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南国树

来源:专题 时间:2016-08-26 10:51:4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专题】

美丽的南国树(一)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用爱构筑心灵的桥梁

信宜市钱排镇竹垌小学 陈深庭

题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受伤的“花朵”— 小榕,一个充满自卑、胆怯的小女孩,犹如一棵被风吹弯的榕树,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她挺拨的枝干、翠绿的叶子,是那样的充满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迟来的感卡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树根一样扎在我的心中。在书桌的纪念册里,我一直珍藏着一张小小的卡片,像是珍藏着一个孩子的一片心„„

那天,我正在房间看书,一个陌生的小男孩急冲冲地赶来,喘着气说:“老师,给您的信!”递过信后,他却一溜烟似的跑走了。奇怪,信封上只写着“×××老师收”几个字,没有写明详细寄信人地址,也没有贴上邮票,拆开信封,只有一张淡淡丁香味的彩色信笺和卡片,信纸上只有几行女孩清秀的笔迹:“老师,这是一张迟来的感恩卡。在过去的一年里,你的那句话:做人嘛,就要坚强点! 我依然记得,感谢您付出的一切,请接受我最真心的祝愿!”右下角写着“一个充满希冀的女孩:小榕”。哦,是她!这是一张非常精美的卡片,上面镶嵌着许多绿叶,红花下印着一段英文名言。山花前,仿佛站着一个自信十足的女孩,肩披一头秀发,脸庞宽大,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凝视着这一张迟来的感恩卡,我笑了。

受伤的花朵

我推开窗户,闻到一股清新的气息,倾刻回到了记忆:小榕是我去年教的一个六年级女学生,是我镇唯一参加市“树新风,迎奥运”演讲比赛者,通过她努力博杀,在老师精心培育下,在镇、市比演中聪颖而出,双双荣获一、二等奖!可有谁想到,她原来竟是一个充满自卑、胆怯的小女孩!记得我第一次发现她时,那是去年开学不久,她坐在教室里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披着一头长发,脸庞宽大,一张嘴巴总是紧紧地闭着,平时也寡言少语,总是低着头,以前我从来没有留意过这个女孩。为了尽快地熟悉班中学生的名字,我叫了她的名字,她一站起脸就红了,一题也没有回答出来,只是轻轻地说了几个字:“我,我,我、、、、、、”,当我不断鼓励她要大胆、响亮地回答问题时,她一下子沉寂了,像是狂风吹过的小草。顿时,同学们哄然大笑。我果断地挥了一个手势,制止了大家的声音,呼吁大家给予鼓励的掌声,满以为可以给她带来勇气,想不到随后她便哭了!我感到气炸了,狠狠说了句话:“你!下课后到办公室来!”

就在我猜测她可能不会来之际,她已低着头站在办公室门旁了,一对小手抚弄着衣角。这是我第一次找她谈话,列举了一些历史人物的小故事,说了许多人生的大道理,最后说了句鼓励的话“做人嘛,就要坚强点!”以后在同学们的话中知道:她以前因测试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回答问题她怕出错,总是不敢抬不起头来。哦,原来是一朵受伤的花朵!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这是她最大的精神压抑。

这让我意识到:“孩子幼小的心灵,是多么需要呵护啊!”

闪亮的眼睛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培养坚定的信念,首先要激发顽强的斗志。小榕这个充满自卑、胆怯的小女孩,在生活中是倔强的,总爱帮助家里做一些小事,如擦地板、煮饭、炒菜,在菜园里做妈妈的小助手等;然而在学习上却是个弱者,字写得东倒西歪,作业总是抄别人的,平时从没有自己动手做起一次!习惯于依赖别人,是她学习上突出的特点,为了帮助她进步,我给她讲了张海迪姐姐的故事,并告诉她没有人看得起你的时候,你更应该看起自己!并写下了“战胜消极悲观,你就是生活的强者!”这句话来积极鼓励她勇敢地面对现实,彻底改变自己的想法。为了抓好书写,每天下午放学后,我叫她和几个同学留下来练字,在小方格上写下几个基本笔画,叫她每天照写2页。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周,她写的字端正了,虽然不是很美观,笔画倒也清楚了,我对她取得的点滴进步感到非常满意。那天下午,我留下几个同学指导作业,她也在其中,临写作业时,我特别强调:“字必须一个一个地写清楚,题必须一条一条地做好!”好几次,我发现她的眼光离开了作业本的视线,便狠狠地瞪了她几眼,及时制止了她能抄袭的想法,她只好硬着头皮写起来、、、、、、经过多次训练,她写的字终于变得很清秀、工整。当即,我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并竖起了大母指!在班会上,我肯定了她取得的点滴进步,为了让后进生体会到成就感,我还特地奖了笔记本。她上讲台领奖时,一抬起头,这时我才第一次

