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洞头乡土树种

来源:各类报告 时间:2016-08-26 10:51:3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各类报告】

温州洞头乡土树种(一)
开发海岛园本课程资源

开发海岛园本课程资源,创建特色幼儿园的探索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洞头县教育幼儿园 季晓瀚等

[内容提要] 开发和利用海岛园本课程资源,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讲,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课题报告重点从课题实施的两大方面入手,一是提出“如何有效开发海岛幼教课程资源,丰富园本课程”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实施策略有:(1)提出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设想及目标;(2)确定园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内容;(3)围绕主干课题确定子课题研究来支撑课程资源的开发;(4)制定规划措施,创设开发课程资源的有利条件;(5)提出统一的课程资源教案编写体例和教学建议。这五方面是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与策略,很有实践指导意义。二是提出“如何利用园本课程资源,创建特色幼儿园”的中心问题,其主要做法有四方面:一是让五大主题的课程资源融入学科教学和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二是注重全员参与,研训结合,增强运用园本课程资源意识;三是注意非课程资源的运用,构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特色课程;四是走近幼儿,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园本课程资源的基本内容。这些具体做法在利用园本课程资源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有着较强的原创性和操作性。

另外,课题成效的总结,在课题报告中也占据了较大的篇幅,着重从幼儿、教师、及家长三大方面的变化,来展示三年来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效。其中有总体的定量与定性分析,也有个体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概述说明。取得的成果还包括附件中的三大本《课程资源教育教案集》,三个获奖子课题成果,八篇获奖课题相关论文,五篇课题实践教案和获奖案例,以及其它一些课题成果凭证。最后本报告还从八方面总结反思了课题研究的一些基本经验和认识,这对于各地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颇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园本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 课题实践 乡情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

1、从开发园本课题资源的理论及必要性出发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学校和地方将会得到更多的课程决策权。教育形势的发展为我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契机。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效果。

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服务。当务之急,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

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

广义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指的是幼儿园及教师对现有课程的处理及决策和运用。这种行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比较常见。狭义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则是指在教育专家、行家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主体性,由各方面力量参与,依据地方实际资源,对幼儿课程资源进行创新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必须具有民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民主性是指参与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人员应包括园长、教师、教育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员,他们都有权提出自己关于课程方面的意见,因此,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就必然体现出教育的民主性。这里家长的意见常常成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我园教师欲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她们必须事先征求家长的意见,如果家长不同意他的孩子参与,教师则不能带这个小孩子出去。我们的一些幼儿园在组织类似的活动时往往把家长抛在一边,忽视家长对课程资源的决策权。园本课程资源的灵活性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鼓励社会人士参与开发,要促进幼儿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其次是指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多样性是指园本课程的开发是灵活多样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幼儿园新编课程资源,通常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如《海岛风光》、《认识鱼类》、《参观五岛连桥》等等形式多样,既适合幼儿的特点,又联系幼儿周围生活环境,深受教师、幼儿和家长的欢迎。园本课程资源的独特性特点要求,开发出来的地方课程资源要具有明显的差异,如本课题所开发的课程资源侧重于海岛乡情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地域独特性。

2、从海岛幼儿园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

我县所开展的省级课题研究是在2001年的县级课题《在幼儿中开展蓝色海洋知识教育的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经修改,定为《开发园本课程 创特色幼儿园的实践与研究》。被市教科规划办立为2002年“青年双百”研究课题,2003年经市教科所推荐,被浙江省教科规划部门立为省教科规划课题。从2001年至今,该课题经历了县、市、省三级渐进的立项过程。该课题的研究始终以海岛幼儿园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由于海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幼儿园的办学经费也比较紧缺,办学条件也相对简陋,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园的快速发展。作为海岛幼儿园,如何办学,才能保护幼儿园获得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想,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而洞头是一个海岛县,享有“百岛之县”的美称,它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民俗文化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待于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去开发、利用,使之成为海岛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资源,而这些课程资源又能为广大教师、家长和幼儿所喜闻乐见。因此,立足海岛实际,挖掘海岛丰富的教育资源,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资源,走一条富有海岛特色的办园之路,是保证海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园今后的主要办学思路。这就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现实依据。

