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来源:各类报告 时间:2016-04-29 11:26:2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各类报告】

第一篇:《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农村干部队伍活力,我镇组织专人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掌握了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

目前,全镇共有15个行政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均为15个,在本届换届选举中, 15个行政村共选出享受全额补贴村“两委”干部58人,其中男性46人,女性12人。通过调研,总的感到,绝大多数村干部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移民搬迁、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党的各项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但是也有少数村干部对农村工作的新要求表现出不适应,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创新意识不强。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因移民搬迁、征地拆迁、三林纠纷等引发的矛盾较多,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呼声日高,民主意识渐强,而部分村干部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工作方法等却没有明显转变和改善,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矛盾化解不力,应对招数不多,结果陷入僵局,把矛盾向上推,不仅使工作进度延缓,还造成了群众的误解。

2、村干部年龄偏大,进取意识减退。经过本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后,共选出享受全额补贴村“两委”干部58人,其中男性46人,女性12人,其中30岁以下11人,31—45岁38人,46—60岁9人,所占比例分别比上届增减-2%,+9.5%,-7.5%;总体来看,31—45岁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是总体年龄结构情况仍然偏大。面对农村形势的新变化,一些年龄大的村干部思想观念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缺乏创新思维、开放意识和工作激情。甚至有极少数村干部存在着“一等、二靠、三要、四推”(即等上级安排、靠上级帮助、要上级照顾、推到上级解决)的现象。

3、村干部文化偏低,综合素质不高。在文化结构层次上,目前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文化1人,中专文化7人,高中文化14人,初中文化36人,分别比上届增减+1.7%,-1.2%,-3.9%,+6.2%。文化水平的偏低,造成一部分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法律法规知识贫乏、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各种创建活动中,各村普遍缺乏会写、懂电脑、熟悉业务的干部,致使上级政策在贯彻执行中会出现不到位现象,有时还会造成工作被动。

4、村干部来源偏少,后备力量不足。当前,全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仍是村干部队伍建设中较薄弱的环节,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35岁以下的入党积极分子源头严重不足,发展年轻党员比较困难,后备力量不足。

二、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价值取向变化,高素质人才纷纷外出。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农村大批能人纷纷走出家门挣活钱,而留下的大多是缺乏一技之长的农户,留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和妇女,致使农村干部特别是“领头雁”人选越来越少。而在现有村干部中,不少人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钱少了我不干”等落后思想,也制约着农村工作的开展。

2、党员发展区域不平衡。我镇是龙滩库区移民搬迁大镇,2005年以来,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工作重点也随之也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党员的发展和建设,这造成了各农村党支部对发展本村的党员后备力量重视不够,党支部组织松散,凝聚力不强,使一些中青年对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到了后备干部的培养,目前我镇农村35岁以下党员仅30名,只占5.6%,35岁至45岁的党员393名,占72.9%。

3、系统培训缺乏,村干部素质提高不快。近几年虽然搞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但培训的大部分是党员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等,对村干部的培训较少,对村干部的培训,注重的是业务知识培训,缺乏政治理论、能力素质的培训,村干部的培训存在实用化倾向,村干部整体素质提高不快。

4、监督考核不够,村干部管理难度大。我镇村域面积比较大、管辖人口多,村干部的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村干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另外,在激励保障方面也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难以真正监督考核。如果对村干部管理放任自流,

农村工作将会落不到实处,无人具体抓,无人抓落实。所有这些都影响了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影响了村干部队伍的长远建设。

三、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在农村,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进程,必须建立起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做支撑。针对当前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力度:

1、继续施行相关创建活动。我镇在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推进“五村两规范”建设、实施“八桂先锋行”活动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得到不断增强,民主管理,让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更加透明、更为有效。实践证明,这些建设活动能很好的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因此要继续施行下去。

2、选优配强班子。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特别是选配好村党组织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所在。无数实践证明:党支部书记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一个班子、一个村的兴衰。因此,一定要更新观念,严格标准,把能否带头致富、带领党员群众致富作为选配村党组织书记的重要尺度,将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群众拥护的党员选为“领头雁”,从而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群众公认程度和集体素质。当前,虽然村“两委”刚刚换届选举结束,新一届班子刚刚上任,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形成无功即过、优胜劣汰的