【美丽的南国树】

发现--她的眼睛很大,很圆,很亮!

灿烂的笑容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我经常用“努力才有希望”这句话激励她,鞭策她不断向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后进生的,也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她善于模仿别人的动作,且颇有表演天赋。在迎奥运演讲选拔赛上,我第一个建议她要报名。这是一个展示个性与才华的小舞台,“我行吗?”她还是有点胆怯,显然她是对自己参赛的信心不足。“志在参与,不去尝试一下,你又怎么知道自己不行?”一个人可以走遍世界,却难以走出自我,一个曾经自卑的孩子是多么需要勇气去战胜自己的啊!她肯定在想:万一失败了,人家会怎么看呢?我仿佛看出了她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失败了,再来!你总在一天会成功的!”这次代表六(3)班参赛的有两个女同学,而她对这次参赛异常紧张、浮躁,我鼓励她要镇定,沉着,保持最好的心情,思想不要有包袱。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每天放学后,她们进行认真的演练,我给她们讲述演讲的技巧和示范展示个性的动作,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小榕在十三个班中一炮而红,获得学校选拔赛的第一名!一个人生来不是被打倒的,挺起不屈的脊梁,你也可以成功!我作为学校评委的一个,第一次看到了她灿烂的笑容。

自信的女孩

山鹰,起飞了!

从自卑到自信,从胆怯到果敢,走出影子的女孩充满了阳光,小榕一下子成了学校的“名人”,同学们都喜欢与她来往交谈。在【美丽的南国树】

学校演讲比赛旗开得胜后,我叫她一鼓作气,要在参加镇级选拔赛中“露尖尖角,”面对高手如云的竞争者,最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的实力,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关键是学会宽容与理解,做最好的自己。“你要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自己是最强的!”她自信地点头,拂去额上的汗珠,表示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校争光。付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必须付出!为了让她更利于表演和发挥,我仔细审视这份演讲稿,删除一些生硬的文字,加上语气更强烈的情感句,努力将文字与她的个性,情景与她的手语、神态充分结合,重新为她“量身定做,”以便更符合她的特长与塑造个性的空间。而她依然勤奋苦练,在成功前面永不言累。我给她讲了桑兰、刘翔的奋斗拼搏经历,鼓励她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细节决定成败,每次演习,我都在场指导,讲解演讲时说话的速度与音强,并叫校里优秀教师示范,演示,从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点拔,并用录音机记录每次试演效果,使声音变得更加完美。在赛场舞台上,她一鸣惊人,魅力四射,赢得了听众如雷般的掌声,幸运之神又一次降临在她头上,颇有点“众星拱月”的感觉,让听众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女孩,她在成功的颁奖面前流下晶莹的泪花!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奶奶的这首小诗仿佛是为她咏赋。

美丽的榕树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高峰,而她代

美丽的南国树(二)
八下语文第一单元 二《白杨礼赞》阅读练习

第一单元 二、《白杨礼赞》 【片段阅读】

①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根据第②段内容,为什么说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2.选文第②段从哪几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其作用是什么?

3.文章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什么?

4.“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说说带点的“泛”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5.请分析“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和“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两句话的差别?

