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7-28 09:18:2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一)
小学体育课上运动损伤预防论文:小学体育课上运动损伤的预防

小学体育课上运动损伤预防论文:小学体育课上运动损伤的

预防

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1)全面锻炼身体,促进

正常的生长发育;(2)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

基本技能;(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体育课上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各种各

样的运动和活动才能达到全面锻炼身体,掌握各种基本技术

和技能的目的,只要学生动起来,在运动的参与中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产生使学生

的身心受到了伤害,教师的心理感到沮丧和无奈。受挫的心

理压力让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学习时变得谨小慎微,强大的

心理压力无形中捆住了教师的手脚,同时也束缚了学生身心

发展的机会,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性无法得到最大限度

地发挥,使教学内容变得简单而枯燥,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

性受到了很大的抑制。为了保全自己,教师都采取了明哲保【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

身的法宝。我想明哲保身的方法是被动的,我们作为一个体

育教师为什么不采取主动出击呢。只要我们肯用心,多花点

心思来好好的钻研教材,研究场地,器材的特性以及学生的

身体状况,再根据教材内容和场地、器材的情况,按教学步

骤来认真地分析、研究、预设一下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再

做好组织安排,课后再做好经验总结,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

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体育课上,如何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是一直困扰着我

的一个难点问题, 回顾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运动损伤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忽略了对教学内容中

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认真考虑。没有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安全

隐患作为重点来认真分析、研究、想出解决的方法,并做好

充分的预测性设想后再进行组织教学,并把预测性设想认真

地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

生的活动安全和运动安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就

谈一谈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思想麻痹大意而出现的安

全事故及所吸取的经验教训:

第一个案例是在1988年的六年级的一次跳箱教学中,

学生刚开始练习跳箱时都是在教师的保护与帮助下,平安顺

利地进行着,但是在学生刚有点熟练后,我急功近利,急于

求成的心理就开始在作怪,于是在脱保的情况下,鼓动学生

独立完成动作,心想跳箱下面有厚厚的垫子做保障,即使学

生跳不过去,从跳箱上摔下去也会没事的,结果胆小的同学

就真的从跳箱上摔了下去,有部分同学正如我想,果然没事,

但有两个同学就出乎我的意料,摔在垫子上时还是出现了肩

关节和肘关节脱臼的严重后果,这就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练习

【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

时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预测不充分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同时

已跟教学经验欠缺有关,在后来的跳箱教学中,我总结了失

败的经验教训,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做好了预测,

在教学中并落到实处,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了不同

的保护措施,如对技术好,胆子大的同学进行了象征性的保

护,对胆小、技术差的同学是丝毫不敢粗心大意,进行了全

程的保护与帮助,使不同层次的同学在技术上都有了提高,

更保证了学生的练习安全,让学生开心而快乐地完成了学习

任务。

第二个案例是发生在1991年的一次短跑教学中。由于

我校的运动场地有限,每条跑道的宽度仅有一米宽,在短跑

练习时,我把俩个身体较胖的同学挨着排在了一起,在比赛

开始后两个同学都只想着拼命往前冲,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的架势拉得十足,结果,右边的同学岔道,两个同学就撞在

了一起,左边的同学摔在了地上,手臂发生了骨折,从这个

案例不难看出,如果教师心细一点,在充分了解场地的基础

上,做好人员的分配,并在学生跑动时注意观察,发现有安

全隐患时马上大声提醒或鸣哨警示,危险可能就被化解了,

从这次惨痛的教训中,使我清醒了大脑,在以后的教学中,

每次在进行短跑练习时,我都要对学生反复强调跑动时不允

许岔道,并讲解有关短跑比赛的规则,及犯规处罚的规定,

有的学生你讲了也没用,他照样岔道,对这样的同学就要进

行适当的处罚,以引起所有同学的注意和警示,从而培养学

生良好的安全意识观念,这样一来,短跑岔道时可能发生的

安全隐患就得到了大大的降低,【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

第三个案例是在一节游戏课上发生的运动损伤,游戏的

名称叫《打死救活》这个游戏非常的激烈而有趣,学生都很

喜欢玩,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奔跑和躲闪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针对学生四散分开的跑动中有可能发生的冲撞,在游戏前都

