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来源:专题 时间:2016-08-30 09:53:4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专题】

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一)
家长学校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需解决的问题

家长学校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需解决的问题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终身学校,家长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给每一个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积极开办了家长学校,努力提高我校学生家长的家教水平,但要办好家长学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不少问题困惑着我们:

1.重智轻德

中国的家长对发展孩子智力所投入的物力和心血可谓是竭尽全力,而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大大地忽视了,以致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乃至道德水准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至于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品德表现如何,则很少关心,以为有了知识,将来就能成“才”。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2.过高期望、过度保护

在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家庭教育过度化的倾向。它主要表现在:对子女文化知识学习上的过多要求和过高期望;对于女日常生活的过度关心和过度保护,对子女行为的过多限制和过分干涉。这钟情况反映了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比较普遍的错误教育态度和行为。

3.溺爱与体罚一一畸型爱的两极

【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一些家长不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甚至代孩子做学校的公益劳动,养成了孩子轻视劳动、厌恶劳动的作风。过度的溺爱,使子女在家庭中处于至尊地位,看不到家庭中其他成员存在的价值。由于父母过分的宠爱,只想对子女尽“责”,而不要孩子对父母、家庭负责,使子女成为日想索取、不想奉献的毫无责任感的人。这种畸型的爱,造成了父母爱得越多,付出得越多,而从子女那里得到的回报却越少的奇特现象。溺爱的背

后寄托着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当一些家长在孩子身上得不到所期望的一切时,就转而采用了体罚以至暴力的措施,走向了畸型爱的另一极。

4.重物质,轻精神

有的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听话和取得好成绩,频频使用“物质刺激”的手段:作业做得好有奖,考试得高分有奖,学校得表扬有奖,甚至参加家务劳动也给奖。逢年过节或是孩子生日,父母、长辈更是纷纷给钱祝贺。

5.少言教,轻身教

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依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形 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家庭教育不能与学校教育同步,甚至起消极作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例如:学校讲利人精神,家里尽讲个人怎样捞钱,学校提倡人人养成良好的劳动和卫生习惯,爷爷、奶奶仍却代替孩子去学校扫地,学校讲为人要诚实.要遵守公德,家长却经常说谎, 往楼下扔果皮垃圾,造成“学校三年功,不及家中几分钟”的后果。

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健康地成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一定要努力端正教育思想,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尽早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二)
家长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家长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著名的零点调查公司曾在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对1500户居民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当今公众最忧虑的倒不是下岗,也不是治安,而是孩子的教育。同时调查结果还较多地反映出了广大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无奈和困惑。“秧好稻好,娘好囡好”,努力提高家长培育子女的本领,兴起一个大办家长学校的活动热潮,无疑是一项投资不大而收效显著的大好事,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尽管目前各校基本每学期都举行一两次家长学校的活动,但实事求是地讲,对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对照广大家长的实际,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初中阶段因小学的直升和高校的扩招而变得问题尤为突出。

问题一:学校对家长学校活动的组织发动和部署重视不足,且形式单一老套。

一般来说,家长学校活动每学期都会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但正是由于经常搞,反过来导致一些学校领导在组织、发动和布置上的不重视,认为只不过是一项例行公事式的常规工作而已,没有真正认识到家长学校活动在沟通学校、引导家长用科学的家庭教育的理论及方法来提高广大家长对教育子女的认识并使之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形式上无非是校领导、班主任讲讲话而已,学生家长对活动内容毫不知情,完全是处于被动状态,有的学校采用电视直播形式,但由

于准备工作的不充分而出现图像不清或少人协调等不和谐因素,从而影响了效果。

对策:首先学校领导、教师应从思想上转变观念,重视学校社区合力育人的作用,同时明确家长会不完全等同于家长学校活动,学校应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和相关责任人,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形成家长学校的系列活动,每次搞个专题,如初一:可以是新生入学教育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预防出现新生学习不适应现象,促使家长、孩子同步发展;初二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分析讲座和初二阶段学习易分化掉队的原因、对策;初三年级:学生学习焦虑的防治及升学指导等。形式上可借鉴幼儿园、小学的一些做法:家长听课、观看文艺会演和学生手工作品展,协查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由家长代表进行现身说法或观看教育方面的影像资料等,这样既宣传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展示了学生的发展水平,传输了学校育人理念和家庭教育的措施,同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对家长来讲亦有较强的吸引力。另外,有些活动内容可事先征求部分家长意见,然后以书面形式告知全体家长,使之能有备而来。

