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师角色观

来源:教学反思 时间:2016-09-01 09:43:5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教学反思】

中国传统教师角色观(一)
关于中国传统教师角色的反思与探索

关于中国传统教师角色的反思与探索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中扮演的剧中人物。20 世纪 20 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首先引入社会学理论,用以分析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应有的行为方式。目前,角色概念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之中。在学校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在师生人际交往中扮演什么角色对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关于中国传统教师角色的梳理与反思

1. 传道者角色。“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择师的必要性的,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这就给此后一千多年的教师角色定了位。直到21世纪后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中小学教师把此奉为经典,他(她)们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填鸭式”、“题海战术”或者靠简单的机械重复来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师教得极其枯燥无味,学生学得苦不堪言,考试个个拿高分,实际操作却摸不着头脑。

2. 控制者角色。中国古代敬奉“天地君亲师”,“师”为“五尊”之一,被高高地供奉在很多家庭的神坛上接受顶礼膜拜。从孔夫子成为万世师表开始到唐宋时期,尊师尊孔已经发展到了极至,教师与学生之间俨然君臣关系,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教师

中国传统教师角色观(二)
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

一、本章的学习目标

1.了解教师角色的内涵和特点;

2.把握国外教师角色观的演变

3.学会批判性分析我国的传统教师角色观以及多视角理解我国现代教师角色;

4.理解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精神,把握教师角色转换的方向和要求

二、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2.

本章重点:教师角色的内涵和特点的理解;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科学认识。

3.当代西方教师角色定位。按照教师处于各个空间的作用和地位,当代西方对教师角色的各种描述可以归入四个向度——社会因素、学校与课堂情境和个人发展诉求下形成的以下四类角色:

(1)社会角色——教师促进民族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角色;

(2)学校角色——教师作为学生家长、教师同事、教学管理人员(如校长等)和社区的合伙人,或者说合作者、合伙人角色。

(3)课堂教学角色——教师作为“教学专家”和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4)自我职业角色——自我职业认同和自我角色重塑。

由此可以看出,当代西方的教师角色是多维的。

(三)中国的教师角色观梳理

1.我国传统教师角色隐喻及其评析

在我国,有几种典型的教师角色隐喻折射出人们对于教师角色的传统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我们需要对这些教师角色隐喻的积极意义和不合理之处加以反思,以有利于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中国传统教师角色观】

(1)“蜡烛论”这种教师角色定位强调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有利于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促进了“尊师重道”的传统社会风气形成,这是其积极之处,但它也有不合理之处:“蜡烛论”将教师无限拔高而带有将教师抽象为“圣人”的倾向,忽视了教师的物质生活、经济地位及其持续的专业发展。

(2)“工程师论”。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了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尚的,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心灵,促进其人格的发展。但是把教师比作工程师也有欠妥的地方,它曲解了师生关系,夸大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不恰当地把教师提升到一个神圣的境地,似乎教师是一个万能的上帝,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案塑造学生的精神。但同时,教师仅作为既定方案的执行者又难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师论”又有自相矛盾之处。

(3)“园丁论”。“园丁论”在强调为学生准备田园式的宽松学习与成长环境、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同时,弱化了教师的作用。相对于工程师论来说,园丁论呈现出某些矫枉过正的倾向。

(4)“一桶水论”。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隐喻就形象地反映应试教育对教师职业能力在“量”方面的要求。在当前的形势下,如果再将教师和学生分别看成“倒水者”和“接水者”显然是不恰当的。同时,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将教师的知识储备看成静态的“一桶水”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教师的知识应当是时时更新的“泉水”。

2.我国现代教师角色观

当今教师究竟应当承担哪些角色?当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来对教师角色加以审视时,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1)社会视野中的教师角色(请见教材第一章中的表格:教师角色的类型与特征)。

(2)师生关系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导航者;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教师是因材施教者。

总体来看,现代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是多样化的。

(四)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

1.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国务院的直接指导下,从2001年6月起,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由此拉开序幕。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来说,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结构观、课程资源和课程管理观、教学方式观、课程评价

观念等方面体现出一系列的新理念。理解和把握这些新的课程理念是科学认识当前教师角色转换的重要前提之一。

(1)是课程目标观的创新。新课程中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突出了形成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亲身感受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2)课程结构观的创新。从培养“个性化的新人”出发,新课程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传统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增设综合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3)课程内容观的创新。针对传统课程所存在的“难、繁、偏、旧”等弊端,新课程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化,赋予了静态的课程内容以鲜活的时代气息。