做了重点强调,但危险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当时的情景

是两个逮人的同学同时去追一个逃跑的同学,他们无意识地

采取了左右夹击的方式,结果,逃跑的同学从两个逮的同学

之间穿了过去,而逮的同学两个都没有注意到对方,发生了

迎面的冲撞,由于冲力较大,一个同学被撞了向后倒下,摔

在了地上,这个同学的体型较肥胖,倒地的声音是那么的沉

重,我马上跑过去,只看见摔在地上的同学双目紧闭,脸色

铁青,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当时真把我吓蒙了,幸好我校的

【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

校医马上就赶了过来,进行了紧急抢救,过了一会,这个同

学才慢慢的苏醒了过来,一切危险才得以平安解决。象这样

的案例有很多时候是你想都想不到的,所以,作为一个体育

教师,只要学生发生了安全事故,不管是大还是小,都会一

辈子记忆犹新,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时,教师心理的“痛”比

学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自责,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才让学

生发生危险,为了不让自己再有遗憾,让学生快快乐乐,平

平安安地参与运动,我从所发生的运动损伤和安全事故及平

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点预防运动损伤和安全事故的

心得体会,集体措施如下:

(1)要学会善于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总结经

验教训,并引以为戒,

(2)要学会预设,备课时做好充分的排除安全隐患的

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

(3)要学会借鉴,从平时学生玩耍而产生的安全事例

中,以及自己和其他教师教学中产生的安全事例中吸取教

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矣,

(4)要学会观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问

题所在,把安全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化险为夷,

(5)要学会落实,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让安

全隐患有漏网之余,

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二)
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风险预防论文

谈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风险的预防

摘要:体育运动损伤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及课外活动中时有发生,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小学在校学习期间的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进行分析,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为运动损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课;损伤原因;预防措施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对待运动损伤,我们既不能谈虎色变,也不能认为不可避免,漠不关心。正确的态度应是坚持预防为主采取有效的、积极地措施,尽量避免损伤的发生。体育运动伤害是影响学校安全的一大因素,运动伤害是伤害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引起儿童及青少年伤害的重要原因,已成为危害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儿童伤害预防报告每年全球有830000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大部分发生是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并以跌落伤、挤压伤为主。并且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逐渐增加,形成了4+2+1的家庭梯形结构,学生在家中显得额外精贵,家长不让学生有一点点伤害,这对我们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保证学生能够安全的从事体育运动,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了解体育运动损伤,防止体育运动损伤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从而让学生更安全的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活动。

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三)
小学体育课中意外伤害事故预防的策略研究

小学体育课中意外伤害事故预防的策略研究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体育课上发生的伤害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是与体育课自身所具有的运动性、激烈性、对抗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分不开的。本文试从成因、法律责任以及预防及对策等几方面,对体育课伤害事故作一些简要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安全意识差,思想素质低,缺乏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多数学生在上体育课、活动课时,喜练不喜听,没有完全领会教师的技术要领和安全要求,也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练习时极易造成损伤。

案例1:有一次上山羊课中,一学生未认真听讲,未按要求做好双脚踏跳及时推手,做成单脚踏跳没有推手,在空中重心失去平衡,加之保护方法不到位,导致摔在垫子上脸部擦伤。

2.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分课前准备工作和课中准备活动。由学生衣着、鞋等准备不足而造成的损伤也占一定的比例。课中的准备活动主要针对人的机体器官和系统达到能够完成动作的强度和难度,否则运动伤害在所难免。案例2:某中学一名高一女生在体育课进行前滚翻练习时,裤兜中装有的钩针扎入小腹,造成重伤。经查,该体育教师课前未对学生上课的装束、携带物品等做过必要的要求和提醒。

