2008(6)
  [6] 李灏.“《百年孤独》中的共时性叙事”[N].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0)
  [7] 曾利君.“《百年孤独》的中国化阐释”[N].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

百年孤独主题思想(五)
探析《百年孤独》中的孤独形象

  摘要:《百年孤独》是一本奇书,它被称作唯一一位没有争议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作者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虚构了一个世界,而作品中的孤独情结令世人惊叹,本文旨在分析探讨文章中出现的孤独者的形象。

  关键词:孤独;乌苏娜;霍・阿卡迪奥;奥雷连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在同朋友门多萨的对话中,加西亚一马尔克斯指出,孤独是一种“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他自己则是“专门表达这种情感的专家”。他的《百年孤独》在他所有著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一部关于孤独的综合性的著作,小说的丰富和博大就体现在孤独这个主题中。《百年孤独》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无疑是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者们。“孤独是这个家族的徽记,就如他们血液中固有的冒险、冲动、勇敢和不屈,还有遗传的那高高的颧骨,甚至于骨子里深藏的乱伦的渴望。”但是书中的这种孤独不同于中世纪贵族的那种“高贵的忧郁”,不是对于世事的不可挽回的叹息,它是对于整个世界的一种凄凉的绝望,是卑微的,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
  总的来说,整个家族中几乎所有人无不被孤独感笼罩着。这种孤独的恶习在这个家庭代代相传,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而乌苏娜、阿卡迪奥、布恩蒂亚则是家族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三个孤独者。
  乌苏娜是一个与其他孤独者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相比于家族中的其他人物,乌苏娜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的孤独是因不能与人分享智慧的快乐而独自寂寞。”她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但是却有着质朴的本色,无论什么境遇。相比于家族中其他人的毫无责任心,乌苏娜对这个家族可谓尽心尽力,她用一个女人瘦弱而又坚强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族。她的丈夫整日沉迷于科学实验,儿子孙子一辈不如一辈,可是她却任劳任怨地承担起这一切。当她的丈夫沉迷于幻想企图离开马贡多时,乌苏娜坚决不同意,即使霍赛一阿卡迪奥一布恩蒂亚试图以幻想的魔力去打动她,乌苏娜对此却毫不动心,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家族主心骨的男子气概――注重实干,不突发奇想。她的一生都在辛劳地操持,直到自己变瞎之后,仍力图掩盖这一点,以惊人的精力维持这个家。作为一个母亲,当她的儿子和别人鬼混有了私生子,她勇敢地担负起抚养两个孙子的职责;去牢狱中探望造反的儿子,虽然对他的革命毫不理解,却毅然偷偷捎给他一把手枪。作为马贡多的一位居民,这位母亲又深明大义,当她的孙子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时她挺身而出,大义灭亲,用皮鞭抽打暴戾的孙子;为了一位人品好,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的将军,她不惜与奥雷连诺上校反目。她感叹家族的败落,她希望重振家业,她也知道他的子孙们性格深处的弱点,她痛恨他们不争气,痛恨他们吃喝玩乐、和坏女人鬼混、玩斗鸡,也不满于他们沉于无聊的幻想不能自拔,但后来她实在无力回天。她是个孤立的存在,无论如何也无法挽回家族的颓运。这个被作者理想化了的人物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她的悲剧在于辛劳的为家族操持了一生却不被家人理解,也无法挽回家族颓废的趋势。她的孤独有着深层的含义,她不仅生活在一个贫穷闭塞的环境,而且她没有任何支持系统,孤立无援的困窘境遇和超负荷的付出耗尽了这位长寿老人的生命。这是一个总习惯于一个人独处、一个人回忆的老人,她是伟大的母亲,更是伟大的孤独者。
  而乌苏娜的大儿子霍一阿卡迪奥的孤独是由于与愚昧并存的感情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心与心的离异和隔膜。这是一个野性特征极其明显的人,从外貌上来说,文中提到,“他一直显得过分高大”;从情感上来说,他的感情也最为炽热。当他的弟弟奥雷连诺上校问他――当时他们都只有十来岁――爱情的奥妙到底是什么,他毫不迟疑的回答:像地震!他和他父亲一样的固执,但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想象力。他和庇拉一特内拉私通,有了孩子。他十分害怕,开始整日呆在父亲的工作室里,并开始“痛恨这个世界,渴望孤身独处”。他一直对人们怀着戒心,渴望浪迹天涯。他得不到理解,在和父亲的对抗中选择了随同吉普赛人的逃亡。数年之后,他结束了流亡岁月,重新回到了家中时,外形更是酷似野兽,文中对他外貌的描写是:“他那宽阔的胸背几乎连门都挤不进”、“野牛似的脖颈”、“他的皮肤日晒雨淋,像被盐盐过似的,短短的头发竖着,像骡鬃,一口牙齿硬的像钢浇铁铸的一般,只有眼中露出忧郁的神色……”所有这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回来的与其说是一个人,更不如说是一个野兽。当他决定要和蕾蓓卡结婚时,克雷斯庇反对说他们结婚是乱伦时,阿卡迪奥的回答是:“乱伦这玩意,我要向它上面拉上两坨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非人性的东西,也就是说他的感情中也带着兽性。他与蕾蓓卡结婚后更是有着不知节制的情欲,这种日子持续了一个月他们才开始正常的生活,直到他不明不白地死去…在他回来的这些日子里他与家人绝少沟通,以致在与蕾蓓卡结婚后完全断绝关系。这是一个兽性特征非常明显的人,无论是从外形上还是感情上,因此我们称之为野兽似的孤独者。
  至于奥雷连诺上校,“他的孤独是拥有真理的灵魂而具有的高洁峭拔。”奥雷连诺天生带有孤独的气质,从小就孤僻异常,成天从事枯燥的炼金术,离群索居,不问世事。
  奥雷连诺上校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物。当政府军开始残杀无辜时,他主动纠集了21个年轻人发起了暴动。他一生背井离乡,去为他并不理解的一场场战争拼命,但战争带给他的并不是人民的拥戴和无上的荣耀,而是人民的唾弃和难捱的孤独。到了晚年,他战败回家,为了逃避孤独,埋头于一种无意义的工作:炼金制作小金鱼。他做了又化掉,化了又重做,以此消磨时间。然而,她还自我安慰地想:“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在他的想象中,“爱”是一个肮脏的字眼。他的生活之所以没有意义,是因为战争使他心死了――但是他确实不曾爱过任何人,连他的妻子雷梅苔丝都不爱,更不用说那些与他只有一夜夫妻之名的女人了――甚至他的儿子。”
  他的结局如同注定一样走向毁灭。奥雷连诺上校的这份孤独,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
  从这三个代表性的孤独者身上,我们看出,布恩蒂亚家族中的人都具有强烈的个性,而且这种个性是极为内向的,由这种内向的个性决定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毫无沟通,通过作品我们看到,有很多时候书中的对话是搭不上线的,人物各说各的话。除了乌苏娜之外,家族中的其他人对于这个家族的兴衰成败都毫无责任心,将自己置身事外,于是这种情形决定了整个家族不可挽救的颓废命运。作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了许许多多备受孤独折磨的凄惨结局,目的在于警示人们去寻找结束孤独的出路。而乌苏娜的孤独形象存在的意义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解决孤独境地的道路:人必须要有责任心,对他人有爱,只有这样才可以挽救家族的颓废,结束这种孤独境地。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68741/

推荐访问:百年孤独中心思想 百年孤独简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