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7-22 11:05:5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一)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美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美

空白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中常用的技巧方法。如在书法、绘画、音乐作品中。在创作中不仅要考虑字体大小、笔画粗细以及运笔的流畅,更重要的在于讲求艺术的空白。如在绘画作品中,郑板桥的《竹》疏密分配恰到好处,而并非在纸张上铺满竹叶,又如齐白石的《虾》,通体透明,活灵活现却似有非有,这即体现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空白美;在音乐作品中,如钢琴曲《卡农》,时如微澜的湖水,及至高潮又宛如急流的小溪,缓急错落。不仅如此,在文学作品中也无时不刻的体现着空白之美。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形成一种“召唤结构”,也正是这种空白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如在《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她是一个贫穷的小公务员的太太,为参加一次舞会,借好友的一串项链,然而在参加舞会后回来发现项链不见了,这就给读者千万种猜测和假想。又如在沈从文的《边城》结尾处写道“而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没有回来。也许他永远不回来了,也许他明天就回来”,翠翠最终是否可以等到傩送是不得而知的,只能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由读者自己给故事续写上一个结尾。不仅如此,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贾宝玉之眼这样描写林黛玉: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个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此段描写充分展现出宝玉眼中的黛玉之美,但具体怎样的相貌、气质神韵却是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尽可能让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补充和说明。在《陌上桑》中,秦罗敷之美是通过侧面描写即借众人的反应来吧表现出来。在诗中写了四种人见到罗敷后的反应“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作者并未写罗敷具体的形态,长着怎样的眉眼口鼻,高低胖瘦,却只通过众人之眼把罗敷的美写的淋漓尽致,进而达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罗敷的效果。同样,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这样描写杨贵妃之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待儿扶起娇无力,云鬓花颜金步摇”。极写其娇美无比,然而这种美丽也不是具体的美,它充满着不确定性,也给读者留有充足的想象余地。在诗经《关雎》中,不知窈窕淑女具体有多么美,只知道使得君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中佳人,留给读者的只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之美,而佳人到底有怎样的美,只能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数不胜数,他们所运用的一个共同的技巧方法就是空白。

由此可见,文学形象的这种不确定性,不仅是它的特点,更是它的优点,由此而形成文学形象的艺术空白之美进而召唤读者去想象、填补这种空白,培养了阅读者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也使得文学形象更加深刻隽永,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对于阅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起阅读者的兴趣,空白就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写作者,空白之美就可以使作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二)
鲁迅作品中空白艺术教学论文

浅谈鲁迅作品中的空白艺术教学

(云霄第一中学福建 云霄 363300)

【中图分类号】i045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事物均可视为一个格式塔(意为“整体”或“完形”),它是各要素重新编码构成一个全新的整体;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满的形状时,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空白”,使之成为“完形”,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

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不讲究“空白”艺术,他们常常通过“空白”和“不完满”的形给读者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水面,一个渔翁独坐船乘钓。四周除了微波寥寥,可谓空白,然而这却衬托出寒冷肃杀之气,刻画了凝神垂钓之态,这种意在画外,神韵无穷。武则天的无字碑之妙就在于“无字”,在于“空白”给人们提供去补充、去丰富、去联想的最好机会。《红楼梦》中也有不少的“半截话”,如九十八回“猛听得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你好„„”是林黛玉临终时留下的“半截话”,其辞面意义谁也说不清,曾经有人想“填补”后半截的话,却是吃力不讨好。其实“半截话”之妙就妙在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暇想,让人们在思索中领略到黛玉临终时那种“欲说还休”的情景,体味她又爱又恨的复杂心理。曾吸引过数以十万计游客的巴黎卢浮宫内的一面空墙,只因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三)
空白艺术

原创]创设空白艺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要: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指的是语文课堂中教学密度要相对合理,教学空间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空白,有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一、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压强”理论;二、接受美学的“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理论;三、文学作品的需要;四、语文教学现状的需要。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创设空白的几种策略:一、引而不发,强而弗抑;二、于无声处胜有声;三、精彩处戛然而止。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空白艺术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高明的画家作画,总要留有“空白”,让观众去欣赏、遐想,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去填补“空白”。舞台上演戏,“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让观众从演员的表演中去体会、琢磨,沉入意境,补充舞台的“空白”。音乐家演奏,扬扬抑抑,有时戛然而止,显出“此时无声胜有场”的妙境,让听众去联想、想象,体会“无声之美”。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意外”,让读者在含蓄中去发现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文课堂教学同其他艺术一样,也有空白艺术。概而言之,是指语文课堂中教学密度相对合理,教学空间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它所追求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虚实相生、跌宕多姿,和谐愉悦的艺术效果。