竞争机制,对一些不安心本职工作、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群众不满的不合格村干部进行妥善处置,保证班子保持选优配强。

3、强化教育培训。灵活教育形式,除举办培训班、听讲座外,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应村干部特点的教育模式,如建立村书记论坛、新农村建设论坛等一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互动式教育培训方法,提高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水平。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在村干部中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提高他们依法村的能力,规范他们行为,使村各项工作走上法制轨道。健全教育机制,教育培训不是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机制长期坚持,才能出成效。一方面,在村干部中大力开展争创“学习型”村干部活动,提高他们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习活动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利用“三会一课”、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对村干部进行经常性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

4、健全奖惩机制。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和健全奖惩机制,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要施行奖励制度,不仅要精神奖励而且还要物质奖励。同时,建议人事局等相关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对表现特别突出的村干部可直接选调进事业单位,实行政治激励。对考核落后的要采取谈话戒勉,并与村干部年收入挂钩。建立健全村干部引咎辞职制,并严格执行,打通村干部

第二篇:《陈治强 打通镇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 央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学员集中实践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层 次:

入学时间:

试点单位: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

社 会 调 查 报 告 陈 治 强 1151204467338 农村行政管理 专 科 2011年 秋 季 綦江电大工作站 打通镇各村 2013年10月

关于打通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提纲

调查目的:了解隆兴镇当前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前段取得的 主要成绩、对策与建议。

调查意义: 分析和认识各村村干部的经验做法,针对当前存在 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镇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调查对象: 隆兴镇滨江村、龙溪村、永盛等16个村

调查时间: 2013年10月8日—28日

调查方式: 走访座谈方式

一、镇域基本情况

二、主要经验做法

1、村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 2、村干部管理逐步规范村

3、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4、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5、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稳中有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拔任用的民主程度有待提高

2、教育培训机制有待完善

3、管理监督工作有待加强

4、极少数村班子战斗力不强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政策法制教育,进一步理顺镇与村的关系,实现以人治村向依法治村的转变。

2、探索村干部管理新途径,实现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

3、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

隆兴镇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学员:陈治强

广大村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农村广大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这支队伍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今年10月6日至22日,我对隆兴镇全镇18个村(居)委会干部队伍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隆兴镇当前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目前,在我镇个18村(居)委会中,村干部总数为75人,其中男52人,女23人;35岁以下的10人,35岁至45岁的43人,46岁至55岁的22人。初中文化的33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的42人。村党支部核心作用发挥好的村4个,一般的8个,差的2个。目前在职的大学生村官2人,具有一技之长的村干部20人。总的来说,我镇村干部整体素质较高,是一支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的队伍。大部分村支“两委”能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农村农业等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上级党委及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主动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严格依法办事,公道正派,在群众中威信高,群众反映好的约占75%。工作能力和责任性一般,但能开展上级布臵的各项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群众反映一般的约占20%。政治觉悟不高,工作责任性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各项任务完不好,群众反映较差的约占5%。

二、隆兴镇前段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我镇始终把村干部队伍建设做为农村工作的重点,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学教活动,切实加强了对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村干部的政治素质,改进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同时我们积极利用我镇农校、党员电教、农家书屋等形式,加强了村干部的实用技术和工作业务培训,增强了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村干部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广泛开展村级财务清理、村务公开活动,实行村帐镇管,加强了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村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广大村干部摒弃了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稻谷加红薯”的传统农业意识,树立了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搞农业开发和“公司加农户” 生产模式的新观念;摒弃了小富即安、小打小闹的保守意识,树立了敢创敢干、办大事、搞大开发的新观念;摒弃了计划经济时代条件下的旧思维、旧方式,树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村通过扶贫建整及一系列培训和交流,村干部认清了形势,理清了思路,振奋了精神、树立了信心。

二是村干部管理逐步规范。从2010年起,我镇相继实施了村干部述职评议、村级财务清理、村务公开和村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选举、决策、参与、监督体系,使村干部管理逐步走向了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制定出台了《隆

兴镇村干部管理制度》和《隆兴镇村级目标管理细则》。每年对村级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精神文明建设、计生综治工作、安全生产工作等六个方面进行考核。村内各级“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人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每年对村干部进行一次评议。对在其位不谋其政、受到留党察看、行政处分,或两次被群众评议为“不满意”的村干部,及时予以调整。