3.技术动作不正确。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动作,往往会导致身体损伤,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损伤隐患如推铅球时,没有按正确动作发力,造成“扔”铅球,致使前臂外肘关节肌肉拉伤。

案例3:某小学三年级,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做前滚翻,但是孩子胆子小不敢做,体育老师就帮着孩子翻了一下,结果致使孩子颈椎错位。

4.不遵守运动规测。体育运动尤其是集体项目都具有一定的规则,每个参加者均要遵守规测才能确保有序安全,但有些学生不懂体育知识,无视规则,嬉闹争抢和活动不当或用粗暴的方式打球,比赛很容易造成自己和他人损伤。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缺乏敬业精神,安全意识差,责任性不强。如有的教师上课思想不集中,随便应付一节课了事,活动过程中缺乏严密有效的组织管理等。如雨天体育课安排学生馆内打乒乓球,由于组织不严密,造成学生乱哄哄一堆,打的和看的挤在一起,结果把一学生的嘴巴打出血了。

2.专业知识浅,业务能力差。如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讲解示范,导致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不熟练甚至出现错误,既不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又不利于身体素质持续发展。如进行圆周接力跑时,由于教师讲解与安排不周密,导致传接棒时,相互冲撞摔倒。

3.课前没有充分准备,应变能力差。如有些教师课前不备课、备场地、备器材、备学生,不仔细进行各种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也不做好课中安全防范措施,结束部分不安排放松整理运动,易造成慢性损伤。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怎样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应该是每位教师所必须研究的。我从教几年,在其他体育教师的相互帮助下,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应该说还可以吧,我是这样认为的。几年来,我始终坚信:有付出,必有收获。事实也是如此。但通过几年教学,遗憾的地方也不少。课堂上的意外事故,真的是防不胜防。如何减少学生体育课上的伤害事故,是我比较头疼的事,也是我在体育教学中最害怕发生的事。如何在体育课中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总结我任教的经验特提如下几条策略:

一、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新学期伊始,在体育内堂课上,充分强调“安全第一、健康第二”,教育学生避免危险事情发生,要求学生尽量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活动,不能私自作危险性的动作。室外的每一节体育课,在导入语或活动要求中,都明确提出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任何事故。这样时时提醒,让安全这根弦在学生头脑中紧绷不松懈。

二、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在每节体育课之前,带领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如小强度的游戏,400-500米左右的自由慢跑、充分拉伸各关节的徒手操。教师要

特别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准备活动,不能让准备活动流于形式。【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

三、规范体育课教学,体育老师在备课时,应针对每堂课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

(1)课前对上课所要用的器材、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使用安全。

(2)上课时,体育教师向学生宣布课堂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对于学生进行常规检查(服装、鞋子、身体状况等),体育老师在开展运动前应该把不良体质所产生的恶性后果主动告知学生,学生也应主动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有效预防突发性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3)体育老师要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安排不同运动量的项目,绝不能“一视同仁”;建议身体欠佳者见习或小运动量练习与活动,确保运动安全。

(4)体育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老师应向学生们讲解做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学地做准备活动,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积极预防运动伤害的出现。

(5)特别强调有器械上课内容的安全问题,如跳箱、实心球、垫上运动、等项目,教师们一定要注意学生恐惧心理的调节,教育学生们做动作时要胆大心细,特别注意自我保护及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注意力集中,安全第一。

(6)高温时段学生的体育课应因地制宜,或安排到室内,以防学生中暑。体育课上遇有学生发生晕倒、抽搐等中暑症状,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7)体育课上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将其安置阴凉通风处,给予补充水份,并将其送往校医务室救治同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四、合理选择运动、游戏项目

在体育课上尽量避免做冲撞激烈的运动游戏,在有障碍物的游戏中,要选择标志明显的障碍物;充分强调规则,加强对违反规则的“惩罚”,必要时适当改编内容,降低难度,以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五、学会一些自我保护及自救措施