一、创设空白的依据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1、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压强”理论告诉我们:包括语文课堂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事物,均可视为一个格式塔,即看成一个“整体”或“完形”。它是由重新编码的各要素构成一个全新整体。这个整体必然存在某种空白、缺陷或不完整的格式塔刺激物,面对“刺激物”的刺激,人容易产生愤悱心理,并调动本能的紧张力与主观的内驱力,形成心理“压强”,以填补格式塔的完形,求取内心的平衡。语文课堂中留有空白,让学生见仁见智,大胆想象,自由发挥,积极创造,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项链》一文时,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样的疑问:“洛瓦栽夫人知道自己用真项链赔假项链后,结果会怎样呢?”如果单是传授知识,只要讲清这个结尾在结构上的作用,就完成任务了,教学过程中自然显得“波平浪静”。但如果教师能够创设一处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文章续上结尾,教学过程于是“波澜迭起”,或许还会出现精彩纷呈的场面。

2、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为典型地反映客物事物和追求社会效益,往往采用„文约事半‟的创作手法,作品的文本只能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留有许多„空白‟,即未定点,只有读者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意义才逐渐表现出来。”①读者对作品信息的吸收,存在着横向共时的差异性,对同一作品的欣赏与理解往往会不一致。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任凭教师怎样备课,学生的认知差异都防不胜防。更何况,对有些问题的看法,教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语文课堂中留有空白,让学生畅谈和交流。

3、现行语文教材入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优美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模糊”的,富有张力的,它往往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而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常常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中。虽然莎士比亚的笔下只有一个哈母雷特,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母雷特”,而且这一千个哈母雷特个个形象生动,魅力无穷。又如鲁迅在论及《红楼梦》时曾经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②所以,无论你站在经学家的立场上研究,还是站在道学家的立场上剖析,无论你从革命家的角度分析,还是从流言家的角度鉴赏,结果都不免片面。文学作品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的主观情感余地,有利于提高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创设空白,是文学作品本身的需要。

4、从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空白也是十分必要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和兜售商品式的教学方法,现在仍然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占据着我们的教学课堂。正如有人说的,过去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问”。这些陈腐的教法,堵塞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空间,抑制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使教学从静态转入动态。在动与静的结合中,教师的讲不宜过满、过直、过实,要有空白,有休止,要使学生在教师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③古人所谓“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云也,约而达,微而藏”,指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创设空白的策略

究竟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空白呢?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种策略。

策略一、 引而不发,强而弗抑

孟子说:“引而不发,跃如也。”意即教射箭的人拉满弓,搭上箭,摆出跃跃欲射的姿势,象要射出去的样子,但并不射出去,以便让学箭的人去体会要领。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或有趣的材料,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辩,鼓励他们去发现,去创新。所谓“强而弗抑”(《学记》),意思是要鼓励学生尽力钻研,切不可压制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见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强”,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尽力钻研探索未知的愿望。激励学生萌发积极思维的动机,自觉地使寻求答案的认识活动有始有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兴激励之举,废压制之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智力是大有裨益的。

〖教例〗我在教《愚公移山》时,发现有些学生赞同愚公移山的做法,认为其精神是大可提倡的,而一部分同学却反驳道:“愚公移山是因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那么搬家不是更讲经济效益吗?”而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我相机诱导,让他们课后去搜集资料,充实论据,开展一次思想辩论。第二天上课伊始,双方就展开了“唇枪舌战”。

持“移山”观点一方认为:“山”象征着压迫,困难。“移山”表现了目标坚定,意志坚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小到个人的学习,大到国家的建设,这种精神无不起着积极的作用。他们还引证,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完整引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中国人民要发扬愚公精神,挖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而“搬家”则是畏惧困难,逃避困难的懦夫的表现。一些人不是在祖国灾难深重或遇到暂时困难的关键时刻“搬家”了吗?他们或搬到异国他乡,经营个人的“安乐窝”;或投敌叛国,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赞同“搬家”观点一方则认为:“移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蛮干,是思想僵化,不讲效益的表现。“搬家”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巧干,是思想解放,讲究实效的表现。“搬家”既可“留得青山在”,又可把“移山”所耗费的精力投入重建家园的事业中,何乐而不为呢?他们甚至认为,若真的出现许多“愚公”,动不动就要“移山”,且“固不可彻”,岂不糟蹋了生态环境,殃及人类?„„