问题之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家长学校活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厌烦和应付情绪。

确实,现在做教师普遍感到“累”,一方面,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广大教师长时间处于一种超负荷劳动状态,8小时工作制对许多教师为说是形同虚设,在繁重工作压力之余还得为生计前程奔忙;另

一方面,虽然对教师职业崇高的宣传较多,但各种冷冰冰的评价指标和并不宽裕的收入形成了强烈反差,而且升学竞争的压力又使不少初中校教学时间抓得极紧,家长学校活动大都只能放在休息时间,教师不多的“空余”时间又被“剥削”,产生厌烦情绪自在情理中了,于是在对待家长方面,或认为家长是有求于己而高人一等,或以为家长什么都不懂而应付甚至糊弄家长,或不善和不同类型层次家长打交道而产生了不必要的对立情绪。

对策: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应切实改变那种完全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校教师水平高低的评估标准,从经济上也提高教师的地位,同时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在与家长交往中做到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与家长,并注意与学生家长的谈话技巧:①不宜将学生“一棍子打死”或告状式的全盘否定,应遵循“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来指出缺点不足,使学生和家长明确努力方向。②不宜动辄就请“召见”家长,达摩克利斯之剑宜悬而不发。③全面帮助家长分析学生得失原因,不能以偏盖全。④谈话态度应本着诚恳、合作及互谅的原则出发,对学生家长的配合帮助表示感谢。⑤与家长谈话的材料应有所选择,以维护学生、家长和学校几方面的形象和造就学生、家长的成就感。另外,学校德育部门应将教师对家长的讲话内容进行审稿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问题之三:学校对进行的家长学校活动缺少必要的总结—延续—提高的环节。

举行家长学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请家庭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合力育人,显然这一目标不是仅举行一、两次活动就能达到的,但不少学校显然是忽视这一常识,往往是活动搞过、任务完成万事大吉。

对策: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做有心人,将家长学校活动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中,活动后做到“三思”:思得、思失、思改。正视学生家长在活动中批评与要求,并将有关内容作好记录加以汇总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提炼出学校下阶段的工作目标,并以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或告家长书等形式,将学校已做的总结调整工作物化、显化作为家长学校活动后的延续,如此反复从而为最终达到提高学校工作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现代教育理论已经揭示:家长和教师是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如一车两轮,必须同向同步方能有效地引导孩子成长,如何办好家长学校活动值得每一个学校、老师深思

胡状乡孟庄联校

家 长 学 校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解 决 办 法

胡状乡孟庄联校

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三)
当前家庭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其他类

(高成)当前家庭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学校各年级学生在校所表现出来的情形看,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着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家庭不在温馨。

在强大的社会现实与自身生活担子的重压下,家庭已不再是温馨百分百,而是“几多欢喜几多愁”。对待子女,我们的一些家长越来越表现出可怕的“爱憎分明”,两条极端之路泾渭分显:一方面是生活上包办溺爱独生子女,无形中滋生了学生懒惰、过于依赖的思想,另一方面是学习上苛责压制子女,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唯分数论”、“学而优则仕”、“超级现实主义”的家长实在太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了暗无天日的阴霾,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身心发展,极坏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

家长对学生成绩好的优待有加,对其要求百依百顺,丝毫不敢怠慢,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他们的希望,就是他们的骄傲,就是他们的幸福;对学生成绩差的动辄打骂,时时处处给予歧视与变相歧视,对其要求近乎残酷,苛刻之极实难表述。到头来结果是成绩好的经受不了挫折,心理极其脆弱,只能听正面的东西,丝毫不能接受反面的意见,这样的人能适应与时俱进竞争日益强烈的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吗?成绩差的就会养成以烂得烂的坏习惯,他们习惯了在指责与歧视中生活的场景,缺乏自信、自强的上进心,形成了“走到哪里黑就到哪里歇”的生活观念。

二、家庭教育“软肋”。

一是家长自身工作与子女成长教育难以兼顾。一些家庭由于家长自身文化素养低(主要是农村地区),工作环境差、生活状况苦、生存条件落后等原因,无能或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教育,丢失了家庭教育的阵地,放弃了对孩子的管束与培养,使之成为一片空白。二是重结果轻过程和方法,一些家长单纯依赖学校教育,很少与学校老师沟通与对话,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臼,听不到老师的声音,对子女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只养不教(而一些学校往往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只