在体育课上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如被绊倒时,顺势一滚作前滚翻或后滚翻;从高处落下尽可能低头、屈颈以肩背着地,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一些相应的训练。同时强化自救措施的训练,如踝、腕关节受伤后应立即冷敷10-20分钟,并到医院处理,若伤势不严重可在24小时后热敷、贴膏药等等。

六.学校应组织学生召开《加强体育课运动安全》的会议,使学生们了解运动安全知识、运动安全技巧,明确安全运动的重要性,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运动的尺度进行适当运动。以防止因为体育课中的剧烈运动而产生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四)
浅谈小学篮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1.研究目的

  为了科学的进行篮球教学、训练,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本文探讨篮球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综合法;临床实践法
  3.结果与分析
  3.1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的成因、预防
  发生运动损伤有直接的、间接的、内在的、外在的等多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平时缺乏安全教育
  小学生精力旺盛,勇往直前,忽视运动场上的各种损伤事故的发生。没有吃过苦头,对损伤后果认识不足,但又往往在运动损伤发生后或者在看到运动损伤发生后,对运动产生恐惧感,进而产生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参加篮球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教育和训练,尽量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降低损伤的程度。从而重新树立起继续从事运动训练的信心。合理安排好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内容。根据气候情况结合人的机能状态,做好一些专门的辅助性练习。让关节、肌肉、韧带充分的活动开防止运动损伤。
  3.1.2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
  运动训练中要防止身体过度超负荷,以免造成负担过重、过度疲劳,从而发生损伤。因此,应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本着由易到难,运动量由小到大的原则合理安排。要随时监控身体的机能状态,掌握好运动和休息的尺度。既要根据性别、年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的不同加以区别,又要保证一定的强度,达到运动训练的要求,增强体质,提高技能水平。
  3.1.3技术动作的不正确
  根据与学生的交流后整理得知,因为技术动作不正确的而受伤的学生人数大概占三成,造成技术动作不准确而受伤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基础差、学习时间短,因而训练水平不高。
  3.1.4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运动竞赛时不遵守规则或者在运动中相互抵触、动作粗野,都会引起损伤。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尽可能减少犯规动作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受伤。
  3.1.5气候条件、训练场地较差及运动着装不适合也易造成损伤
  如室外场地积水、积雪和沙砾不能及时清理或清理不彻底容易使运动员滑倒,造成损伤。不合理的着装是教学安全的“麻烦”,有利于运动和做技术动作的着装是保障教学安全的基本条件。不准学生穿制服、穿皮鞋、塑料鞋底和佩带硬物饰品等规定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
  3.1.6运动后放松不充分