【课外类文】

美丽的南国树

丁立梅

【美丽的南国树】

在广东,见得最多的树是榕树。今年夏天,初次踏上广东的土地,最先撞入眼帘的就是榕树。那时我尚不认识它,只觉得它跟我在北方见到的树不一样,树冠张开,就参天蔽日的一蓬,像绿色的蘑菇云,极具气概。更奇的是,从绿的叶间,竟垂下无数条褐色的根须,像伸长的手臂,随了风轻摆。正暗自惊异着,陪同我的广东朋友,在一旁笑了,说,这就是榕树呀,语气里颇是骄傲。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满眼的榕树。近距离里,远距离里,一抬眼,就是它。街旁,江畔,路侧,山上……到处都是。我从最初惊喜地跑过去抚摸,仰视,啧啧

地惊叹,到后来,也坦然了。那原是广东最本色的东西,是嵌入广东脉搏里的,用不着惊奇的。

但,还是惊讶了。

那日,朋友神神秘秘地告诉我,要带我去一个好地方,专门看榕树。我说晕啊,天天见着,还有什么好看的?他笑而不答,驱车几百里,把我带到一个叫石头村河坝寨的地方。天,那哪里是树,分明是一座绿山丘,只一棵,就浓荫蔽日,美得惊心动魄。巨大的主干,中有一洞,洞口像巨象。又生出九根枝干,最粗的枝干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最小的枝干,我和朋友两人合抱,也没抱得过来。仰头,头顶上是万千条根须。用不了多久,它们又会扎入大地,生出新的枝干来。

当地人打着手势跟我们说话,笑眯眯的。我听不懂广东话,但从他们的神情上,可以看出他们的自豪。朋友告诉我,他们说,这是他们的榕树王呢。一刹那都无语,默默看着那棵榕树,只觉得它浑身上下充满神奇。

离开河坝寨时,我回头望去,整个寨子,掩映在一片绿色苍穹里,映着蓝天白云,世世代代,让人心中油然而起一种永恒的感觉。

后来到珠海去,在唐绍仪故居里,我又着着实实为榕树惊叹了一回。那是一棵硕大无朋的榕树,远看去,像一片小树林。当地的朋友考我,问我能不能看出那棵榕树的奇特之处。绕树转过两圈,除了惊叹它的粗大外,我没看出什么异常。朋友就得意地笑,指着树干让我看,说,这里面是一座塔呀。我凑近了仔细看,果真看到有砖块隐约在里面,外面是盘根错节的根缠绕着。据说,原先那儿有一座小塔,不知哪天,一粒榕树的种子掉落在塔的石缝中,那粒种子便顽强地生长起来,慢慢成树,垂下的根须沿着塔身扎入,最后,竟把塔整个儿抱在里面了。多么强的生命力!我想,人若如此,这世界不知又会多出多少奇迹来。

在珠海又一个旅游景点,我看到一棵大榕树上挂满红色飘带,像盛装的新娘。朋友说,那是许愿树。天,榕树又成许愿树了,上面该牵了多少姻缘多少祝愿?定定地站着看,心里,盛满感动。

回江苏前,我特意跑去跟榕树合了一张影。我希望自己的生命也能像榕树一样,充满美丽、又充满坚忍不拔。

近日翻书,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一棵榕树,它美丽得好像开花的土地”,非常喜欢。

1.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作者从南国榕树身上读出了什么。(提取原文词句回答)

2.对于榕树,第②段中作者说“用不着惊奇的”,但是第③段中作者又说“还是惊讶了”,这两种说法自相矛盾吗?为什么?

3.第⑦段中画线语句有什么作用?