教不育,况且因为教育学生还有可能出现学生因接受不了教师的教育而发生安全事故),不积极、主动或无条件配合学校或老师的教育,认为只要把孩子交到了学校,一切的一切就是学校的事了。家长和学校的配合不大默契。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真正分离,出现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互不相关的严重局面;三是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出现了盲区。少数家庭夫妻之间究竟把自己的孩子交到谁管理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统一。孩子的父亲愿意将孩子交到爷爷奶奶家里管,孩子的母亲要把孩子交到外公外婆照。无论是在爷爷奶奶家还是在外公外婆家管理的学生,都是难于管理的学生。在爷爷家的学生,学生一旦有事,学校要求家庭给予教育的时候,爷爷奶奶将所有责任推到了孩子的父母亲身上,一句“我无法管”了事;在外公外婆家管理的学生,学校请求给予协助教育学生时,他们干脆说:“我们只负责吃穿住,教育的事是学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事,管拐了我们负不起责任”;找学生的爷爷奶奶,他们则说:“他爸妈是交到外公外婆家的,我们管不着”。这些教育、管理上的盲区,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是何等的不利!可能孩子就在你推责任我不管理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走错了人生的路子。

三、家庭教育“断代”。【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在,许多学生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大多外出务工(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引导等诸多方面与现实社会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异,出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相协调的矛盾。爷爷奶奶认为孩子是爸妈的宝贝(本来也是,这种认为的本身是正确的,但要从长计议的话,就必须予以严格的管理与教育),因而在管理上丝毫不敢懈怠,一旦出了差错,怎么向自己的儿子儿媳交代?今后老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谁来照看?与其严管出问题,倒不如不管少出或不出问题。一辈管理一辈。至于教育的事那是孩子爸妈的事,也是学校的事,孩子成蛇成龙的问题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在管理期间只要不出事就行。

有些家庭动不动对学生予以武断指责,优点全无,缺点满身,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看不到孩子的进步,不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未来,经常实行婆妈似的空洞说教,或长期让孩子在家留守、独处,限制孩子活动的自由,甚而剥夺孩子与外界孩子交往的权利,以此来保证孩子的安全与纯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婆很少与孩子沟通与交流,老一辈的所作所为与少一辈的所想所作得不到很好的统一,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以至于有相当多的学生出现了厌恶书本、背离家庭、独闯江湖、自谋生存、少小离家奔前程的不良状况。

四、家庭教育“失真”。

现代家庭所追求的是金钱,所向往的是发财,所想象的是眼前的事情,所奔波的是一家人现实的生活,所灌输的是现代人怎样生活、怎样挣钱的东西,而很少传承作为人类社会积淀下来的五千年来的文明史,更没有把本家族的光荣家族史传承于孩子,很少为自己孩子未来的前途考虑。现代家庭考虑的东西过于现实,忽略了对孩子未来前途的考虑,因而对后代的教育“失真”。眼前要生存的事实不得不考虑,但孩子的未来也不得不引起家庭的高度重视。着眼于现实的生活,放眼于孩子的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说明了培养孩子成才的不容易!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对于形成孩子良好行为习惯而言,家庭还是传统型的好!

一些家长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本来就缺少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回到了家里,就该与自己的孩子多接触,多了解,多交流,多发现,共享天伦之乐,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但不少家长,不是到外地闲逛,就是和人家打牌赌钱,没日没夜地忙得回不了家,赢了就笑脸相迎,让孩子大把大把地花钱,输了就在孩子身上出脾气,闹得家庭空气紧张,不敢吱声。这种状况你说是爸妈回家好还是不回家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孩子究竟向爸妈那里学到了哪些有益的东西?要记住:父母也好,老师也罢,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真实的,否则,就不能教育孩子,就教育不好孩子!不能教育孩子的父母,不配做孩子的父母,教育不好孩子的父母,那是失职的父母!