三是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经过近几年的村干部建设,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为主,以老带新的村干部队伍。从我们调查统计的数据来看,在75名村干部中,35岁至-45岁的占51.4%,较2010年上升2.3百分点, 35岁以下占14.7%,较2010年上升4.1个百分点;46岁至55岁的占32.1%,较2010年下降2.6个百分点。从农村的工作实际来看,这种年龄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虽然有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但他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强,在群众中威信高,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要求。

四是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我镇十分重视对村干部的文化素质教育,在村干部的选任时提出了文化要求,同时积极利用农校、党员电教、农家书屋等形式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使村干部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在全镇75名农村固补干部中,高中以上文化的占51.3%,较2010年上升了13.6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的占48.7%,较2010年降低了4个百分点;杜绝了小学文化,大多是工作经验丰富、威信高,受群众拥护的现象。近年来实施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投资18万元在全镇21个村建立了网站、12个农家书

第三篇:《关于全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广大村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员会主任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农村广大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这支队伍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年5月10日至20日,我们对全县26 个乡镇1005个村(居、社区)委会(下简称村)干部队伍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当前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目前,在我县1005个村(居、社区)委会中,村固补干部3439 人,其中男2699人,女740人;35岁以下的479人,36岁至45岁的1438人,46岁至60岁的1430人,60岁以上的92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的291人,初中文化的1613人,高中文化的1388人,中专及以上文化的147人;村党支部核心作用发挥好的村492个,一般的480个,差的33个。村级后备干部总共1547人,其中35岁以下的881人,36岁至45岁的538人;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的254人,高中文化的882人,初中文化的287人;具有一技之长的867人。

总的来说,我县村干部整体素质较高,是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大部分村支“两委”能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农村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主动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严格依法办事,公道正派,在群众中威信高,群众反映好的约占75%。工作能力和责任性一般,但能开展上级布臵的各项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群众反映一般的约占20 %。政治觉悟不高,工作责任性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各项任务完不好,群众反映较差的约占5%。

二、前段取得的主要成绩【镇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村干部队伍建设做为农村工作的重点,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三心三为”、“三热”、“四民”、“三个代表”学教等活动,加强了对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质,改进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积极利用农函大、乡镇党校、党员电教等形式,加强了村干部的实用技术和工作业务培训,增强了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村干部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展村级财务清理、村务公开活动,实行村帐乡(镇)管,加强了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村干部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广大村干部摒弃了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稻谷加红薯”的传统农业意识,

树立了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搞农业开发和“公司加农户”生产模式的新观念;摒弃了小富知安、小打小闹的保守意识,树立了敢创敢干、办大事、搞大开发的新观念;摒弃了计划经济时代条件下的旧思维、旧方式,树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特别是一些扶贫村通过扶贫建整及一系列培训和交流,村干部认清了形势,理清了思路,振奋了精神。

二是村干部管理逐步规范。从1999年起,我县相继实施了村干部述职评议、村级财务清理、村务公开、村委会直选和村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选举、决策、参与、监督体系,使村干部管理逐步走向了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制定出台了《隆回县村级组织工作规则》,对农村村级干部的任职条件、职数配备、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奖惩监督等7个方面进行具体规定。县委组织部、农办、县文明办制订具体细则,每年对村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精神文明建设和计育综治工作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村内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人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每年对村干部进行一次评议。对在其位不谋其政、一年内连续外出2个月以上或累计外出3个月,以及受到留党察看、行政拘留处分,或两次被群众评议为“不满意村干部”的村干部,及时予以调整。

三是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经过近几年的村干部建设,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为主,以老带新的村干部队伍。从我们调查统计的数据来看,在3439名村干部中,45岁以下占的41.8%,较1999年上升2.3百分点,其中35岁以下占13.9%,较1999年上升4.1个百分点;46岁至60岁的占41.5%,较1999年下降2.6个百分点;60岁以上的92人,占比例很少。从农村的工作实际来看,这种年龄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虽然有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但他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强,在群众中威信高,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要求。