(4)课程资源和课程管理观的创新。针对传统课程存在的封闭性、整齐划一性、机械性等缺点,在课程管理上,新课程强调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且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改变过去的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的适应性,调动学校、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优秀的校本课程。

(5)教学方式的创新。传统课程的教学是以接受学习、机械训练为主要特征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变革,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课程探究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课程评价的创新。传统的课程评价在观念、方法、内容、功能、主体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新的评价模式——发展性评价,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和自我评价,提倡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和反思。同时,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这种评价目的不仅在于横向之间的区分或筛选,更是教学双方各自在纵向上的提升。

2.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角色转换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角色定位的束缚中走出来,在新课程的环境下重新理解和塑造自己的职业角色。

(1)教师必须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新课程的管理已经从中央统一管理改变为中央、地方与学校三级管理。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尴尬境地,充分调动教师作为课程主体的积极性,赋予了教师全方位参与课程研究和开发的权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由原来的课程复制者转换为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作为新课程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教师要自觉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其二,教师在充分解读教科书的基础上,有责任对已审定使用的教科书做出适当的“剪裁”,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其三,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任务,主动、有效地参与课程的研制。

(2)教师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现代知识传授者转变。具体地说,教师要成为一名现代知识传授者,就必须作这样的转变:由注重传递向注重发展转变;由注重统一规格的教育向注重学生差异性的教育转变;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执教者、管理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3)由“单一学科型教师”向“跨学科型”教师转变。新课程强调学科和知识的整合,这必然要求教师具有多门学科的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成为综合型、通才型、跨学科型的教师。

(4)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留下了诸多不确定性和可变换的弹性目标、空间和时间,从而为教师留有极大的发挥余地和自主创新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花很多时间查资料、补充、删减、解释教材的内容;需要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方法;需要自主地对教学过程中的要素进行灵活调控。这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尤其强调教师要具有对教学起实质性作用的“实践智慧”。

中国传统教师角色观(三)
教师角色解读

教师四个角色的解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同时引起了教育方面的转变,这包括教育资源逐渐丰富,教学方式等的现代化,这些改边带来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角色的定位,不仅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方式改变。因此从教师角色转变的这一话题,还有充分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角色转变 学生学习方式

一、 教师角色定义

在瑞典教育学家胡森主编的简明教育百科全书中,对教师角色所代表的涵义作了三种解释:(1)教师角色就是教师行为;(2) 教师角色就是教师的社会地位;(3)教师角色就是对教师的期望。[1]在我们狭义的理解范围内,教师角色指教师的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行为。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中,教师角色被定义为:“教师的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实际角色行为;二是教师角色期望。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课堂讨论的教师角色指实际角色行为。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角色的定义主要从教师实际的行为来讲的。

在上节课上,同学提出将教师角色划分为: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关于角色的划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的,这四种划分有其合理性,接下来我将从这四个方面阐述。

二、 社会转变带来的教师角色转型

(一) 传统教师角色定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传统的教学中心“教师、书本、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只是单纯的传递与接受,教师教授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解答疑惑。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把角色演绎的很好,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有着严重的不足,在社会条件不发达的过去甚至现在偏远的地方,教师仍然是以这种模式授课,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作为社会个人,不可能了解世界的各种知识,也会存在知识的盲点,这也会影响教学。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以开放和发展的眼光对待教育,教师也应提升自己的观念,积极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二) 信息化时代的教师角色

随着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发展,我们步入信息化时代。在一般的城市教学领域,已经或者即将实现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所以教师的角色将会有单纯的传递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国传统教师角色观】

1. 教师角色----观察者

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角色主要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师如果想要成为一名有思想,有责任的教育者,必须尽量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在中国小班教学是很少的,从最普通、大众的角度来看,中国式课堂是“一对多”的,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对教师的挑战,但有深度的教育者会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进而加以“个性化”指导,从而实现学生个人的发展,教师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应该为了学生的“学”。

教师观察学生,是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渠道,也是学生与教师对话的基础,只有在教师细心观察下,才能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引导,学生及时的纠正。于巧曾说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

【中国传统教师角色观】

工作实际,学会科学、全面地观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对学生行为进行记录、观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自己的行为,优化教学效果。[2]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观察,是开展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先观察,才能了解学生,才能给教师一个方向。

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不仅仅是只是短暂的注意,教师观察学生需要正确的方

法和策略,以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规律,做出正确的“指挥”。【中国传统教师角色观】