  要充分认识和重视运动后放松练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大强度运动后,一定要注意充分的放松身体,消除疲劳,使机体得到充分有效的放松休息,尽快恢复体力,调整身体状态。同时,要注意运动前后食物的摄取,切忌空腹和饱后马上运动。运动后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调整,注意补充水分、无机盐和营养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3.1.7教学、训练、组织比赛有缺点
  在教学、训练中,由于对篮球运动员损伤缺乏应有的重视,有的没有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精讲多练和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教学、训练方法运用不得当而导致受伤。
  3.2常见篮球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3.2.1皮肤擦伤:多在运动中跌倒,皮肤与地面摩擦时引起的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处理:皮肤擦伤面积较小者,先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然后用碘酒涂抹创面,无需包扎。面积较大、较重的创面,应该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3.2.2软组织挫伤:由于运动员在运动中身体相互碰撞、跌倒时造成皮下组织或肌肉挫伤可使局部组织肿胀、淤血、疼痛及功能障碍等。
  处理:停止训练,冷敷后加压包扎,24――48小时后可热敷、按摩,以促进肿胀消退。
  3.2.3关节韧带损伤:表现为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制。分为踝关节和手腕关节。
  处理:踝关节损伤的临场急救:踝关节损伤主要是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约占足部损伤的1/3以上。伤后踝关节外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或不能行走。检查看,伤处肿胀,轻伤足部畸形不明显,重伤有足内翻畸形。一般在12小时后出现皮下瘀斑。损伤部位有压痛点,踝关节内翻,疼痛加重。踝关节稳定性差,如有活动异常者,说明韧带断裂。在现场立即用拇指压迫痛点以起到止血的作用,这时可以用氯乙烷喷射或用湿的棉花团压迫以加快止血,然后用较大的棉花块或海面等柔软的物体加压包扎,并使伤肢尽可能地抬高。24小时后方可根据伤情,选用伤药、外敷、理疗、按摩等方法加快伤肢的康复。
  腕关节和指关节损伤的临场急救:腕关节受伤后迅速肿胀,并伴有疼痛及活动受限。这时报纸或者类似物体叠成一夹板;然后用绷带或类似物固定夹板;固定后,用三角巾或类似物将伤侧手臂吊起;再送医院进行诊断。手指关节伤后可将伤指用冷水冲淋。也可用另一手轻捏伤指稍微活动和放松,一般休息片刻,患者的疼痛减轻或基本消除,能做屈和伸的动作。此损伤一般不会过重。不过最好停止体育运动几天。
  3.2.4肌肉痉挛:常因为准备活动不足、体力不支、疲劳或者气温聚变条件下,肌肉剧烈收缩时发生。
  处理:牵伸痉挛的肌肉群,按掐穴位,可使痉挛缓解,也可补充水分和微量元素。
  3.2.5骨折、关节脱臼:表现为关节关节肿胀,剧烈疼痛和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处理:就地临时包扎,然后送医院进行治疗。
  4.结论与建议
  4.1篮球运动项目对抗性强,易于发生损伤事故,加强预防运动损伤的研究和探讨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2篮球课堂与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主要有踝关节,指腕关节和皮肤。
  4.3准备活动的量不宜过大,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合理安排运动量,防止过度疲劳而引起的运动损伤。其次,体育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每个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规律,凡参加者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则。