四是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我县十分重视对村干部的文化素质教育,在村干部的选任时提出了文化要求,同时积极利用农函大、乡镇党校、党员电教等形式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使村干部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在全县3439名农村固补干部中,高中以上文化的占44.6%,较1999年上升了11.2个百分点,且中专及其以上文化的147人,占4.3%,较1999年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的占46.9%,较1999年降低了8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的291人,大多是工作经验丰富、威信高,受群众拥护。今年起实施“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投资11万元在县委组织部建立了“隆回党建”网站,在县委党校建立了中央党校卫星教育站,26个乡镇建立了电脑网络,分期分批组织农村党员和村组干部接受远程

教育培训。今年来,已先后举办村党支部书记、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12期,1000余名村干部和后备干部接受了远程教育,210名村组干部(包括后备干部)通过远程教育获得了中专毕业证书。

五是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稳中有进。我县重视后备干部对伍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在人员类别、年龄和文化结构方面比较合理,且大部分有一技之长。在1547名后备干部中,80%是科技专业户、致富能手和私营企业主,73%是高中、中专毕业生和复退军人。其中35岁以下的占57%,36岁至45岁的占16.4%。高中以上文化的占73.4%,初中文化的106人。56%的后备干部掌握了种养、加工或驾驶等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家庭经济比较富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村干部队伍建设中,部分村和村干部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一)选拔任用的民主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村在村干部选任方面,仍然存在沿用传统方式多,新的方式少,村党支部“两推一选”等好的做法还没有全面推行,不能很好地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在村委会选举中,部分村民的参与意识不强,热情不高。有些村民怕耽误农活,不愿参加投票,在选组长时,

第四篇:《关于永长河村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通海口镇永长河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市委组织部、市血防办“三万”活动驻村工作组

2011年5月16日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市委组织部、市血防办“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驻通海口镇永长河村工作组于2月25日到5月13日开展了入户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以及问卷调查等形式的调研工作,对永长河村干部队伍建设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海口镇永长河村是全市首批城乡一体化建设14个试点中心村之一,也是市委组织部、市血防办“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村。地处镇北,辖10个村民小组478户2018人,耕地面积6500亩,其中水田2131亩,旱田500亩,鱼池3794亩,产业以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为主,2010年村民人平纯收入6300元。

该村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含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其中妇女干部1人,35岁以下干部1人。村自聘村民小组组长6人。

二、主要做法

这次 “三万”活动民情走访调查结果显示,有95%以上的村民对本届村“两委”班子的工作表示满意,认为是比较理想、称职的干部队伍。与昔日的永长河村全市典型的软弱涣散村,群众基础差,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干部,干部没有威信,工作很难开展局面不可同日而语。自2010年8月列入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村(市委组织部、市血防办结对帮扶联系点)后,市

委组织部、市血防办、通海口镇党委成立工作专班驻村加强工作指导。针对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战斗力弱的现状,工作专班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健全建强村“两委”班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村级事务管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一,抓组织领导,配强配齐村“两委”班子。永长河村近两年内换了三任村支部书记,村干部、村民小组组长一年一个样,甚至前任辞职后没有继任者,村“两委”班子的频繁变更、不齐使得干部队伍凝聚力不强,战斗力差。市委组织部与通海口镇党委针对这一现状,多次到村调研、走访,掌握该村实用人才和致富能手的基本情况,并与这些优秀人才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大局观念、工作作风、奉献精神等。2010年5月及时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调整,将原村小校长周后龙从东垸台资企业请回担任村支部书记,配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成员。

第二,抓组织建设,规范干部队伍管理。按照全市基层党建 “五个基本、七个体系”的相关要求,规范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抓好组织建设工作。一是建设规范办公阵地。筹集资金85万元左右,对原村小进行整修改造,建成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集甲级卫生室、综合服务社、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于一体的村级办公活动场所,使村组干部有了一个布臵规范、设施齐全的好阵地。二是开展规范组织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周召开村党支部会议和村委会会议,商议布臵一周工作;坚持每月开展集中学习,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播放节目,加强村组干部理论水平。三是制定规范工作制度。根据农村干部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村情制定了《永长河村村组干部工作制度》,

全面推行《村干部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制度》,将考评结果与工资报酬及奖金挂钩,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村干部实行考核奖励,规范工作管理制度,同时激发队伍活力。

