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认识”

来源:安全管理常识 时间:2016-08-19 08:44:0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安全管理常识】

“四个认识”(一)
“四个认识”学后感

“四个认识”学后感

作为一名刚刚分到矿建的新员工,在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公司为我们安排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在众多的培训课程中,给我映像最深、启发最大的就要数史经理提出的“四个认识”,

通过“四个认识”的学习,我收获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是认识自己的身份。“主人翁”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主人翁”?通过对“四个认识”的学习,我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之前一听到国企,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铁饭碗。但是如今的形式不同了,所有的职工都是合同制,要想饭碗拿得稳,就要努力工作。员工对待工作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家里事一样尽心尽力,坚决不能有打零工的思想。【“四个认识”】

其次是认识为谁干的问题。公司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是非常不错的,除了每月高额的工资奖金外,公司还为我们缴纳了“五险一金”,这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的后顾之忧。我们如果想保持这种优厚的福利待遇,甚至再次基础上有所提升,就得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所以,我们辛勤的工作,换来的不光是公司的日益壮大,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自己赢来更为丰厚的回报。

再次是认识存在的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公司目前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各个新建的项目部上,后勤设施、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作为一股新生力量,矿建公司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公司领导也深知目前公司存在的不足,为此公司向员工做出的耐心的讲解和郑重的承诺,他们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人员说素质,加大安全投入,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力争做到管理规范和运作规范。

最后是认识发展前途。在培训期间,我们对公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有了深刻的了解。近一年来,矿建公司发展十分迅速,成为了晋煤集团各大矿井以及资源整合矿井生产建设中你可或缺的力量。现在正直公司用人之际,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这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公司为我们搭建了非常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这对于我们实现个人职业规划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个人理想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相信,来到了宏圣矿建,只要我们努力工作,成功指日可待。

“四个认识”(二)
关于传销的四个认识误区

关于传销的四个认识误区(小贴士)

一、参与传销的都是低知识、低智商、低收入的人吗?

传销机构发展成员的秘诀是“洗脑”。现实生活中有不如意或者心理防线有漏洞的人,都容易在人群聚集的场合被“洗脑”。这与人的智商、见识、收入水平基本没有关系。所以,在传销组织中,有很多成员原先是记者、律师、大学教授、政府官员、企业高管。

【“四个认识”】

二、采用传销模式的都是很低级的公司吗?

能够做成规模的传销公司,需要完善而有诱惑力的“理论体系”和“分成体系”,需要吸引能够实施正常管理和“洗脑”的“人才”,需要制造“洗脑”所需要的真真假假的素材和信息,而这些素材无论是媒体广告、慈善捐助,还是名人合影、专家顾问,都需要传销团队进行成熟的策划和实施。所以,成气候的传销公司往往极具迷惑性——事实上,这些公司如果不走传销的邪路,本来可以成为很好的企业,只是走正道不可能迅速赚得暴利。

三、传销仅仅只是骗人钱财吗?

其实,传销的特征之一是通过虚假信息,对成员进行精神控制,使其心甘情愿、不择手段地透支亲情、友情,从身边的熟人获取暴利或者拉熟人下水。有些人痴迷到辞职、卖房子的地步。一旦人脉关系耗尽,这个成员就会被无情丢弃,这时他可能与亲友感情破裂,而且可能失业、居无定所。现实中,很多人因为传销,从“中产阶层”跌入了贫困、失业状态,个人生活和心灵都受到极大冲击,甚至迁怒于社会、影响社会稳定。

四、一些总部在美国的直销公司真的“模式在美国很受欢迎”吗?

在美国,运用金字塔式的多层发展经销员模式也是违法的。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明确不允许夸大产品功效、夸大经销商利润等不实宣传行为。

“四个认识”(三)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需深化“四个认识”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需深化“四个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地改革调整,国有企业的布局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监管机制得到了优化,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有序进退,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一、深化对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四个认识”】

我国始终坚持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是与我国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属性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社会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关键在于经济基础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否则国家的性质就会改变。近年来,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一股贬低甚至否定国有经济地位的声音。因此,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有企业在国内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四个认识”】

一是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国有企业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积极落实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由于国有企业一般是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强化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此外,国有企业在配合中央宏观政策和地方经济建设,推进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战略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了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

