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委政府合署办公,门牌左右如何放置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8-25 10:08:4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基层党委政府合署办公,门牌左右如何放置(一)
党政机构挂牌学

【基层党委政府合署办公,门牌左右如何放置】
2013年,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与新中国同龄的铁道部正式成为历史,市民们来到原铁道部门前拍照留念。


  经中央编办批复,国土资源部近日正式挂牌成立不动产登记局。国土部挂牌这一举动,也成为国家不动产登记机构从无到有的标志。
  中国党政机构都有正式名称和办公场所,悬挂机构名牌也是其正常运转的重要体现。然而并非所有党政机构都挂牌,是否应当挂牌也没有党规国法明确规定。
  在具体实施时,党政机构怎么悬挂名牌,名牌的大小、尺寸、字体等又各有讲究。
  通常而言,在国家机构编制内,有独立法人、独立财务核算、固定办公地点的各级党政机构都要挂牌办公。例如哈尔滨市审计局从属于哈尔滨市政府,它作为独立法人和独立财务核算单位,并有固定办公地点,就需要挂牌。
  从实际挂牌情况看,除国务院办公厅、国防部等少数机构不挂牌外,国务院下属部委基本都挂名牌。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3月发布的通知也规定,“新组建、设立的机构均须悬挂书写有部门、单位名称的牌子。部门、单位名称应采用国务院有关机构设置文件规定的名称,不能使用简称。”
  调查发现,国务院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的牌子书写方式分几类:部门名称中冠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牌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7个字分成两列,字体较小。部门名称紧跟其后,一列到底,字体较大。如外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机构都属于此类情况。而以“中国”、“国家”、“国务院”打头的机构,名牌书写通常是一列到底,比如国资委、国新办、侨办等等。
  国务院部委的牌子大多竖排挂,有的挂在大门左侧,比如商务部;有的挂在右侧,如外交部,似乎没有一定之规。
  地方政府和党委分开办公者,如北京市政府楼前,右侧挂着白底黑字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委楼前,则挂了三块白底红字的牌子,“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在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和“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在左。
  上海市政府和市委在同一院内办公,大门前白底红字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在左,白底黑字“上海市人民政府”居右。另外,门口还挂了一块白底黑字的“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经过调查发现,一个院子或者楼内多块牌子的悬挂原则是:地位越重要的越要靠近大门,从中间往两侧依次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通常只有党委用红字,其他机构用黑字。
  陕西省安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2011年发布的一份文件,对于字体的颜色也有明确要求:党委及工作机构、派出机构条牌统一为白底红字;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审判机关等国家行政单位、人民团体、事业单位条牌统一为白底黑字;乡镇办、站、所以及事业单位方牌统一为钛金黑字。
  挂牌一般归各党政机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制作牌子时也没有指定地点,都是各单位自行找广告公司设计,再交由工厂制作完成,经费也由单位自负。
  深圳市和美特钣金科技有限公司就承接全国各地党政机构的名牌制作业务。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说:除了办公楼的门牌、指示牌,他们还做科室牌和宣传栏,“一般是广告公司将效果图发给我们,然后业务员核算价格”。这类公司很少和政府直接接触,多数情况下只和广告公司签合同。为了配合不同机构的属性,标牌的颜色也需要特别选择。
  关于不同机构牌子的尺寸,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的文件说明:“牌子的尺寸根据建筑物的大小确定。”采访的几家北京牌匾制作社都表示:“制作牌匾尺寸没有硬性规定,都是根据单位的门面设计的。”北京环宇牌匾公司曾在2003年制作了共青团中央的牌匾,2006年还做过北京市政府的牌匾,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牌子的材质、大小、款式是根据单位不同的要求定的,没有统一规定。”
  宏鼎昌达公司透露,“如果是木质牌子,比较好一点的材料是用松木,大小一般是长220厘米,宽40-60厘米不等,分手工雕刻和机械雕刻,造价大约1000元/块,一般能用10年左右。”
  2014年5月5日,记者实地考察了国家几个部委,发现其牌子长度并不一样:工业和信息化部大门口牌子长450厘米,宽60厘米;教育部的牌子挂在楼门口,长200厘米左右,宽50厘米;财政部的牌子长280到300厘米,宽50厘米。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门口,一位了解内情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挂的牌子是2008年放上去的,原因是当时该部更名。”