第三,抓队伍建设,提升干部整体素质。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摆在重要位臵,不断提高村组干部队伍自身素质以及整体工作能力,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全面加强培训。利用每周一工作例会确定一个党建主题,进行会前培训;同时,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典型案例进行解剖,每名成员谈看法,谈体会,不断提高“两委”班子工作能力。二是走出去学习,开阔眼界。2010年8月以来,先后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党员群众代表到鄂州、钟祥市烟墩村、江苏常熟蒋巷村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建设经验和管理理念,开阔视野。

第四,抓作风建设,建立良好干群关系。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永长河村新的“两委”班子在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处理各项村级事务中,以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大办实事好事,密切干群关系,扎实的工作作风获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与大力支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他们处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顶着烈日锄草,穿着雨衣除障,拿着工具参与项目施工。这些事看似平凡,却对村民的影响极大。大家从干部一言一行看到了建设新的永长河的希望,新的、和谐的干群关系悄然形成。群众的思想从大多数不理解不支持到心甘情愿的主动配合工作。据统计,2010年开展各项建设工作期间,沟渠疏挖除障共投入劳力2300多人次,拆除鱼池棚子34间,抽水机墩40个,砍树3000多株,占压农田200多亩;新居民点建设第

一期占压农田32亩,其中涉及3家农户口粮田;门前电线杆移至屋后,3000多米长的战线形成了一条10米宽的电力通道,砍树1000多棵,拆除厕所、猪圈等建筑上百座……这些工作都需要村民无偿做出牺牲。正式由于村组干部过硬的工作作风获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以良好的干群关系做基础,顺利的拿下了这些工作。【镇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总体上讲,永长河村“两委”班子是一支作风扎实、战斗力强的队伍,近以来在维护村稳定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新形势的发展和当前农村工作的新要求,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上还有一定差距,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干部队伍结构还不满足新阶段农村工作的要求。村干部队伍“一高一低”情况突出,即年龄偏高,文化偏低。除开大学生村官,其余六名村干部平均年龄44岁, 2人超过55岁;文化程度在中专以上的只有3人。与此同时,村里青年人才大量外流,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困难。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堪忧。“谁能接班”、“谁来接班”已成为困扰干部队伍建设的比较迫切问题。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没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了解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是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村发展要求的。【镇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二,干部队伍素质还不适应新阶段农村工作的变化。当前,永长河村的工作,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景观农村,发展第三产业;在政治上主要是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减轻农民负担等。这些工作上的新特点,对村干部队伍

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部分村干部的素质还不适应,工作方式、方法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老一套,习惯于行政推动、强迫命令,不善于用新的方法进行引导,存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困惑。如有的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不养“四大家鱼”养黄鳝,有的认为搞休闲农业发展第三产业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有的不习惯于让农民参与村里的事务等等。

第三,干部队伍待遇还不符合新阶段农村工作的强度。随着村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开展、突发事件处理、抗旱防汛等工作,村干部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收缴税费的工作。村民拖欠税费的借口五花八门,怀疑村干部吃“冤枉”拒缴者有之,水利设施没修好不缴者有之,别人不缴自己也不缴者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磨破鞋底,费尽口舌,仍有不给“面子”者。有的村干部“从穿凉鞋收到穿棉鞋”,还是难以完成税收任务,难怪村干部说“收上缴,难于上青天”。据调查,全村拖欠税费的农户达40%以上。一些有责任心的村干部特别是村里主职干往往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根本没有充裕时间去从事自己的生产劳动,想不脱离生产都难。可是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能得到的报酬与所承担的繁重任务严重失调。当前永长河村村干部的平均月工资仅为1000元左右,村民小组组长甚至不到600元,一些村组干部住房条件、生活水平、经济状况、子女受教育程度等比一般村民都不如。一方面是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让村组干部不得不脱离生产,另一方面又拿着与此不符的工资,造成村组干部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

四、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五篇:《2011年XX镇关于加强村干部管理的调研报告》

XX镇关于加强村级干部管理的调研报告

XX镇位于湘乡西部,距市区20公里,辖24个村、1个居委会,246个村民小组,7600多户,总人口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多人;总面积67.8平方公里;共耕地面积