这些话讲得多么有理,虽然他们羽毛未丰,还有不少稚气,但是他们善思考,有主见,比起不动脑筋、只听教师讲解的人要强多了。可见,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空白,营造自由讨论的氛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策略二、 于无声处胜有声【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荀子这话的意思是说,有时候该讲话,有时候该静默。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热闹”,并不见得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时,让学生沉浸在静谧的情感氛围中,或是陷入静静的思索中,却能获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外效果和乐趣。【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教例〗有位教师教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教读接近尾声时,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师: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请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生:这是对德国侵略者的控诉和讽刺,因为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明天开始只许教德语。可是,阿尔萨斯和洛林是法国的土地。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师:对!你讲得太好了!

教师觉得学生已经很好的理解了《最后一课》的主题,再去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思想,已经没有必要。于是,教师深情地朗读起来: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苍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沉默。教师哽住了,读不下去了。教室里鸦雀无声。教师仿佛就是韩麦尔先生,进入角色,拿起一支红粉笔,转身朝向黑板,使出全身力量,奋笔疾书:

法兰西万岁!

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深情地注视着教师,教师做了个手势,于是班长喊道:“起立!”同学们“刷”地站了起来,向教师表示了前所未有的敬意„„④

这个结尾,匠心独运,艺术巧合。正所谓文学作品含情,教者传情,学者感情。学生沉浸在静谧的情感氛围中,心灵的潮水却追随小说的情节、教师的情感掀起了一个高潮。毫无疑义,这种空白的设置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远的,弥久而更新。

策略三 、 精彩处戛然而止

艺人说书、电视剧播放,常常是到精彩处就止住,给人留下强烈的悬念,以此吸引观众继续收看节目。语文课堂教学借鉴这种制造悬念的做法,创设空白,亦能收到异曲同工之妙。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艺术处理,在情节发展的高潮,或在故事陡转的前夕,或在释放悬念的关口,突然出现空白,让学生续说或补写。这种空白的设置,犹如拧紧了学生思维的“发条”,常常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例〗一次“阅读与作文”训练课上,我选取了张爱玲的微型小说《爱》的上半部分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补写。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

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

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完了。

后来……

补写要求:根据情节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合理想象,补写小说的结尾部分。

强烈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很快就补写完毕。然后,通过推荐、抽选等方式,几位学生朗读了自己的习作。最后,我展示了原作的结尾部分,引导学生领略作者巧妙的构思。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又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可以点石成金,可以书写最美最新的图画和文字。教师是这个艺术的创造者和引导者。合理巧妙地创设空白,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浅谈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空白艺术”

作者:贾蒋明 时间:2010-07-26 11:00:02 来源:诸暨教育网 阅读次数:

157 次

摘要:文章运用新课程理念,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十分讲究课堂提问的“空白艺术”,科学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健詞: 新颖教学观念 时空“空白艺术” 综合运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材的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课堂提问是一个师生设疑释疑交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

从教学改革的实践来看,虽然提问愈来愈多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成为打破师

授生受的传统模式,但课堂提问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仍广泛存在;满堂问成为满堂灌一种时髦的替代;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等在我们教学中屡见不鲜。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效益已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克服以上的弊端,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十分讲究课堂提问的“空白艺术”,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效益。所谓的“空白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活动,让他们做教学时空的主人而非做奴隶,即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最好的锻炼和发挥。 提问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从提问形式来看,可“共问”“个问”“反问”“设问”;从提问的角度来看,可“直问”“曲问”“借问”“串问”;从提问的方式来看,可“大问”“小问”“真问”“假问”;从提问的手段来看,可“口头问”“板书问”“多媒体问”„„此外,教师可以不问,学生可以自问,质疑。在诸多的提问中,教者应用足、用好“空白艺术”以培养学生思维,最终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仅就提问的“空白艺术”的运用略陈浅见。