教师关注学生,并持续关注,记录,总结。在班级中,不同的学生情况各不相

同,因此教师给予的关注也需有所差异。这里,我将学生分为两类。第一类,对于平时表现优异的,自制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放权”,这样当学生完成教师教学活动后,可以自行支配时间,和学习活动,不仅能够完成教学,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在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第二类是学习表现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分析,并且持续关注他们的行为表现.只有了解他们的从学习规律,才能在关键时刻加以提醒,实现较好的教学活动的完成。这类学生会出现不同状态的学习情况,就需要因材施教,一种方法对一个学生有用,但不一定对其他学生有用,,教师需要在长期坚持的观察中,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规律。

教师是观察者,做好观察者不仅仅是要用眼睛,还要去用“心”。以学生上课表

现为依托,抓住教学的生成点。教学中教案是预设的,但是教学不是预设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波澜,以调节自己的教学环节,同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正面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强化,对于错误的表现要给予及时指导和纠正。

在学前领域,蒙台梭利认为,观察应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她指出, “生

命本身在运动,为了研究它,探索它的秘密,指导它的活动,就必须观察它,不带先入之见地去了解它”。[3]因为与中小学授课方式与内容不同,作为学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情绪表现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关注度涉及到幼儿的安全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这里我将分为两方面讲述:一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需要及时繁荣关注每一位幼儿,幼儿不会像较大的学生一样,有较强的自制力,并且幼儿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发问和探索,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对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及时做出正确的回应,才能有利于幼儿发展,反之,如果教师不予以幼儿及时关注,不仅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室没有效率的,甚至还会存在安全问题,因为教师的疏忽。教师不能简单粗暴的干涉幼儿行为,学会观察幼儿,更好的诠释教师是观察者的角色。二是在教学活动之外的观察。幼儿在自由活动中更是能体现幼儿的本真,教师对于幼儿观察,可以发现幼儿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等。在自由活动时的观察同样也是教师做出正确引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在户外活动时候,一定要有教师的陪同,以关注幼儿的安全性问题,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积极同幼儿交流,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2. 教师角色—指导者

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因为无论社会变化与否,教师的指

导作用是不会改变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主导地方,教师是明显的指导者。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虽然不能重复以前的方式,但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去准备教学材料,学会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课程的主题,设计一些必要的问题,引导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课外去查阅资料。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且又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便是“授之以渔”,我们的教学不单纯传递知识,还有教会学

生学习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这样学生会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即使在教师不在情况下,也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理解,自我学习和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教师发挥其指导者作用,不意味着替学生包办一切,传授他们一切知识,更不

意味着教师放任自流。过分强调学生自主性,忽视教师作用也是不可取的。作为引导者,要在把握一定“度”,不仅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也要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作为幼儿教师,引导者的角色是一直存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能正确

的引导,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如果没有方法,幼儿的主动性减少,整节课都在教师的“自我引领”下顺利进行,师幼之间的双向互动逐渐向“单向”发展。“单向”互动的发展简化了幼儿的探寻过程,禁锢了幼儿的思维形式,教学活动的过程完全演变成了教师积极灌输、幼儿被动接受的过程,这不仅弱化了幼儿的积极探索能力,而且简化了幼儿对问题思考的步骤,使幼儿思维“短路”。这样的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是传统教学的另一种变相的表现形式而已。

3. 教师角色—支持者

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切实的完成教师留下的任务。无论学

生的任务的情况如何,只要学生付出过努力,就应得到支持。鼓励与支持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在学习中,支持者的外在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赞扬,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在真正的教学活动中,从日常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进行夸赞,到学生的作业学生,教师温馨和支持的评语,家长会上对家长积极的反映等等。

曾经听过一个案例,有一个小男孩,从小活泼好动,从幼儿园到初中,所有的

老师对他的评价都不是很好,他好动,基本上不能安静坐下来学习,所以他的成绩一直都不太好,每次家长会上老师都会告诉他的妈妈,他的表现是如何的差,但是妈妈却是一直鼓励他,因为家庭教育是好的,有了妈妈的支持,他不断的进步着,最后考入了清华大学。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支持者”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案例中,这个角色是妈妈充当的,教师的做法是不当的。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不能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贴上标签,社会上有教师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有过“绿领巾”的报道等,这无疑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我个人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想考得好成绩,都想满足家长和教师的期望,没有愿意做“令人讨厌”的孩子,但究竟是什么让学生表现的不像我们期待的那么好呢?

首先,我想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

影响是无可取代的。父母要作为孩子的支持者,才能帮助孩子达到父母的预期,从学前幼儿角度来看,幼儿是好奇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ziwo375231/

推荐访问:教师传统的职业角色 中国传统戏曲角色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