五、家庭教育“少爱”。【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代家庭特别是山区农村家庭,多半是“看家老人”看管着“留守儿童”,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均在外务工去了。许多农村孩子都是在没有父母之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影响孩子成长的言行大多是社会上的人与事,由于孩子此时的是非观念分辨力不强,因而孩子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学到了许多对于自身成长极为不利的东西。父母没有在身边,父母的爱没有滋润着孩子的心田,父母的言行没有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良好的成功的人生经验也没有很好地传授于孩

子,父母也没有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更没有交给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许多孩子在自身长高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不良的行为习惯,孩子个人的成长结果与父母的期望大相径庭。因而父母为了弥补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回到孩子的身边用父母的爱影响孩子,用自身的言行教育孩子,用身边具体的事例教育启迪孩子,而是给予金钱来弥补孩子不足的爱。家长只管给钱,不管孩子花钱,因而滋长了孩子大手大脚花钱的不良风气。孩子手中有了钱,就一门心思想着如何享受的事,而忽略了自己学习的事,有些孩子手中钱多了,干脆离开学校,到社会一玩痛快;一旦手中没有钱了,不是偷就是抢,敲诈勒索,无恶不作,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已经成为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这些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

六、家庭教育“误导”。

“一苗露水一苗草”、“儿孙自有儿孙福”、“天生一人,必有一路”、“儿女前世修,今生儿女听话不听话,就看你前世积德没积德”等等观念束缚着人们的思维。从而忽略了对孩子后天的正确教育与正面引导,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上采取放任自流、听从自然发展的态度。在看待问题上,只顾及特殊例证,而不看一般的发展规律。如某某家的孩子没有父母的教育,不是照样成才了吗?我何必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教育孩子?管那么多干吗?留着精力养神吧!儿孙自有儿孙福!某某家的孩子读书时那么不听话,现在不是过得挺好?天要生他,必要养他!因而把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当成儿戏,把孩子争不争气当着自己的命运。

一旦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或是在学校发生了违法乱纪的事,一些家长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不作冷静客观的判断分析,首先是为自己的孩子辩护,用一大堆理由诉说自己孩子的是,驳别人孩子的非,推脱自己孩子的责任,指责别人孩子或学校或老师的不是,这种护短行为大涨了孩子滋生坏习惯的气焰,在这样的家庭教育背景下,学校老师还能教育好学生吗?学生还能听老师的教育吗?