4.结合语境,品味第⑨段中加点词语蕴涵的情味。

【参考答案】

【片段阅读】

1.人生之路是坎坷不平的

2. 干、枝、叶:写白杨树的外形美,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紧扣“力争上游”,为写白杨树的精神美作铺垫。 3.力争上游 不折不挠

4.承上启下

5.“实在是不平凡”是对白杨树形象的赞美;“决不是”是对白杨树精神的肯定。【美丽的南国树】

【课外类文】

1.美丽、坚忍不拔。【美丽的南国树】

2.不矛盾。第②段中说“用不着惊奇”是指榕树在广东到处都是,是广东最本色的东西,是嵌入广东脉搏里,因此用不着惊奇;第③段中说“还是惊讶了”是针对下文所看到的榕树王、唐绍仪故居的榕树和许愿树而言的,它们非同寻常之处令“我”震撼。

3.画线语句穿插交代唐绍仪故居中的榕树抱砖塔而生的掌故,突显其生命力之顽强。

4.“特意”体现出“我”对南国榕树的喜爱与依恋。

美丽的南国树(三)
美丽的南国风光--海南

美丽的南国风光--海南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去了祖国的最南端--海南,在那我们领略了美丽又迷人的南国风光。 那里的椰树高耸入云,那种高,是我们这少有的。整个树干就像是一只巨大的啤酒桶,滚圆滚圆。椰树整个下面部分都不见一片叶子,顶端却密密麻麻长满了宽大的绿叶。因为椰树怕冷,所以在我们这里是看不到的。而椰树的那种特有的绿,也是在我们这边见不到的。那种绿是翠绿?不是!是淡绿?不是!是深绿?也不是!那是一种不知怎么形容的绿。我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我只知道那种绿,绿得叫人心动,绿得让人开心,绿得使人难以忘怀,还绿得令人……这椰树实在是给美丽的海南又增添了一道风景线哪!

海南的海也是与众不同的,是我所见过的大海中最美的了。它的那份蓝真的是很令人心醉的,蓝得是那么地有层次。从淡蓝到天蓝,从天蓝到碧蓝,从碧蓝到深蓝……这里的海水能见度达18米,无需湿了脚就可以看到夜光螺、海参、龙虾、马鲛鱼等一群群悠哉悠哉的鱼和五彩斑斓的珊瑚礁,看不过瘾的话,那你还可以化身为"美人鱼",与它们一起共舞。那份惬意,那份悠闲,实实在在叫人向往。另外,在这里,你还可以参加快艇、摩托艇、香蕉船、独木舟等丰富多彩的各种海上娱乐活动,保准让你玩得是乐不思蜀哪。

而海边的沙滩更是别有一番特色,那可是少见的沙白水蓝的海滩。赤了脚踩上去,柔柔软软,别提有多舒服了。仰面躺下,沐浴阳光,欣赏着头顶飞翔而过的鸟儿,我只会惊呼:"哇,真是享受!"晚风习习,与爸妈携手海滩,顿时亲情弥漫整个沙滩,你说,这样的美还需怎样去表达呢?

海南的美真的是无法用语言能表达的。我只想告诉你,我爱海南,爱它的每一寸土,每一片海,每一角天!

美丽的南国树(四)
美丽的南国树

  那日,朋友神神秘秘地告诉我,要带我去一个好地方,专门看榕树。我说晕啊,我天天见着,还有什么好看的?他笑而不答,驱车几百里,把我带到一个叫石头村河坝寨的地方。天,那哪里是树,分明是一座绿的山丘啊!只一棵,就浓荫蔽日,美得惊心动魄。巨大的主干,中有一洞,洞口像巨象。又生出九根枝干,最粗的枝干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最小的枝干,我和朋友两人合抱,也没抱得过来。仰头,头顶上是万千条的根须呀,马鬃一样的。用不了多久,它们又会扎入大地,生出新的枝干来。