二是政治方面。由于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才使得政府能够从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制定各项政策,为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反之,如果国有企业被大量私有化,国有经济失去了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大型私企的政治影响力就会大大增强,人民当家作主将难以得到保证

三是社会责任方面。国有企业既履行经济、政治责任,也履行道德、法律、环境资源和慈善等社会责任。根据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0)》显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仍然领先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国有企业总是冲在前头,积极参加各种抢险救灾活动,积极捐款捐物。此外,国有企业比较注重维护职工利益,实行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注重让职工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中同步受益。

从国际方面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有力地节制了跨国垄断资本,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国有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开拓国外市场,深化同世界各国的经贸战略合作,推动政治互信等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

“四个认识”(四)
坚定“三个自信”的四个认识问题

  十八大提出“三个自信”,把“自信”一词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层面上,赋予其丰富的国家政治要义,体现和诠释的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面对国家和民族未来所持有的坚定的、乐观的精神状态。

  一、关于“三个自信”的提出
  “三个自信”折射的是党对自身历史和未来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归功于党一贯的理论自觉、实践自觉和历史自觉。
  实施八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致力于打造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为中央提出“三个自信”作了充分的理论铺垫。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先进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事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历史性巨变,对国际社会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这一切巨大变化的实践体现、理论体现和制度体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肯定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空前关注,“当代中国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知名智库或大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成为国际学界一门独立的显学。面对这一历史性巨变,面对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我们如何揭示蕴于这一历史性巨变之中的内在机理并在国际历史舞台上打造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2004年1月,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多次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至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作为完整的时代课题被正式提出。基于这种理论自觉,作为国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持续实施了八年,对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进行了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历史层面和逻辑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等全方位研究,为中央提出“三个自信”作了充分的理论铺垫。
  中央把具有国家政治要义的“自信”首先用在文化方面,即提出“文化自信”,这是中央提出“三个自信”的成功先导。“文化自信”学界、文界直至政界都有涉及,但以刘云山同志用云杉笔名于2010年发表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一文最为引人注目。这篇文章主张立足中国实际,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明确揭示了中国当代发展视域中,国家、国人文化上所应持有的文化情怀和精神状态,体现出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的文化上的新觉醒、新自觉、新担当。文章影响和反响非常好,被称为近年来找寻“中国精神”少有的佳作,其文化自信、自觉、自强的宏大构架写进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成为党和国家战略。
  中央把“自信”理念延展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上,十八大报告除了强调“文化自信”外,首次完整提出坚定“三个自信”。随着党的十八大的临近,党的理论思考也在不断推进,中央并没有把自信、自觉、自强的理念仅仅停留在文化建设的思考上,中央还把它进一步延展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思考上。2012年6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入推进工程,更好地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到了党的十八大,中央把自信、自觉、自强的理念由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层面继续推进到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的十二大开题;此后,历次党代会报告始终充满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党的十七大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首次概括说明;2011年“七一”讲话中,胡锦涛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经过30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我们党对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个方面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十八大报告中除了强调“文化自信”外,还首次完整提出“三个自信”。“三个自信”是对全党在精神状态上提出的政治要求,是阔步迈向民族复兴的精神总动员,与“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紧密相联,与“两个百年目标”紧密相联,醒脑提神,豪迈坚定。
  二、坚定“三个自信”的实质和核心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三次讲话集中阐述坚定“三个自信”,这对我们理解坚定“三个自信”的实质和核心有着指导意义。一是2012年11月17日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这次讲话以坚定的语气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与意志,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这次讲话纵贯历史,深刻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本源、探索历程,明确回应党内外、国内外对中国道路的关切,郑重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强调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号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三是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这次讲话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如果说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的前两次讲话是对全党精神状态提出的政治要求,那么,这次讲话则是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对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要求,是一种国家意志的表达,是一种迈向新征程的全民精神的总动员!