2.2万亩,其中水田2万亩,旱土0.2万亩;山地面积5.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4.9%。我镇经济来源以粮猪生产及劳务收入为主,系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

近几年来,我镇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组织建设,坚持不懈地把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放到重要日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进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现镇党委、政府认真总结历届党委、政府的工作经验,听取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对加强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就加强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思考,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镇村级组织干部队伍现状【镇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镇共有24个村级组织,第八届支村两委换届后,共选配村级组织干部319人,其中支村两委班子成员73人、计生专干25人、民兵连长24人、村民小组长246人。在这支队伍中,党员162人,占51%;妇女52人,占16.3%;“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文化4人,占5%;高中文化45人,占45.7%;支村两委“一肩挑”的有6人,占8%。总的来说, - 1 -

我镇村干部整体素质较高,大部分村干部能做到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农村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主动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严格依法办事,公道正派,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

(二)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几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针对村级干部选拔难、待遇低等情况,创新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一定成效。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年龄下降,文化上升,结构渐趋合理。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

1、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村级组织战斗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突破常规,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尤其是在第八届支村两委换届中,针对村级班子人选数量不足、选人渠道狭窄等问题,在村级班子人选的考虑上,注意选拔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青年、复退军人、种养殖大户担任村级干部,极大地改善了村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村干部队伍战斗力。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近几年来,针对当前农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及我镇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结合“红五星”党组织建设,以远程教育平台、镇党委委员讲党课、参加市镇等各类培训、组织部分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等四大教育为重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建设新农村的本领。今年,我镇对换届后全镇所有新 - 2 -

任村党支部书记分农村政策、土地征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5个专题进行集中培训,其中镇党委委员上党课6次,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对各村常设干部进行培训12次,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2批次。通过各类培训和学习,提高了支村两委负责人的政策水平和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加强了村干部的实用技术和工作业务培训,增强了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村干部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

3、加强对村干部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加强对村级干部监督,我镇坚持把规范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作为加强农村民主管理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以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及“五制”管理办法为重要抓手,积极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体制,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以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引导村干部依法开展村务,保持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发展。今年,我镇24个村采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事项共26件,参与议事村民代表234人,参与议事党员189人。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五制”管理办的推行,使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极大的提高了村民对村级重大事项的参与度,有效的改善了干群关系。

4、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城市较为缓慢,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当前村级组织后继乏人,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为保证村级组织的顺利运行,镇党委、政府从新农村发展趋 - 3 -

势出发,有意识地对适合新农村建设人才进行帮带和培训。目前,全镇24个村共有村级后备干部51人,保证了每个村至少有2名以上的后备干部,为下届支村两委换届储备了人才。

5、强化村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一是明确责任机制。实行支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做到权责一致、责任明确。二是完善目标管理机制。镇党委、政府按照工作需要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XX镇村级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全面推行村级工作目标管理。三是强化考核机制。根据各村实际,在确定考核指标时,既突出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又对其它方面做好充分考虑,以方便具体操作。同时,坚持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党委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力求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四是严格奖惩机制。镇党委、政府根据年终目标考核结果,积极运用奖惩手段,对目标任务完成特别优秀的村级班子和村干部给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表彰,对目标任务完成特别差的支村两委班子成员给予按一定比例扣去部分补助的处罚,同时对支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通过强化激励机制,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村干部队伍建设中,部分村和村干部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 4 -

1、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难,流动性大。目前,在一部分村干部中,特别是支村两委成员以外的干部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对夯实农村基础、开展农村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村干部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权力不大,工作不少,报酬不多,责任却大,于是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个人的“创业致富”上,忽视了作为一名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二是由于现在农村工作中矛盾尖锐突出、工作琐碎繁多,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思想,认为“当干部吃亏”,精神不振作,工作不安心、不积极;三是一些有本事的年轻农民到村任职一段时间后觉得没奔头,不愿当村干部,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这些都影响到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号召力,进而影响到农村工作的推动。

2、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随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村干部、村民代表在农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一些村干部、村民代表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和履行职责的能力还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总是认为,村级事务的决定权还是以村干部为主导,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只是走程序、走过场,没有真正把村民的意见、意愿作为做出重大决策的依据。如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少数村干部在决策工作中,不注重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往往是简化决策程序,直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甚至个别村以召开“支村两委”会或者党员组长会代替村民代表大 - 5 -