  当地人打着手势跟我们说话,笑眯眯的。我听不懂广东话,但从他们的神情上,可以看出飞扬来,是自豪了。朋友告诉我,他们说,这是他们的榕树王呢。一刹那,都无语,默默看着那棵榕树,只觉得它浑身上下充满神奇。
  离开河坝寨时,我回头望去,整个寨子,掩映在一片绿色苍穹里。映着蓝天白云,世世代代。让人心中油然而起一种永恒的感觉。
  后来到珠海去,在唐绍仪故居里,我又着着实实为榕树惊叹了一回。那是一棵硕大无比的榕树,远看去,像一片小树林似的。当地的朋友却考我,问我能不能看出那棵榕树的奇特之处。绕树转过两圈,我除了惊叹它的粗大外,没看出什么异常。朋友就笑了,笑得很得意,指着树干让我看,说,你看你看,事实上树干没这么粗呀,这里面是一座塔呀。我凑近了仔细看,果真看到,有砖块隐约在里面,外面却是盘根错节的根缠绕着。据说,原先那儿有一座小塔的,不知哪天,一只鸟儿衔来一粒榕树的种子,掉落在塔的石缝中,那粒种子便顽强地生长起来,慢慢成树,垂下的根须,沿着塔身扎入,最后,竟整个地把塔给抱在里面了。多么强的生命力!我想,人若如此,这世界不知又会多出多少奇迹来。
  在珠海又一旅游景点,我看到一棵大榕树上挂满红色飘带,像盛装的新娘。朋友说,那是许愿树。天,榕树又成许愿树了,上面该牵了多少姻缘多少祝愿?定定地站着看,心里,满盛的都是感动。
  回江苏前,我特意跑去跟榕树合了一张影。我希望自己的生命也能像榕树一样,美丽,坚忍不拔。
  近日翻书,在旧时的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一棵榕树,它美丽得好像开花的土地。”非常地喜欢。
  (选自《忽然花开》,丁立梅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有删改)
  鉴赏空间
  《白杨礼赞》是对白杨树形象的赞美,更是对白杨树精神的肯定。《美丽的南国树》同样赞美了榕树美丽的外形,讴歌了榕树坚忍不拔的意志。穿插交代唐绍仪故居中的榕树抱砖塔而生的典故,更是凸显了其生命力之顽强。而这些树的精神和意志的背后,是人的精神和意志的展现。白杨树是北方军民的象征,榕树则是“美丽,坚忍不拔”的品质的象征。在行文的过程中,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同时,都穿插着作者的情感变化。
  [读有所思]
  《美丽的南国树》是如何将榕树的“形”和“神”结合在一起的?

美丽的南国树(五)
让创新意识真实地萌发在学生身上

  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在于强调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培育。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观念已经逐步清晰,当前迫切需要的是行动载体的创设与实践体系的建立。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平台;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创新意识的培养要真实地萌发在学生身上。