3、从幼教课程资源的现状和《指导纲要》的要求出发

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各类幼儿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并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而现有的课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海岛幼儿难以接触和体验到的事物,身边熟悉的、摸得差的、看得见的、丰富的海岛社会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为此,我们又做了一些调查、问卷,发现享有

“百岛之县”美称的洞头县,它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例如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点、有丰富的物产(藻类、鱼类、贝壳等等),有美丽的海岛风貌和广为传颂的历史人物、民间风俗等,但本岛的许多中小学生对家乡的物产资源、民俗风貌了解认识甚少。而幼儿园的幼儿对该方面知识的积累也几乎等于零。在实际的幼儿教育工作中,乡情教育应该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乡情教育是幼教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重视不够,缺乏研究,多数幼儿没有对具体形象的乡情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有些幼儿园也结合有关内容,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但都是零碎的,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任何一种教育教学任务的贯彻落实都是以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为前提的。从认知方面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从感知动作、具体事物形象为支柱。所以对幼儿的教育应从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从周围生活入手,由近及远,适合幼儿身心健康的特点和规律,为幼儿所接受,才能取得实效。而“乡情”课程资源是具体的,幼儿就生活在其中,是幼儿随时随地感受到的。周围的事物和情景,如家乡的一草一木,尤其是名胜古迹,美丽大海高山,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的家乡建设和变化,辛苦的劳动者„„都是幼儿可见可闻,可理解可接受的“乡情教育资源”。因此,在幼儿园开发乡情教育课程资源,并利用开放的资源,开展爱家乡、爱亲人的乡情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对家乡、对亲人的依恋感,对本土文化及传统的亲切感,是切实可行的。

二、课题的实施

㈠如何有效开发海岛幼教课程资源,丰富园本课程。

1、提出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设想及目标。

提出开发园本课程资源的设想,除了基于上述三大方面的背景原因外,更为重要的两大目标设想:一是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促使本幼儿园在市一级幼儿园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成为具有海岛特色教育的示范性幼儿园。二是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使本幼儿园的生源及社会影响得到提高。

课题研究目标是课题研究的指挥棒,是教育研究的核心,更是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从新《纲要》为指导,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以开展课程资源理论为指南,确定了本课题幼儿、教师及家长的发展的总目标。

⑴幼儿目标: 一是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是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增加幼儿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如了解认识家乡的概况、风景、特产、变化、风俗及家乡的人。三是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使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⑵教师目标:

一是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使教师能主动探索和收集乡情教育的素材,弘扬洞头乡情教育文化。

二是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运用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探索乡情教育活动的规律,提高教师创作和创新能力。

三是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使全园教师操作的实践研究能力迅速得到提高,培养一支年青而有活力的幼教科研队伍。

⑶家长目标:

一是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使家长进一步深入了解洞头乡情文化。

二是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使家长变被动为主动参与课题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乡情教育家长氛围。