  一些基层单位明确要求,下级机构牌子不得大过上级机构,比如安康市的文件就规定:县区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等机构的牌子高240厘米,宽40厘米;市直代管机构、部门管理机构和县级事业单位条牌高230厘米,宽38厘米;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条牌高220厘米,宽36厘米。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之初,只是在临时征用来作办公场所的祠堂门口正上方,标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但其下设的机构并不挂牌。当时中央办公机构常设在大地主留下的宗祠里,“比如说谢家祠堂,或者陈家祠堂,里面很大,有很多房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师夏璐说,“临时中央政府有九部一局,一个部长在一个房间,就相当于他们的办公室了。革命过程中党中央随时准备搬迁,要安全、便捷和保密,所以他们都不挂牌。”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让私营企业变身公私合营,带有政治意味的“挂个牌,鼓个掌,放个鞭炮”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一些需要和群众打交道的政府部门,如信访、民政和公安等部门也开始挂牌。   一些党中央机构虽未悬挂名牌,但该机构属于“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他们多会挂国务院系统的名牌。如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也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该机构门口只挂后者名牌。中央台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属于一个机构,但该机构仅悬挂“国务院台湾办公室”的名牌。
  合署办公是中国政治体制中独特的现象,这主要缘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这一理论前提。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作出规定,包括中共中央在内的各级党委,都要建立一个和政府对应的部门。
  “比如国务院里有农业部,党中央也设有农村工作部。”研究中共党史的夏璐发现,“当时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为邓子恢,国务院农业部部长为廖鲁言,这两个人都是负责中央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高级干部。”夏璐解释:“像宣传部、组织部在政府组成部门序列里就没有体现,因为它们的性质属于党务部门。”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8月,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谈话,其中着重提到两点:第一是要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第二是解决机构臃肿问题。他提倡党政分开,党只管党务工作,国务院则管政府工作。随后,党中央陆续撤销了一些与政府对应的机构。
  “合署办公”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特别是1998年国务院行政体制改革之后。“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是精简机构、减少人员,最重要的是减少国家的财政负担。”夏璐告诉记者,党的领导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即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比如中纪委加挂监察部牌子,就是正规化、制度化的表现”。
  如果看看国外,美国、英国、日本等最高权力机关及行政机关多选址于历史悠久的建筑,建筑本身已是一张绝佳的“名片”,所以多未悬挂机构名牌。
  “你看White House就知道是白宫,不需要看牌子。”一位研究中共党史的学者认为,“其实挂牌是中国特色,不挂牌才是正常的。”但国家行政学院杨小军却认为牌子还是应该挂的。
  记者发现,与中纪委“不挂牌办公”相比,各级地方纪委即便与党委和政府一起办公,也会单独挂牌,比如武汉市纪委就与市委的牌子一起挂在办公场所前。一个地方纪委书记解释,“外界老是把我们当做党委下面的一个部门,跟组织部和宣传部并列,其实我们是监督党委的。”
  乡镇为满足上级独立办案的要求,也会给纪委独立挂牌。“实际上做不到独立。”南方某省一位挂职副镇长说,现在很多镇纪委书记还分管镇里的其他工作,纪委办公室和人员也跟其他人合用。
  对于挂牌这件事,一位区人社局副局长感觉,“越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越是低调,对挂牌一事很随意;越是在落后地区,如苏北地区,官本位思想严重,越重视门面。”
  一些地方乡镇部门还出现过挂“假牌子”现象。上述挂职副镇长透露,为了满足上级视察需要,以前该省基层单位明明没有配备相关人员,也会挂上统战、维稳、计生等各种牌子。后来新省委书记来了,发现这么多牌子后面并没有对应部门,就要求村一级只挂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块牌子。
  江苏一位街道干部发现,街道乡镇前几年都喜欢挂牌,现在也有逐渐不挂牌的趋势,“这可能和主要领导有关系,再就是上访群众多”。
  “我们局牌子以前被人偷过多次,后来换成有机玻璃,还是被人偷。”上述人社局副局长说。最后他们把单位名称镶嵌在墙上。【基层党委政府合署办公,门牌左右如何放置】

基层党委政府合署办公,门牌左右如何放置(二)
基层机构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

【基层党委政府合署办公,门牌左右如何放置】   2009年政府机构改革以来,机构编制部门改变了原来的设置模式,不再与人事局合署,进行单独设置,成为了党委序列部门。作为党和国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经济社会建设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组织机构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从目前情况看,机构编制工作在党委和政府工作中发挥了宏观调控职能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良好的局面。