一、把握时间“空白”、开启学生思维

根据教学过程和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教学应及时准确地把握时间“空白”。一般来说,“共问”意在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原理,规律等,属于低级的认知提问,因而问题的设计不必难,应让大多数学生可脱口而出,教与学之间没用什么“空隙”,这时也说不上什么“空白”。随着提问向高级认知发展,师生互动交流之间的“空隙”就会越来越多,“空白”也就显得很“抢眼”。此时,就需要教者能准确地把握“空白艺术”,以便激发学生的灵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对于“空白”的时机要能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不得操之过急,也不得“无限期”拖延,一个较难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的注意力必然高度集中,思维的机器进入高速运转期,此时,教师应有责任维持这份“宁静”,有义务维持这份“空白”,不能喋喋不休地重复提问,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迫不急待地“倒”出心中的“标准答案”,而正确的做法应是启发学生运用智慧去思考。

例如,教者在分析“中部崛起”这一时政热点时,请同学们结合初三的教材内容分析,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实施中部崛起?(至少三个角度)。由于这热点的答案在教材中不能直接找到,学生一时感到无从下手,自然无法通过“共问”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四)
空白艺术的典范

  摘要 微型小说是以言简意赅,情节简单取胜的一种小说类型,虽然其文字常常只有寥寥数语,但微型小说中的优秀作品却往往能兼具故事内容的微缩性和主题思想的隐喻性,从而使微型小说真正达到短中见深、以小见大的审美境界。微型小说独特的审美特征使得作家在写作时常有意或无意地在微型小说中设置各种“空白”,微型小说最显著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便由此产生。因此,微型小说能将“空白”艺术的精髓完美而又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关键词:空白 微型小说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含蓄蕴藉是中国古典艺术创作的主要特征,这也使得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空白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例如,在我国古代绘画中,将空白称为“留白”,这种艺术手法指的是画家故意不将画面占满整张画纸,而是在画纸中留下大片空白部分,同时也给观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也有对“空白”的概括,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等论述一方面说明了空白手法在古典诗歌创作中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空白手法能使作品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作为小说中的后起之秀,微型小说具有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作家在创作微型小说时非常注重“空白”手法的运用。“空白”艺术的运用使作家更好地解决了微型小说中虚与实的关系,在实写中,巧妙地设下虚笔,既错落有致,同时又趣味横生,微型小说所独具的审美价值也就得到了完美体现。
  西方文论中,对“空白”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界定。美国优秀小说家海明威所提出的关于创作的“冰山理论”与中国古典文论中对“空白”的概括有异曲同工之妙,海明威认为,作家要对想写的故事了然于心,应明确要省去哪些情节,呈现哪些情节。这对于读者来说同样重要,作家必须真诚地去反映生活,读者才能清楚地、明确地感受到被作家隐藏起来的没有写出来的部分,就好像作家要表现整座冰山,并不用将其全面呈现出来,而只需让其显露出八分之一。而更为明确的对“空白”进行界说的则是伊瑟尔,他指出,如果一部小说中含有的“意义未定性”和“意义空白”越多,这非但不会削减其意义的传达,反而会使读者更加主动去探寻其作品中所隐含的深刻意蕴,作品的主题从而得到更好的表达。由此可见,文学中的“空白”显示了文字间意味的无穷无尽。
  微型小说文字简洁,篇幅不长,情节简单,更要求作家要在有限的布局中,用不多的人物、场景和故事等来展现丰富的主题意蕴,要想达成这样的审美效果,唯有在微型小说中设置“空白”,才能营造出虚实相间、有无相生的精彩。由此可见,微型小说可以说是空白艺术表现的典范,在微型小说的审美特征中,“空白”的艺术精神得到了完整展现。
  一 惊鸿一瞥――瞬间之美