2、确定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海岛乡土资源主要是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我们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和调查资源的查找,将适应于幼儿教育的洞头乡土课程资源改编成五大主题(即一是渔乡风景、二是渔乡物产、三是渔乡新貌、四是渔乡人物、五是渔乡风俗),在筛选课题研究所需的乡土课程资源时,我们注意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优先性原则。幼儿需要认识了解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学所能包揽,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充分考虑课程资源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比如,在上常识课中开设认识家乡物产的课,如《认识家乡的鱼》、《认识海螺》、《认识藻类》等课。其二是直观性原则。选取的课程资源内容应该是具体、形象的,是幼儿能通过感官感知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要求的有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其三是系列性原则,选取的课程资源内容应该符合课题研究中的五大主题系列需要,而且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总之,园本课程资源的选取,必须反映幼儿教育的目的和课题研究的目标,充分考察幼儿将来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及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并且注意利用每一种课程资源可能产生的多重结果,才能有可能使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园本课程资源内容框架的确定,我们是经过了充分的理论酝酿与实践思考的。在幼儿园,我们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浙江省编等类的教材,这类教材中没有具体的关于乡情资源教育的内容,但乡情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家乡的山水草木、物产古迹、人文风貌均可成为教育资源的内容。根据我园所处海岛的特殊环境,我们在两年前曾经开展了以“蓝色海洋在我心中”为主题的乡情教育,当时也通过查资料、编教材,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经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初见成效,得到教师、幼儿、家长们的广泛认同和喜爱。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又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决定将原来乡情教育的内容改编和开发成园本课程资源,我们把园本课程资源的内容分为五大主题。第一主题是“渔乡风景”;第二主题是“渔乡物产”;第三主题是“渔乡新貌”,第四主题是“渔乡人物”,第五主题是“渔乡风俗”,并将这五大主题编写成的系列教学内容,渗透到幼儿五大学科(社会、常识、语言、音乐、美术)的教学活动中。

在编写课程资源和具体教学内容时,我们进行了繁琐的资源收集与教学准备,到图书馆借阅《洞头县志》,查出洞头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洞头民歌、民谣、民间故事;到电视台录制《洞头风光》录像带;到规划局借到洞头地图、五岛连桥的模型;到文化局查找古迹、名人。最后,教师根据主题内容进行了集体备课,根据大、中、小班的年龄特征,设计了一

系列教案,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

3、围绕主干课题确定系列子课题,支撑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为了让省级课题《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创特色幼儿园的实践探索》更有效、深入地开展研究,我园采用塔字形结构构建课题研究的总框架,将园主干课题发展为六个子课题,根据现行幼儿教育的五大学科领域,融入设计其中五大子课题,即社会领域的《乡情教育课程,激发幼儿情感的实践与研究》;艺术领域的《海岛幼儿园开展乡土艺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健康领域的《运用民间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语言领域的《利用乡土文化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科学领域的《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研究》,并结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薄弱环节,设计相关的子课题《创设富有海岛特色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实践与探索》,各子课题通过市县科研部门的立项管理,学校教科处和各教研组分工负责,全园上下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形成横向与纵向相互衔接的研究链条。各子课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入、相互统一。(详见附件各2各子课题研究方案)

4、制定规划、措施,努力创设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有利条件。

当今,一所幼儿园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寻求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必须强化自身优势,把优质的保教质量,具有时代特点的创新服务,尤其是将鲜明的园本特色呈现给孩子、家长和社会,目前,开发园本课程资源,走特色办园之路已成为我园要在幼儿教育领域成功立足的必经之路。我园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通过制定规划、措施,扎扎实实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已初步具备以下几个有利条件:

⑴已形成比较明确而独特的办园宗旨。一般而言,国家对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都有统一的规定,这种规定只是最基本的原则性方面的要求,不可能照顾到各地幼儿园的具体特殊性。而且千人一面,千校一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也难满足当今丰富多样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幼儿园要有自己独特的办园宗旨,即幼儿园要根据具体的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幼儿园环境以及教育者的办园志趣确定自己幼儿园的独特的发展方向。我园能立足海岛,以海岛丰富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海洋知识教育,从而来开发园本课程资源,把幼儿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的东西搬进课堂,作为教育内容,增加幼儿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幼儿学得快乐,学得轻松。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也是我园独特的办园宗旨。现在通过课题研究为载体,使这独特的办园宗旨,逐渐凸现。