  一、机构编制管理的内涵
  机构编制管理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管理,是组织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具有不同于一般行政管理的特点:一是集中程度高。机构设置、人员数额等编制资源是有限的,国家机关为了合理分配和利用编制资源,达到精简高效的目的,必须对其进行集中管理。二是综合性强。由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机构编制管理对象涉及到组织、人事、劳动等多个部门,必须要做好综合平衡、统筹兼顾,具有全局意识。三是应用性强。机构编制管理直接涉及到机构职能、规模的明确或调整以及人员数额、领导职数的确定等工作,具有很强实用性,必须从实际出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当前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编制管理程序需进一步规范。政府机构改革实施前,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与人事局合署办公,往往工作中以人为主,先人后编,以人增编,以人设岗,以事增设机构,超配领导干部,同时机构编制没有现行的具体法律法规依据,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手段,对于编制部门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这导致编制部门独立运行后,传统工作模式仍根深蒂固,出现了“两张皮”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定位不准。包括自身定位和单位定位,对编制工作职能不了解;二是流程不顺。组织人事部门在编办独立后没有及时改变工作流程,与编办协调不一致;三是宣传不到位。编办自身宣传政策、设置工作程序方面不细致。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强。
  (二)机构改革成果需不断加固。机构编制部门作为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主体,在历次机构改革中,都对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了彻底精简,达到了“瘦身”的效果,但是回顾历次政府机构改革,我们能够发现一条规律,那就是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这样的循环怪圈。察其原因,一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理论和新事物不断涌现,基层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事项也越来越丰富和细化,导致部门管理边缘化,加上上级业务部门要求下级部门设立相应机构,从而造成了基层机构只增不减的现象。二是领导干部随着年龄的增大,改任非领导职务,占用单位编制,工作中不再承担重要工作,这就需要增加新的人员来满足工作的需要,就造成了超编进人或增编进人的现象;三是机构编制工作缺少一个更为有效、刚性的监督管理方式,部门单位往往在人员编制配备方面处于被动管理,在人员和领导职数配备中“被分配”、“被安排”,人为因素比较多,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才能对领导干部超配、人员超编、私自设立机构的现象清除。
  (三)政府职能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机构改革“三定”工作中,部门职能的制定是发挥政府效能、提高政府效率基础和前提,在政府改革中居于首要地位。一是职能是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的基础。界定职能是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的基本前提,前者决定后两者,因此,在“三定”规定中首先是界定职能,根据职能确定机构的设置形式,根据职能的性质、范围、责权轻重、任务量的大小确定人员编制的数量及各类人员的结构比例。二是职能管理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前提。职能是机构编制的“灵魂”和中心内容,前者决定和主导后者,而机构编制只是职能的载体,是职能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职能的实现条件,是职能的派生物。如果职能配置不合理,必然导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的混乱,在运转过程中出现职责不清、工作重复、业务交叉等问题。三是职能是界定部门工作范围的依据。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之后,都对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进行了新的明确,重新规范各部门工作职责,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往往出现政府部门职能运行中的缺位、越位、挑位的现象。一是一些单位没有能力履行国家赋予的管理职能,却没能及时提报相关情况,听之任之,造成了公共服务缺失的“缺位”现象;二是一些单位超越自身职能范围,行使下级行政机关或其他部门管理职能,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情,致使部门与下属单位之间出现职能交叉、政事不分的“越位”现象;三是职能管理在“三定”方案中确定后,一些部门对于容易的或有利的职能坚决积极的执行,但是一些困难的却避之唯恐不及的“挑位”。
  三、解决当前问题的三项措施
  对于上述问题,要在加大机构编制工作宣传、强化机构编制意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三点。