  微型小说“通过作家的想象活动把经过选择的生活经验体现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之中”,它仅仅捕捉生活中富有意味的某个瞬间、某一场景,甚至是生动图画的一个剪影,从中发掘美、创造美,微型小说所选取的这些点或截面,能够展示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是对社会现状的浓缩,并由此可以折射出作者对生活哲理以及事物本质的深刻思考。因此,微型小说的“第一要务”是在惊鸿一瞥之间揭示世间百态,侧重于表现现实中的瞬间精彩和点滴感触。于是,瞬间美成为微型小说的一个主要的审美特征。这一特征恰恰为空白艺术的运用提供了广阔天地。正如司空图的所说的:“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不论多么庞杂的主题,均能用以少胜多的方法来表达,也就是常说的“取万象于一瓢”。
  法国作家哈霍利的《德军剩下来的东西》,只有简短的二百字,描写了战争结束后一对恋人不期而遇的瞬间。在文章中,作者对战争以前的情节只字未提,也没有详细地描写男女主人公再次相见时的表情与反应,但在读者的脑海却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连串的如电影般的剪辑片段,战争之前和之后的对照:繁华的过去与如今温凄冷的街区;战前温存的约会与战后放荡的情人。于是,丰富的主题意蕴显而易见,即战争留下的是城市的痛楚和扭曲的人性。这是空白艺术的一种常见手法,不浪费笔墨去描写人物背景与形象,忽略掉故事发生的环境,只渲染一两个有意味的场景,从而形成人物描写与情感叙述的空白,而这些恰到好处的空白却蕴涵着丰富的含义。正如罗兰・巴特所认为的:读者在欣赏一部作品时,需要经常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受作者在作品中没有写出来的东西,读者的再创造融入到作者的视野中。此时,读者不是作为和文学作品毫无关系的“局外人”存在,而成为了被作者引入创作中的合作者,作家依据之前对作品的预想,分析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有可能会产生的感受,并将这些与自己的写作相结合,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预想,作家在写作时就“有所保留”,到点到为止,而不将文字写得太饱满、透彻,适当地留下“空白”,同时也为读者预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德军剩下来的东西》中,读者能从作家所描写的“一片树叶”看到“整片森林”,作品的涵盖能力非同寻常,这种效果的达成空白手法地运用自然功不可没,它能够促使读者依据各自的人生经验等对作品中的情境、人物形象等进行自觉的二度创作。从读者接受的方面看,本文中所留给读者感受的空间越大,便越人兴奋和满意。
  二 言简意赅――精当之美
  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等可以不受篇幅的限制,能够完整地囊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不同,微型小说通常不会如此完整,在其线索的安排上,也很难达到首尾呼应、起承转合兼具。在谋篇布局时,微型小说作者要善于选择和舍弃,故事可以是有头而无尾或者有尾而无头,还可以掐头去尾只从中间截取一段来写。
  微型小说所摄取的材料只能是生活的小侧面、小片段,在结构上则随物赋形,充分发挥其“不全”的特点。正所谓“不全之全,自成一体”,而这里的“不全”,正是“空白艺术”的体现。汪曾祺曾经指出:“空白,是小小说的特点,可以说,小小说是空白的艺术。中国画讲究‘计白当墨’。包世臣论书,以为‘应使字之上下左右皆有字’。因为注意‘留白’,小说的天地便很宽余了。所谓‘留白’,简单直截地说,就是少写。”所以,在构思行文中,微型小说的作者要时时刻刻注意字句的凝炼,真正做到字字珠玑,不允许作品中存在任何的赘词冗句。要真正做到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具体来说,微型小说的精当之美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阐述:   1 微型小说摄取材料要求精细
  微型小说并不是以反映生活完整面貌为目标的,它是把现实里的微观细节放大,透过人物的某些性格特征、某种心情感悟、某个生活横断面来传达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思索、一缕情愫、一点领悟等。而当这无数个的“一”融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某种特征或者代表性。正如王蒙曾经指出的:“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叙述手段就是留下空白,留下读者想象的余地。”微型小说篇幅有限,就更追求意义上的极度凝练,在写作中就不应该写得太“丰富”。清代诗人王士祯认为,神龙应该是“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而法国艺术家罗丹也往往只把他的人物最有表现力的精神、体态雕刻出来,而将其余的部分隐藏在大理石块中。微型小说的文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不全”的特色。然而,这个“不全”,并非孤立的断砖碎瓦。在这“不全”的部分,“可以识辨出已成过去的部分,也可以看见将来发生的部分”。通过作家空白手法的运用,在微型小说的文本中留下了大量空白。
  2 微型小说叙事必须严密