第六篇:《关于镇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村干部队伍建设,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现对我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掌握其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

我镇共有8个村、2个社区,建立党总支10个,支部32个,党员1424名。共有村干部62人(不含村计生专干),其中,选派干部2人、选聘生1人、镇选派挂任村书记1人。通过调研,绝大多数村干部在推进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党的各项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但是也有少数村干部对农村工作的新要求表现出不适应,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创新意识不强。随着我镇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征用、土地经营权确认、民师和兽医养老保险诉求、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矛盾较多,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呼声日高,民主意识渐强,而部分村干部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工作方法等却没有明显转变和改善,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矛盾化解不力,应对招数不多。面对群众提出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有的村干部不能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服工作,而仍习惯于用行政命令处理,结果陷入僵局,把矛盾向上推,不仅使工作进度延缓,还造成了群众的误解,导致干群关系不融洽。

2、村干部年龄偏大,进取意识减退。据统计,全镇62名村干部平均年龄49.44岁,40岁以下的只有6人,仅占9.7%,41-50岁的有27人,占到43.5%,51-60岁的有23人,占到37.1%,60岁以上的有6人,占到9.7%。10名村党总支书记中,40岁以下的只有1人,仅占10%,41-50岁的有3人,占到了30%,51-60岁的有6人,占到了60%。面对农村形势的新变化,一些年龄大的村干部思想观念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求稳怕变,缺乏创新思维、开放意识和工作激情。甚至有极少数村干部存在着“一等、二靠、三要、四推”(即等上级安排、靠上级帮助、要上级照顾、推到上级解决)的消极现象。

3、村干部文化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据统计,目前,全镇62名村干部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含大专)的有5人,占8.1%,高中文化(含中专)的有10人,占16.1%,初中文化的有41人,占到66.1%,小学文化的有6人,占到9.7%。其中,10名村党总支书记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含大专)的有1人,占10%,高中文化(含中专)的有5人,占到50%,初中文化的有4人,占到40%。文化水平的偏低,造成一部分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法律法规知识贫乏、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各种创建活动中,各村普遍缺乏会写、懂电脑、熟悉业务的干部,致使上级政策在贯彻执行中会出现不到位现象,有时还会造成工作被动。

4、村干部来源偏少,后备力量不足。近年来,我们为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我镇先后制定了《姥桥镇2015-2015年发展党员规划》和《姥桥镇农村党组织建设2015-2015年作规划》等。但总体而言,当前,我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仍是村干部队伍建设中较薄弱的环节,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的入党积极分子源头严重不足,女性入党积极分子比例偏低。【关于镇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关于镇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5、村班子团结状况堪忧,战斗力削弱。目前,我镇有相当一部分村班子团结状况欠佳,在权力分配上各自为战,在资金收益使用上各顾各片,在棘手问题上相互推诿,在成绩荣誉面前争功邀宠。相互埋怨指责,相互贬低拆台,导致村班子在群众中威信大大降低。

二、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价值取向变化,高素质人才纷纷外出。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农村大批能人纷纷走出家门挣大钱,而留下的大多是缺乏一技之长的农户,留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致使农村干部特别是“领头雁”人选越来越少。而在现有村干部中,不少人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钱少了我不干”等落后思想,也制约着农村工作的开展。村干部怕丢官,怕揽工作,怕挨批评,怕与农民接触,也势必给村干部队伍建设带来新情况、新问题。

2、激励措施乏力,在岗干部争先意识不强。由于农村干部工资报酬偏低,村干部不是国家公职人员,在选拔录用方面基本上是只能下不能上,既不能进事业单位,更难进入公务员行列。在晋级晋职方面除极个别的情况外,村干部要想成为国家公职人员、享受级别待遇是十分困难的。村干部退职后,在养老保险、医疗保健、政治荣誉等方面没有什么照顾,在职时还受重视,退职后无人关心,家庭不理解,社会有偏见,自己心理上也不平衡,致使许多在岗村干部工作只图过得去,求学习、求进步、求创新意识不强,素质当然也就得不到提高。