  一、课堂要多些民主与和谐
  教学民主是学生进行自主实践、自主创新的前提。没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生命活动在课堂中就不可能尽情绽放,创新意识就不可能真正产生。课堂中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情感融洽、心理协调,能使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实践、创造活动进入理想境界。反之,课堂上师生的关系太“冷”,学生就不敢越雷池半步,思维动不起来,哪来自主实践、自主创新?
  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首先应确立“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的理念,尊重差异、学会包容、公正评价。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能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落实应有的学习权利。允许学生在课堂中出错,允许学生质疑教师与教材。如果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而不是揣度教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及时进行表扬;如果一个孩子很努力地学习,即使成绩不理想,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其次,教师要学会欣赏、呵护童心。特别要学会欣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好奇与想象,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发动机,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冲动,但它们是珍贵而不稳定的。课堂要留住那些珍贵的好奇心与想象力,需要懂得孩子的好教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片好奇爱问、自由想象、自主创新的天地,顺应自然地陶冶其天性,激发其创造意识,点燃其思维火花。
  第三,教师要善于留白、学会等待。留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成全。在课堂上,在对话中,在困难面前,老师应该给予孩子更多机会作出自己的回答。在课堂上,面对一些问题,如果老师不急于把结论和答案告诉学生,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去静心思索,去讨论、去思考、去合作,很多时候学生都能自己顺利解决。课堂期望的就是学生豁然开朗的那一刻,灵光乍现的那一瞬。
  二、课堂要多些自主选择
  学会选择是一个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够选择是体现学习自主和创新的第一要素。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更是一种主体意识、主体行为的体现,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创新意识的真实萌发提供了可能。课堂教学应在更多环节上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多创设一些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
  1.学习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
  如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都采用并列段式或层次,更多的课文是对某一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描叙。这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最爱读、体会最深的部分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如《将相和》中的三个小故事,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爱读的一个故事进行研读,说说廉颇、蔺相如、赵王、秦王这四个人物中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2.学习方法可让学生自主选择
  学习的方法有千万种,而人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自觉地运用着各种学习方法。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法,并通过总结交流,相互借鉴,不断地优化学法的运用效率,发展学生的选择能力。
  3.练习内容和要求可让学生自主选择
  应当承认学生的资质有差异,基础有好坏,因而练习的内容和要求也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多一些弹性练习,多一些弹性要求,不能一刀切。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的机制有很多,如学习伙伴的选择、情感体验的选择、想象空间的选择、甚至对教材学习先后顺序的选择,等等。一句话,教学中选择机制的运用,是教师现代教学思想的体现,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真实保证。
  三、课堂要多些质疑与批判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认为,除非对话双方进行批判性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无从谈起。“只有要求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才能产生批判性思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质疑和批判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应利用思维差异的学习资源,产生多维对话的学习形式,在全程的思维碰撞和对话反馈中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反思的能力。思维碰撞是自主学习的要求,是合作学习的表现,是探究学习的内涵。创新是思维碰撞的火花,智慧是思维碰撞的果实。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多留意学生在学习中的质疑和批判性学习,这样的创新意识培养随时随处俯首可拾,遗憾的是现在学生缺少这样的课堂时空。
  我在教学六年级《穷人》时,有学生当堂质疑:“用‘温暖而舒适’形容桑娜的家庭是不合适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同学赞同该观点,但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大文豪托尔斯泰不会用错词语,可一时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于是我改变原来的预设,让学生研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寻找自己观点的依据,展开对话。