  与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娓娓道来不同,微型小说在叙事上有其独特性,微型小说的叙事更要求严密。所谓叙事严密,指的是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要紧凑,又要跌宕起伏,既首尾呼应,又要错落有致。从故事的发展速度和时间进程看,微型小说需要跳跃式前进,因此,在情节铺开的过程中,微型小说经常运用飞跃、跳脱、中断等“空白”艺术手段。例如,田文茂的微型小说《放宽政策》,小说描写了一个年轻人自学然而却没能成才的故事。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主人公为了学习,立志不谈恋爱,后来一不小心恋爱了,便从此立志不结婚,再后来没抵抗住世俗压力结了婚,又发誓不要孩子,到最后,迫不得已自己把“政策放宽”到等孩子大了再去学习。这一系列的“政策放宽”的背后,留下了很多空白,而每一次“政策”变化之间,则是一次次地跳脱与飞跃,作者将“政策放宽”后面的诸多细节统统省略掉,故事情节的发展既一波三折而又紧凑有序。由此可见,这篇微型小说叙事的节奏感极强,而这种节奏感是由“空白”所营造的,因此,要想使微型小说具有艺术的美感,就要善于运用“空白”的表现手法。
  3 微型小说表现人物要精当
  微型小说不像中长篇小说那样人物形象众多,它一般只有两三个人物。而微型小说的最为人称道的一点恰恰就在于通过对一两个人物地粗线条勾勒就能够生动准确地展现其性格特征。同时,作者也常在人物的描写上留下空白,用高度精炼浓缩的文字表现丰富的人物性格。以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的作品《在钉子上》为例,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仅仅写了一个过程:有人在钉子上先挂了个“制帽”,后来又换了一顶貂皮帽。看到这,有读者就要问:帽子的主人会是谁呢?然而小说并没有对于这个问题给予答案,作者故意留下空白。帽子的主人在整篇作品中从未出现过,但是从小职员闪烁其词的表现上,读者能够想象得到帽子主人的权势。用这种方法设置的“空白”,就最大限度地将微型小说的艺术容量扩大了。
  三 一语中的――深刻之美
  同其他小说类型一样,微型小说也可以表现深刻的思想、博大精深的主题,不会因为微型小说篇幅短小而使其思想内容有任何的削减。微型小说敢于直面人生,对于各种社会恶习流弊进行鞭挞与揭露,在这一点上,它与被鲁迅喻为“匕首和投枪”的杂文相比也毫不逊色。作家王蒙曾经这样描述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之所以能‘微’,多半在于一个‘妙’字。汉语构词把微和妙组成一个词,叫做微妙,这本身就微而且妙极了!”对于微型小说的“妙”,他又进一步解释,“一以当十,短以胜长,句句抓到痒处,打到痛处,是谓妙。”
  微型小说要想在精短的格局中,用有限的形象表现无限的意蕴,需要在文本中不断留下空白,运用空白技巧,创造出虚实相生的神韵。梅尧臣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指出了“弦外之音”意味深远,而刘勰所谓的“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则表明“空白”可以展现深刻而广阔的主题意蕴。在叙述过程中,作家有意无意地造成无声、无言、休止、中断等空白,以通过文本中所留下的“空白”来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古人云:“墨到为实,飞白未虚”,“有声为实,无声为虚”。此处的虚,即创作中的“空白”。
  在微型小说的创作中,“空白”手法的运用不能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而存在,但同时它又应该超越所依托的形象,应具有触动读者的魅力,使读者乐于调动各自的生活经历去补充它甚至丰富它。由此,“空白”便成为了具象化了的意象,而这种具象化了的空白,能够使微型小说在极有限的空间里,无限量地去扩展艺术形象,从而扩大作品的艺术容量,创造出“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的艺术效果。正如袁枚所说:“钟厚必哑,耳塞必聋”。
  微型小说的上述审美特性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的。就像是一座微雕,艺术家用精妙的技艺雕琢以显示其微巧之美。但是,往往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微雕作品是由于它内容上的引人入胜,而不仅是外形构造上的镂刻精美。因此,只有微型小说的故事本身具有浓缩性、深刻性、含蓄性,才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最终达到微妙中见博大、精短中出深刻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 张萍、张晓红:《比较文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 张晓红:《“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界说》,《作家》(下半月),2011年第20期。
  [3] 赵忠山:《“国培计划”振兴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中国教育报》,2011年4月13日。
  作者简介:杨超,女,1977―,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影理论、写作理论,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288867/

推荐访问:平面设计中的空白艺术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