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五)
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及安全教育

  摘 要: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仅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痛苦,更会给学校体育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本文对学校体育中的安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的相关措施,以促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贯彻实施。

  关键词: 学校体育活动 运动损伤 安全教育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现象越来越频繁,由此产生的经济与法律纠纷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不但给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尤其是给学生与家长造成了很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因此,以“健身第一”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研究和探讨,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越来越受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本研究在泗洪各城镇中学展开。
  一、学生体育活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
  表1 学生运动损伤的场合
  调查显示,在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遭遇运动损伤的几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校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这里的校外体育活动指学生个体或小群体在没有教师组织指导的情况下独自参加的社会体育活动。由于有些社会体育活动是自发的、零散的,因此缺乏有效的组织指导,学生的安全没有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有大批同学或玩伴共同参与,可以互相照应和帮助,因而大大减少了受伤几率。体育课由于有教师的指导和保护,学生受伤的机会更少。
  二、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遭遇运动损伤的项目
  表2 导致学生受伤的项目
  从运动项目方面来看,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易遭遇运动损伤的项目依次为体操、球类、田径。学生在体操项目上受伤的几率最大,特别是单杠、双杠等器械体操项目,由于学生要离开日常生活中所习惯的地面运动,在不熟悉的器械上完成运动动作,导致心理紧张,身体容易失去平衡,受伤的几率大大增加。在球类运动中由于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个目标物上,在运动过程中往往忘记自身所处的危险环境,只顾激烈拼抢,与对方身体激烈碰撞或摔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因而球类运动导致学生受伤的情况也比较多。
  三、体育场地安全性的调查
  调查表明,16.2%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符合安全要求,19.8%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基本符合安全要求,64.8%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存在不安全隐患。
  调查还显示,城市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系数高于农村中学,重点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系数高于一般中学。调查反映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存在较大问题,这是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在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中一定要把安全系数放在首位。
  四、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的现状调查
  1.中学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时数严重不足,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体育教师不愿上室内理论课,另一方面挤占体育课现象比较严重。
  2.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责任感,不重视向中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知识,普遍存在“轻理论、重实践”的倾向,忽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五、体育教师与领导的责任意识
  调查统计表明,61.8%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绝对不可避免,23.9%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不可避免,只有14.3%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84.6%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运动损伤,自己没有责任;9.3%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发生运动损伤,自己有点责任;6.1%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发生运动损伤,自己完全有责任。
  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后,39.1%的学校领导抱无所谓态度,43.2%的学校领导比较重视,17.7%的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上述调查反映,部分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对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未能把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还没有从根本上明确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造成学校体育活动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
  六、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的措施
  1.促使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树立体育法制观念。针对学校体育安全责任事故而引发的民事诉讼个案趋于增多的现状,必须加强学校体育法制观念教育,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体育法》,贯彻两个条例,建立学校各项体育管理制度,实现教师目标管理等途径,促使广大体育教师树立法制观念,增强责任感,形成全心全意关心学生成长的良好作风,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学校与学生的合法权益。
  2.重视培养教师及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伴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活动中同样存在安全问题。体育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对从事的各项练习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项目在思想上有清楚的认识,明确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把预防伤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把安全教育列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3.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师在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首先,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对学生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并通过集中注意力练习、游戏,使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得到活动,适应体育活动的要求。其次,针对项目特点与需要,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再次,教师在指导体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场地、器械等情况,亲自检查,努力克服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最后,重视学生练习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特别是体操运动,由于动作比较复杂,要采取不同方式的保护与帮助,并培养一批体育骨干,指导学生相互保护,这是预防伤害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
  4.重视学校体育设施的安全问题。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快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械的建设,创造良好体育环境,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调查表明,当前中学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是学校体育安全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安全教育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还没有从学校整体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法律教育高度充分认识体育活动中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责任感,对体育活动中预防伤害事故不重视,安全意识不强,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运动安全保健方面的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农村中学体育场地条件差,等等,这些是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
  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学校体育工作者要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祖国、对人民、对学生、对家长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把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
  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荦.学校体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善言.学校体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6.
  [3]瞿保奎,等.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2.
  [4]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袁梦德.校园伤害事故该怎么防[N].中国青年报,2001-7-16.

小学体育课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探索(六)
如何有效降低小学体育课的损伤率

  【摘 要】体育课损伤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慢性损伤在学生中出现的现象亦不少。从教师、学生、场地三个方面陈述发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及预防。