  (一)要加快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进程。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编制就是龙头,编制就是法律”。但目前从国家到地方至今还没有一部正式的机构编制法律法规,机构编制的确定缺乏法规性和科学性依据。因此,从国家到地方尽快制定有关机构编制法律法规成为当务之急。要用法律形式把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对象、内容和范围,设立机构的审批程序,机构编制的法定总额,执行机构编制机关的权限和行为准则,执行监督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责任等规定下来。这样,才能保证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才能保证机构编制部门能够依法行政,使机构编制得到有效控制。
  (二)要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制度,树立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是主管机构编制、行政管理体制、机构改革的职能部门。因此在机构编制管理中,要不断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能定位,不断树立机构编制的权威性。首先要坚持编制事项的“三个一”制度,即凡涉及机构编制事宜,由编委领导一支笔审批,机构编制部门一家承办,编委或编办一家行文。那些未经编制部门审核,由部门代党委、政府起草的文件和领导讲话不应涉及机构编制事宜,部门下发文件和召开会议擅自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应一律视作无效。上级业务部门不应以项目、资金、评比、检查达标等手段干预下级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不应对下级的机构编制作出规定,不应要求上下机构完全对应。其次要切实提高职能管理水平。在根据职能变化调整机构编制事项时,必须注重职能依据的客观、真实、准确性,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深入开展调研,充分听取职能调整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充分搜集、审核职能变化所涉及到的相关政策法规依据,做到机构编制调整有理有据;三是做好机构编制调整后的追踪评估工作,督查调整后的机构编制能否正真适应部门职能职责需要。再次,要切实加强实名制管理。所谓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就是将由编制部门核定到机构的编制按规定的类别、特定的程序定编到人,把抽象的编制具体化,使自然人的进编有章有法,让在编人员的身份认定有凭有据。目前我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的意见》,建立了“编制使用核准通知单”和“实名制管理登记表”等制度,结合固有的人员编制台账,完善所有入编、销编的登记,形成了台账、名册、软件相配套的管理体系,实现了全程管理、动态管理和综合管理的全新管理模式,使机构编制部门能够全面掌握机构、编制以及实有人员信息,以实名抓管理,以实名促监督,从制度上堵塞各种管理漏洞,有效解决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吃空饷”、混编混岗等各种问题。
  (三)要以多样化措施严格监督机构编制。一是要实行内部监督。一方面,机构编制部门要强化机构编制监督职能,将监督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主动进行查处,力争消灭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党委政府对机构编制部门的约束,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自查自纠制度、公开通报制度,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监督约束作用。二是要实行外部监督。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投诉举报制度,进一步落实和扩大人民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三是要实行联合监督。要建立机构编制与人事、财政、组织等部门的相互制约的联合监督机制。核定人员和工资,列入财政预算核拨经费,办理调配、录用、社会保险、工资福利等手续,都必须坚持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编制限额内。要创新实名制管理,实现机构编制、人员工资、财政预算等微机联网,强化联合监督机制。四是出台机构编制管理考核相关管理办法,把机构编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和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的年度绩效考核目标,把对各部门单位机构编制工作的考核评估结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督促各单位改进工作、考核领导业绩、推行行政问责、实施单位奖惩的重要依据。五是要落实责任追究,切实防止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流于形式。要在各级政府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检查各项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实体性、具有可操作性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和处理办法。要做到责任追究有法可依,责任追究能够操作,责任追究能够落实到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时,机构编制部门对其任职内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发现有违反编制纪律的,实行追究制。 【基层党委政府合署办公,门牌左右如何放置】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55734/

推荐访问:党委政府门牌悬挂顺序 长沙湾政府合署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