⑵已建立一套民主、开放和科学的幼儿园管理制度,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根据国家、地方的规定,学校的特点由众多的参与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的,不单是个人的行为。这就要求幼儿园要有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而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一言谈”,更不是“闭门造车”,它需要幼儿幼儿园园长纵向、横向的协调,需要幼儿教师广泛而积极的参与,需要家长的配合,需要社会主动而有力的支持。我园正是遵循了这一个做法的要求,才使此课题的研究在取得第一届温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效。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幼儿园自主进行的,它的实施成效不可能依赖于国家用类似于外部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检测。因此,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更多地需要幼儿园自身的科学的管理机制。为此,我们制定了2003年-2005年《园本课程建设》规划(详见附件 )。这一规划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和实现的目标。同时明确指出了课题研究的一些组织机构的职能和操作措施。充分体现了民主、开放和科学的幼儿园管理机制。

温州洞头乡土树种(二)
洞头烈士陵园方案说明

洞头烈士陵园保护性维修方案说明

一、概况

洞头烈士陵园位于洞头县北岙镇烈士路,始建于1956年底,1957年1月14日举行落成仪式;2003年春进行了扩建。陵园座南朝北,依山而建,前通烈士路,后有林木,环境肃穆,总进深105米,宽65米。主体建筑包括:楹联枋柱、市委纪念碑、革命先烈纪念碑,烈士公墓、洞头解放纪念浮雕;“七七”洞头保卫战纪念碑、两旁对称建凉亭,亭内及陵墓旁各置水泥桌凳,有花木带隔离。整个陵园占地面积7335平方米,是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3年列为洞头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二、现状与破损情况

1、大门

大门位于陵园中轴北端,现状为砼框架结构,两侧立柱上前后各出屋面,屋面下正面有“烈士陵园”四个铜字。大门现状体量过大,结构笨重,对中轴视线有明显的阻挡。

大门后为第一层踏步,共41级,用不规则块石垒砌。踏步两侧有砖砌花坛,表面贴蓝色外墙砖,内植柏树。

2、楹联枋柱

楹联枋柱位于烈士陵园第一级平台与第二级平台间,分东西两座,系砖砌抹石英砂。平面为方形,立面造型简洁,上部装饰回纹。正面有我国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郭沬若亲笔题的楹联。上联是:“海岛蔚风云,革命高潮净涤腥膻光禹甸”;下联是:“瓯江流日夜,英雄碧血长垂典范在人间。”楹联枋柱后第一层平台与第二层平台间为七级踏步,两侧有石英砂抹面的垂带,做成回纹圆鼓。

3、市委纪念碑

现状位于第二级平台上,这是1962年1月15日洞头解放10周年时,温州市人民政府树立。纪念碑为大理石质地,高1.3米,宽0.6米,正面刻有“永垂不朽”四字,背面的碑文回顾了洞头的解放史,号召人民群众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碑文的最后满怀深情地铭刻:“青山常在,海

水长流,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碑座为砖砌抹灰,平面做成长方形抹圆角。市委纪念碑外有六边形基座,高0.3米,除正面和背面外,四面设砖砌护杆,几何造型,表面刷油漆。

4、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正中央,是整个陵园的最高建筑,为砖砌结构,表面抹石英砂,通高9米,平面方形,每边宽2.03米,碑上正面塑有摹毛泽东主席的手书:“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阳文大字。碑上端塑有五角红星,象征人民事业至高无上,革命精神永放光芒。侧面和背面则素面无饰。纪念碑基座高0.78米,四角有短方柱,柱间连以传统的几何图案。纪念碑设方形平台,高0.405米,设砖砌护栏,四面各开口设踏步上下。

5、憩亭【温州洞头乡土树种】

纪念碑前平台东西两侧各有砼结构的亭子一座,两亭结构做法完全一致。东侧为八角亭,平面为抹角方形,檐柱为圆形,除正背面各设踏步三级外,其余各面设砖砌坐凳。柱头置坐斗直接承角梁,亭内八根由戗交于亭顶,形成一八角形顶棚,角边有装饰灰塑。亭顶为八角攒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60047/

推荐访问:云南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的优势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