  综上,坚定“三个自信”实质上是一种政治要求,既是对全党又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是阔步迈向民族复兴的精神总动员,核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自信、自觉和自强。坚定自信,就是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增强自觉,就是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谛要义要有深刻把握,对事业发展要有主动担当精神;实现自强,就是立足自己实际、依靠自己力量,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三、坚定“三个自信”的基本内涵和当代意蕴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富裕之路、民族复兴之路。坚定道路自信作为政治要求,就是要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规定,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接力探索开辟出的一条正确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这一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今天我们对它的认识应更加自觉。坚定理论自信作为政治要求,就是要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有这样的理论指引,我们就能顺利夺取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业已建立。党领导中国人民集体创造的、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坚定制度自信作为政治要求,就是要始终坚信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必须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始终坚持、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央提出“三个自信”,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渐成熟的重要标志,又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殷切希望和热切要求,说到底,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而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政治确定性”,是中国航船乘风破浪的压舱石和定盘星。
  四、坚定“三个自信”的坚实基础和充分根据
  中国正迎来自信时代,自信来自于哪里?凭什么自信?为什么要自信?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六方面进行理解。
  自信源于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信念。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人类追求进步的基本情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首先来自于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信念。只要我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进社会主义谱系,我们就能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几代人的追求和精神血脉传承的历史指向,深切感受到源于其中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社会主义思想从萌芽到现在有500年了,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苏联模式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再到我们党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虽然有曲折,但是共产党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从没有停止过。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中,马克思主义还在为人们提供精神导引,仍然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中国共产党人从90多年前就秉持这把信仰之火,矢志不渝去奋斗,引领了国家和民族不断取得伟大进步。可以说,我们今天所选择的路,所奋斗的事业,就是归顺在科学社会主义大道上。这就是信仰。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三驾马车,它们不是生来就有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90多年一以贯之接力探索得来的,之所以能一以贯之去探索,就是因为有着始终不褪色的理想信念贯穿始终。
  自信源于历史性伟大成就。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60多年时间,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国际地位快速增强起来。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迅速发展、摆脱贫穷的伟大成就,放到世界史中去看都是一个奇迹。正如旅法学者宋鲁郑所说,今天的中国处于1840年以来最好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有1840年以来最好的制度,今天的中国是全球各主要国家中发展最好的国家。这些历史事实就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
  自信源于现实的国际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不仅来自实打实的成功,更来自其他思潮、道路、模式等“不中用”。以美国为首和倡导的新自由主义不管用,因为它主张市场万能,政府对经济“自由放任”等,不仅令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前苏东国家失望,而且令欧美各国人们大失所望;狭隘民族主义不管用,因为它不合世界潮流,阻碍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将失去重大战略机遇;“新左派”思潮不管用,2003年非典后,“新左派”思潮尤为活跃,要求放弃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走“回头路”;民主社会主义不管用,因为它主张政治多元化,主张对资本主义改良等;传统的苏联模式也不管用。所以,只要我们放开眼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前苏联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欧洲模式、阿拉伯模式相比,就更能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声有色,充满生机和活力。
  自信源于目标愿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已经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已经明确,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把新的历史阶段宏伟蓝图具体分解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随着2013全国“两会”的胜利闭幕,新的10年已经开始,中国将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中国梦”进一步强化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恪守的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并清晰地告诉世界,实现“中国梦”的攻坚期和关键期到来了。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确立,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征程上将会越来越自觉、越来越自信,自信的中国人必将有所作为。
  自信源于斗争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这种强调和宣示既是对全党同志的郑重提醒,更彰显出我们党实现伟大目标的信念之坚定、努力之顽强。面向未来,一方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后,我们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不会少,有些会更尖锐、更突出;另一方面,直至今天,还有人不完全认同这条路,比如,我们秉持的和平崛起理念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某些西方势力一天也没有放弃过用分化、分解、封堵直至破坏等手段压制我们,搞垮我们,还有人希望我们走过去的路。面对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保持自信。
  自信源于切合中国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持续奋斗中,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形成、确立起来的,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切合中国的、发展和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这是中国历史选择、政治选择的植根所在。有不少人在评论中国的发展时顽固认为,中国就应该走西方的路,原因就是看不到这一点,看不到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与西方国家迥异的发展历程。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对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不仅是因为三者比世界上其他道路、理论、制度先进,而且是因为它适应我国国情、有独特优越性、能够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以及发展中的问题。换句话说,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走什么样的道路,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这条道路是否适合这个国家的国情并解决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正如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时所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总之,“三个自信”源自于信仰,源自于伟大成就,源自于现实的国际比较,源自于伟大斗争的需要,源自于目标愿景,源自于切合中国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因为关乎命运,所以必须始终坚持。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42212/

推荐访问:金融创新四个认识 四个全面的认识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