  【关键词】运动损伤预防;运动损伤规律;教师;学生
  前 言
  小学生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对象,也是小学体育教育的主体。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体育基本知识。然而据笔者所阅各类资料以及日常所见所闻,体育课损伤率有上升趋势。常出现下述情况:忽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盲目坚持运动;运动装备的选择不当;忽视准备活动。常见错误:不做、敷衍了事、无针对性、间隔时间过长;只重数量与强度,不重质量。尤其是慢性损伤在学生中出现的现象亦不少。可见,对于如何降低体育课的损伤率、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做到真正完成体育课任务、真正增强学生体质,真正能使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同步,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运动损伤概述
  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某些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对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预防措施、治疗效果和康复时间的研究,有利于改善运动条件,改进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方法,提高运动成绩,使体育锻炼更好地起到促进身心健康的效果。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的分类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按损伤组织的种类分,如肌肉肌腱损伤、滑囊损伤、关节囊和韧带损伤、骨折、关节脱位、内脏损伤、脑震荡、神经损伤等。
  2.按有无创口与外界相通分,伤部皮肤或粘膜破裂,创口与外界相通,有组织液渗出或血液自创口流出,称为开放性损伤(Opend Injuries),如擦伤、刺伤等;伤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创口与外界相通,损伤后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称为闭合性损伤(Closed Injuries),如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等。
  3.按发病的缓急分,瞬间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而造成的称为急性损伤(Acute Injuries),发病急,病程短,症状骤起;因局部长期负担过度,由反复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称慢性损伤(Slow Injuries),发病缓慢,症状渐起,病程较长。此外,还可因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过早运动而转变为慢性损伤。
  三、运动损伤的原因
  1.思想上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及缺乏预防知识有关。他们多存在着某些片面认识,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运动损伤后,亦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位或第二位的原因。
  3.技术上的错误 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例如,做前滚翻时,因头部不正而引起颈部扭伤;排球传接球时,因手形不正确而引起手指扭挫;投掷垒球时,在上臂外展90。、屈肘90。(甚至肘低于肩)的错误姿势下出手,引起肩臂肌肉拉伤,甚至发生肱骨投掷骨折等。
  4.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炼者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这是专项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5.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市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
  6.组织方法不当 在教学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以及比赛的年龄分组原则;在组织方法方面,如学生过多,教师又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在非投掷区练习投掷或任意穿越投掷区、组织性纪律性较差,以及比赛日程安排不当,比赛场地和时间任意更动,允许有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比赛等,这些都可成为受伤的原因。
  7.场地设备的缺点 运动场地不平,有小碎石或杂物;跑道太硬或太滑;沙坑没掘松或有小石,坑沿高出地面,踏跳 板与地面不平齐;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表面不光滑或有裂缝;器械安装不牢固或按放位置不妥当,器械的高低、大小或重量不符合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特点,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如护腕、护踝、护腰等);运动时的服装和鞋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
  8.不良气象的影响 气温过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或因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降低而引起肌肉韧带损伤;潮湿高热易引起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光线不足,能见度差,影响视力,使兴奋性降低和反应迟钝而导致受伤。
  四、运动损伤的发病特点和规律
  1.发病特点 运动项目较多,因而损伤种类也较多,不同运动项目及各部位的损伤发生率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肌肉筋膜、肌腱腱鞘、韧带、滑囊等各种组织的小损伤多,慢性伤多;骨折、关节脱位等严重伤少,急性伤少。这些慢性小损伤不影响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却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运动成绩提高和运动寿命。
  2.发病规律 不同运动项目各有其不同的易伤部位及专项多发病。例如体操易伤腰、肩、膝和腕部;投掷易伤肩、肘关节及腰部;篮球运动员易伤踝、膝关节和手指;排球运动易伤肩、膝关节和腰部及手指。为什么各项运动的损伤会有这种发病规律呢?
  主要与两个潜在因素有关:   (1)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
  (2)身体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弱点。在教学训练安排不当,局部负担过重等直接原因作用下,导致局部解剖生理特点与专项特殊技术要求不相适应,因而就易发生损伤。
  例如篮球运动员最易伤膝,是因篮球运动的一些基本动作都要求膝关节处于半蹲位(130~150角)屈伸、扭转与发力,而膝关节的这个角度又恰是它的解剖生理弱点,关节的稳定性相对减弱,易发生内外旋或内外翻,髌股关节面之间也会发生“不合槽”运动,因而易引起膝关节损伤。又如体操运动员易伤肩,是因经常要做悬吊、转肩动作,肩部承受的牵拉力很大,而肩关节运动时的稳定性主要靠肩袖等肌肉来维持,肩袖肌腱又易受到肱骨大结节与肩峰的挤压和磨擦,一旦活动过多可引起肩袖损伤。
  五、运动损伤的发生及预防
  一、造成体育课损伤率升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面分析:
  1.教师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指导传授作用。课的组织是否合理,教材选编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正确,安全措施是否准备充分都会直接影响课能否顺利进行。课中出现损伤事故对于教师方面而言,有三方面原因:
  (1)专业思想方面:对于一位专业思想牢固的体育教师而言,备课、组织上课、课中安全方面都应有充分的准备。专业思想不牢固,上课责任心不强,随便应付一节课了事,不会充分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备教材、更不会在课中做好安全措施,那么课中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2)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方面: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果专业技术不过关,教授的动作出现技术性错误,这样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另外没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仅有满腹理论和只会自己做动作,而不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也是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3)课后放松:很多体育教师上完一节课后,放松活动随随便便,每节课的放松内容相同。而不是根据本课的教材有针对性达到放松的目的,这是造成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2.学生方面。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教学是教与学相互配合的,课中出现运动损伤对于学生方面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安全意识。很多学生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的安全措施,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损伤。
  (2)身体素质差:目前在校学生普遍身体素质较差,由于现行升学制度的影响,繁重的功课占去了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仅靠每周2节的体育课根本无法使正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各种身体素质。由于身体素质差,在完成强度较大或难度较大的练习时容易造成损伤。
  (3)恶性循环:学生身体素质差,因而怕大强度、大运动量的练习,对练习产生畏惧和厌恶,不肯主动练习,久而久之素质更差,易在练习中损伤;损伤后影响上课,导致素质更差,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即身体素质差――少练习(厌练)――更差――易损伤――少练――素质更差――更易在练习中损伤。
  3.场地器材方面:场地不好,练习环境差,器材损坏、不足都有可能使学生在练习时受伤。
  二、根据体育课的任务、目的以及造成体育课损伤率上升的几方面原因,可采取有效的降低体育课损伤率的措施。
  1.教师方面
  (1)教师须加强专业思想,热爱本专业,热爱学生,具有强的责任心,备好每节课,除备教材外,还须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对于每节课须有何种安全措施,均须做到胸有成竹。这样,上课时的组织方法、练习手段、形式、运动量和强度、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都尽可能都与学生实际相符合,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2)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只有从复习中才能巩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才能与先进的技术同步。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针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在课中做到游刃有余,这也是减少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措施之一。
  (3)注意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相互促进。在校的高材生,未必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体育课也不例外。有人也曾说过,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未必是个优秀的教练员,这确实有道理。理论和实践存在一定的冲突。不同地区,不同教学对象,由于场地、器材、学生水平的不同,同一教材,它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应有差别。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而是用单纯的理论知识去套一些纲要,那么课的顺利进行就会受到影响,当素质差的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或强度大的动作时,就容易出现损伤。
  (4)课前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练习过程也容易分散精力。故教师课前须加强安全意识,而且每节课都应针对教材说明注意什么事项。长期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形成练习时集中精力、注意安全的意识,并容易得以强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2.学生方面
  (1)加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应学会在练习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做自我保护,同学之间也应学会在练习中给其他同学做保护帮助。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学生应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持之以恒,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学会有针对性地锻炼,弥补自己的不足。身体素质提高了,对于完成课的练习,自然也较容易,从而避免因素质差而引起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3)注意课前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放松练习。教师在课中起指导作用,而主体是学生,因而学生应在课中配合教师,课前不应忽视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低温季节,很容易在运动中拉伤韧带、肌肉或扭伤关节。课后的放松练习也不应忽视,有些学生以为上完课了,放松练习也就不在乎了。然而,长此下去,疲劳长期积累,特别是局部负荷后没能及时放松、消除疲劳、尽快恢复该部位机能,积劳成疾,就容易形成劳损,这也是运动损伤现象之一。而且比急性损伤更难以痊愈,所以不要轻视课后的放松练习。
  3.在练习的场地和器材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应引起注意,练习时场地应平整,周围的环境安全;练习前应检查器材有无损坏。
  六、运动损伤总结
  既然运动损伤不可避免,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我们应当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从教师、学生、场地三方面预防。尽管体育课常有损伤现象发生,但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相信会有效降低体育课的损伤率。
  【参考文献】
  [1]姚鸿恩编.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郁庆定.大学体育与健康[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01289/

推荐访问:如何预防体育运动损伤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