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四)
农村小学生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是复习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内容的主要方法之一,学生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是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对于儿童,由于自觉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要依靠外界力量,主要是通过教育培养而达到目的。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必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家庭作业 耐心教育 难度适宜 学习积极性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校,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很不好,作业拖拉,不认真,学生贪玩,懒惰,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电视。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针对学生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工作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让学生明确家庭作业任务
  老师口头布置作业,学生总是不认真听,常常记不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都以书面形式布置作业。每天提前把家庭作业任务写在黑板上,放学后才擦去,要求学生抄在记录本上,同桌交换检查,教师再加以强调。个别学生特别偷懒,我会亲自检查。有的学生不想做作业,回到家,家长问到时,说记录本弄掉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通过发短信,QQ留言等形式把作业内容告诉家长。明确作业任务,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前提条件,家长才能了解到有哪些作业,才能督促检查孩子的作业。
  二、找准原因,耐心教育
  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当老师询问时,会说出无数理由:放在家里了、作业本弄丢了、生病了等等老师无法想到的理由搪塞;有的脾气古怪,无论老师怎么询问,怎么着急,就是死不开口;有的甚至请别人帮忙做作业,或者拿别人的作业本冒充自己的。为了对付老师的检查,他们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招数。
  对这些花样百出的学生,如果老师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严厉地批评训斥、惩罚,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对老师的罚抄,只是不敢违抗罢了,学生从心里并不会接受,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讲究方式方法,态度和蔼些,语气亲切些,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勇敢地说出原因,发现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要认真调查,弄清事实,才能对症下药。老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明确作业目的,懂得完成作业是自己的任务,是最重要的事。让学生心服口服,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三、布置数量适当,难度适宜的作业
  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能力,作业速度等方面的差异,布置数量适当,难度适宜的作业。尽量减少作业中的困难,让学生感到完成作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难度过大,很多学生在家没人指导,根本完不成有难度的作业,老师也可指导后,学生再回家完成。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教师要针对重难点,精心设计作业,机械重复地抄写,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作业布置要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层次分明,作业分必做和选做,必做的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巩固复习,好词好句的积累,选做内容注重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
  2.注重开放性。家庭作业必须跳出课本,走向开放,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整理材料,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如:调查家乡环境情况,提出改进措施,自编自演童话故事等……
  3.注重趣味性。农村小学生缺少家长督促,自觉性不强,自控力太差,讲究作业形式,做到生动活泼有趣。如想一想,看一看,查一查等作业。
  4.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评价方式多样化。
  学生做完作业,教师应及时地批改,反馈作业信息。一位老师对工作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批改作业时,少一些批评指责,多一些赞赏、鼓励或委婉的提醒。采取面批,及时与学生交流,有的放失,给予帮助和指导。批评方式多种多样,如做得不正确的打问号,画横线,圈上,根据完成情况,画笑脸或写上“ok”,也可以写上一两句评语:“老师批改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老师期待你下次作业写得工整些”,“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做题要认真思考哟”……这样学生总能从老师这里得到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举办作业展览,树立榜样
  学生的作业能在一定场合展出,不仅对参展学生有很大鼓舞作用,而且对未能评选上的学生也能起到教育作用和促进作用。因此,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作业展览,选出书写工整.规范.美观,格式较好,正确率较高的作业进行展示,给作业质量较差的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找到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并谈谈这次活动的体会和感受,激发学习动力,提高作业质量。
  对作业完成的好的同学,五张笑脸换得一朵小红花,期末进行评比。奖励可以是一个小奖品,也可以是少做一次作业,也可以向老师提一个要求等等,当然也要不断地变化花样。小小的奖励,也能给学生惊喜,也能鼓励和促进孩子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老师工作就轻松了许多,心情也会很愉快,但是,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不容易的,反复性也强,教师要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学生,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五)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家园共育;合作;交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4―0030―01
  近十多年来,家园共育已经逐步成为幼教界研究和实践领域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家园共育,能够极大程度地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范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成长体验,能尽可能地整合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目前,家园共育活动还存在着家园二者地位不平等、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合作途径、忽视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和家长的地位不平等,幼儿园工作方式过于强势,家长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部分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往往是幼儿园安排相应活动,然后再告知家长,要求家长配合。虽名为“合作”,但实际上是以幼儿园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的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到家长的需要和想法。在这种关系中,幼儿园往往处于支配地位,而家长一方面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于是就缺乏主动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这种相对弱势的地位中,家长的作用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
  2.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家长只重视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家长认为只有让孩子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才能在亲朋好友聚会时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他们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略对孩子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方面的培养,这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变成“高分低能”人。
  3.幼儿园和家长过于关注幼儿的特长培养,忽视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目前,不少幼儿园和家长在社会潮流的影响下,过于重视对幼儿在体育、舞蹈或琴棋书画等方面的专门训练,而对幼儿的情商、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重视不够。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没有拓展教育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反而助长了不良的教育风气,对幼儿的成长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二、实现家园共育合作有效交流的对策
  1.尊重,是建立家园合作的基础。尊重是彼此之间交流的基础,幼儿园在尊重家长的同时也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如,我园近几年来每年秋季举办的新生家长培训会已成为学年度家长学校的第一课,成效明显。家长学校第一课由园长主持召开,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园史、办园理念、办园规模、环境设施、教师队伍、保教工作、特色课程、幼儿活动、家园共育等能有初步了解,增加家长对园所的感情,进而通过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
  2. 理解,是联系家园合作的纽带。幼儿园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地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的真实发展情况。如,我园开通了学园的网站,设置了班级主页、精彩视频、校园论坛、短信通等专栏,让其成为园务管理工作的好帮手,成为家园共育、资源共享的快捷平台。再如,在班级活动上传的主页上,家长可以随时上网看到孩子在班级参加的教学活动、游戏等情况。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工作,也就更加理解教师;教师的工作得到认可,便会信心倍增,干劲更足,这样形成良性循环,拉近了家园之间的距离。
  3.信任,是构筑家园合作的桥梁。信任家长并争取和善用家长资源,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手段。如,在开展“节约用水”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向家长提出了“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倡议。在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幼儿学会了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搜集资料,并精心设计了一幅幅主题鲜明的环保手抄报,展示出了他们美好的向往和希望。家长、教师和幼儿在共同的活动中,自觉形成了学习团队的共同体。
  三、开展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1.成立家长学校。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就必须建立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幼儿园还可以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知识竞赛,为家长开设专门的幼儿教育知识讲座以及家教中的热点、难点的主题讨论活动,以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2.开展行之有效的家园共育亲子活动。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发现,儿童在成长的不同年龄会出现相应的敏感期。若针对不同的敏感期进行有针对性地亲子活动游戏训练,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幼儿园开展经常性的亲子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度过快乐的时光,而且父母本身在亲子游戏中也能得到一些教育启发。
  编辑:王金梅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8848/

推荐访问: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 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