3、现有职数过多,后备人才锻炼机会较少。由于近几年大规模的撤并行政村,现在行政村大多数有几个村合并而成,行政村规模扩大了,村干部的职数也普遍增多,加上农村税费改革后,按村规模设置干部职数,多设一个干部,就意味着增加农民负担,就会被视作“闯红灯”。这样一来,后备人才往往就只好长期“锁”在表格上,无机会得到锻炼提高。同时,对村干部选拔的视野不宽,难以形成多中选优的竞争态势。如选拔村干部,往往眼光只注重本村现有党员,甚至只注重现有班子成员,虽然也探索了村干部异地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第七篇:《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处在“三农”工作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乡镇干部更是肩负着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如何抓住换届契机,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农村社会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到民心向背、事业兴衰。为此,县委组织部组成专班,深入18个乡镇(场区)、30个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1、坚持建机制、强素质,增强乡镇干部执行力。针对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的新形势,探索了乡镇党委“四化”建设的新路子,有效提升了领导班子适应新形势的能力。一是强化培训,推进干部素质技能化。通过集中轮训、挂职锻炼、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提高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发展现代农业、帮民增收、做好群众工作等基本技能。二是明确责任,推进工作职能规范化。将税改后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能定位为“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公共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围绕发展主题,乡镇党委从行政命令、催种催收、大包大揽向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健全配套服务转变。三是整合资源,推进运行机制科学化。积极创新班子成员分工模式,三分之一的党委成员直接进入市场,参与经济活动,领办、创办各类企业、基地或经营性中介服务组织;三分之一的党委成员负责招商引资,新上发展项目,组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三分之一的党委成员负责管理社会日常事务。四是严格考评,推进发展业绩公认化。年初逐人明确任务目标,年终严格考评兑现。



2、坚持重关怀、多激励,激发乡镇干部内动力。着力建立健全关爱机制,激发乡镇干部活力。一是真正重视。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意见》,建立了乡镇干部培训机制、选配机制、考评机制、关爱机制等。县委组织部每年召开一次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座谈会,交流经验,听取意见,强化措施,推动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经常化。二是真情关怀。注重从政治上关怀干部,真正让其有干头、有盼头。【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建立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制度,坚持把乡镇工作经历作为干部选拔的重要条件;部门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优先从乡镇优秀干部中遴选,使乡镇成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2008年来,从乡镇副职岗位上提拔正职19名,从一般人员中提拔副职54名。三是真心爱护。采取干部个人申请、群众民主推荐、乡镇党委票决、县委研究决定的方式,定期将长期工作在乡镇、业绩突出、群众认可或有家庭困难的干部交流到县直单位工作。积极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环境,先后为8个乡镇新建或改(扩)建了乡镇办公楼,使干部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制度,加强对乡镇工作的指导,积极为乡镇干部排忧解难。



3、坚持严管理、正作风,提升乡镇干部公信力。制定了乡镇干部行为规范,严肃查处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如部分乡镇在干部管理上,通过推行“工作日志”、“干部荣辱薄”、“一线工作法”、“有困难找干部”等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增强了服务群众意识。



二、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数量不足。一是年龄严重老化。全县30岁以下乡镇公务员共69人,50岁以上的占总数的22%,其中55岁以上的79人,这些人基本处于内退状态。加之部分干部病休,乡镇干部实际在岗人员80%左右,致使个个乡镇年年到组织部要求进人。二是来源渠道单一。根据现行政策,乡镇公务员招录权力由省统一负责,每年招录的公务员与乡镇的编制以及人员需求有较大差距,造成空编缺员(全县空编33人)。三是断层倾向突出。2006年以来,全县进入乡镇干部队伍115人,剔除2010年公开招录外,年平进入18人;5年来乡镇公务员队伍因各种原因减少120人,年平减员23人。乡镇机关进人和减员矛盾突出,凸现减员幅度超过进人幅度的现象。



2、素质不高。乡镇干部从大中专学校毕业后分配或招录到乡镇工作的较少,多数源于退伍军人、选聘制、合同制干部,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低。与此同时,受条件和经费制约,大多数乡镇干部只能接受零星培训、低层次培训,致使乡镇干部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政治业务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方法简单化,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3、权责不等。【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文章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出自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116543/

推荐访问: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