  先讨论用“温暖而舒适”形容桑娜的家不适合的原因:吃得差、穿得差、住得差、生活苦、工作艰险等,特别是邻居西蒙一家的凄惨遭遇更说明了不能用“温暖而舒适”来形容穷人家庭,感受到“穷人的穷”。再讨论作者用“温暖而舒适”来形容的理由:桑娜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睡得香甜、夫妇二人互相关心体贴、家庭感觉温暖,与西蒙家比较更显“温暖而舒适”,尤其是桑娜夫妇不约而同做出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的高尚行为倍显“温暖而舒适”,深切感悟“穷人不穷”。这样的思维碰撞,学生学得主动,觉得有效,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四、课堂要多些尝试探究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尝试的结果,假如真了解了,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象必然比较深,自己对于它的情感必然比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难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都会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先学生尝试,后教师指导,强调的是主体的尝试探究,自求得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尝试可以是无时不在的。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为了适应群体教学的特殊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瞄准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特点和基点,考虑设置比较集中的“尝试中心”,实行以点带面、以中心带整体的教学策略。所谓“尝试中心”,就是组织学生能开展自主尝试活动的一两处基本点,它必须是紧扣教学目标的中心问题,有较大的覆盖面,有比较宽的跨度,有一定的难度和新颖度,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深入探究、充分合作,同时又能照顾差异,调动不同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一只小鸟》时,我紧扣“清——轻——和——美”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和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尝试学习,对话文本,品析语言,感悟创造语境,体验其中的语言美和人文美。
  师:“清——轻——和——美”这样的描写方式很特别,我们很少见到,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请大家先读读这一句话: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清——轻——和——美”的什么?
  生:我读懂了“清——轻——和——美”在形容小鸟的叫声悦耳动听,连大自然都听得陶醉了。
  师:大自然都听得陶醉了,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我是从“倾听”中读懂的,倾听是在说大自然听得很专心、很投入,全神贯注,像陶醉了似的。
  生:我还从“含笑”中读懂了小鸟的歌声很动听,因为含笑也说明大自然很喜欢听,被小鸟的歌声陶醉了。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老师想听听你们读的小鸟的歌声有多美。(生有感情地练读)
  师:小鸟这么美的歌声到底是怎样的呢?
  生:是清脆的、美妙的。
  生:是轻柔的、是美好的、是和谐的。
  生:还是轻快的、柔和的。
  师:是啊,歌声中有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接下来请同学们比较体会,如果把“清——轻——和——美”中的“——”改为“、”感觉会怎样,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句话里的“清、轻、和、美”用得不好,让人感觉小鸟的歌声是一会儿清脆、一会儿轻快、一会儿柔和,断断续续的。而课文中“清——轻——和——美”是连贯的,这么多美妙的感觉同时在一起。
  师:你太有水平了。是的,这里的“——”也叫破折号,表示连接不中断的意思。你还从哪儿读懂了这“——”表示这么多美妙的感觉同在一起的?
  生:是“满含”。说明小鸟的歌声清中有轻、轻中有和、和中有美,互相包含。
  师:这么美的歌声,你能把它读好吗?这么可爱的小鸟,你能读给我们听吗?(生再有感情地朗读)
  五、课堂要多一些学习方式
  课堂中应该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智慧的挑战,面对千万种挑战,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探究,也可以讲授;可以小组合作,可以独立探究,也可以集体交流;可以以读助学、以练助学、以议助学,也可以画一画、演一演……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生动了学习,精彩了课堂,激发了主动,生成了创新,使课堂成为学生愉悦学习的“娱乐坊”、自主活动的“操作间”、创新学习的“学习场”。
  在教学四年级《鸟的天堂》时,我让学生通过画板画学课文,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板画:根据自己的学习感受,先画一棵大得不能再大的榕树,以表现“鸟的天堂”的高大美丽、枝叶繁茂;再画一次多得不能再多的鸟儿,以体验鸟的天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树鸟对话,感悟“鸟的天堂”中人、树、鸟相生相息的愉悦与和谐。
  如在学生画了一黑板的大树之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的大作,你觉得这幅巨大的板画,最能表现的是什么?请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生:我们画出了大榕树的枝叶繁茂。
  师:你从哪儿读懂了大榕树的枝叶繁茂?
  生1:作者说“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就是说大榕树把能长的枝和叶都长出来了,生机勃勃。
  生2:课文中说:“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我觉得真有点密不透风的感觉。
  生3:我从“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读懂了大榕树的枝叶繁茂。
  生4:老师,我们还画出了榕树的高和大。
  师:你从哪儿读懂了榕树的高和大?
  生5:“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只一部分树枝就像一棵大树,那如果是整棵大树,真不知有多大了。
  生2:作者说:“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是第一次看见。”我想作者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了,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是第一次看见,说明这棵榕树是出奇的高大。
  生3:我从“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树叶绿得可爱。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但是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中读懂了榕树的高大和枝叶繁茂。第一“河面变窄了”,那是因为榕树实在太大了,把河道都挤窄了。第二,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说明这棵榕树的枝叶实在是太繁茂了,挡住了视线。
  师:看来同学们读书的能力远远高于作画的本领。细看这幅巨大的板画,老师总觉得有点遗憾,你们讨论一下,是什么?
  生1:画得不够美丽。
  生2:画不出树叶上颤动的生命。
  师:树叶上怎么会有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1:那是因为大榕树的养分充足,生命力旺盛,树叶实在是太绿了、太鲜嫩了。
  生2:这么多嫩绿的,不,翠绿的树叶,因为树叶水分充足,在晚霞的映照下,就更显得明亮了,刺着人的眼睛。
  生3:我有补充。这时如果有微风的话,风吹树叶晃动,就让人觉得一个个新的生命在树叶上颤动。
  师:太精彩了。你们虽没有画家的手笔,但和画家一样,有着充满艺术的眼睛和心灵。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来赞一赞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生有感情地朗读“枝叶繁茂”一段)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经验、理论和方法有很多,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阅读的书籍里、撰写的文章教案里。“让小马自己试着过河”“不让学生坐在副驾驶位上学开车”,因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由学生主体在自己真实的自主学习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的。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0050/

推荐访问:美丽的南国树答案 美丽的南国树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